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擦亮心灵的“视”界

莱芜日报 2011-07-11 23:00 大字

■“三创”群英会

擦亮心灵的“视”界

——— 记心视界视力康复中心经理刘士艳

本报记者 鹿振林

“我计划捐助100万元,帮助100名贫困近视、弱视青少年进行无偿视力恢复。”这是心视界视力康复中心经理刘士艳的心愿。

刘士艳今年37岁,她家境宽裕、衣食无忧。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士艳听了全国眼屈光学专家蒋顺复教授的一堂课。“目前我国近视人数高达4亿,居世界第一,难道我们中华民族将是一个近视眼的民族?”老人的话深深触动和震撼了刘士艳,促使她下决心进入视光领域。刘士艳说:“人们都知道近视了就要戴眼镜,但很少有人知道近视能得到矫正和康复。”刘士艳开始深入钻研,但她的家人不是很理解,母亲劝她说:“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你出去操这个心干啥?”

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学习一门新知识、掌握一门新技术谈何容易。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学习!刘士艳买的视光方面的书比女儿的教科书都多,她每天捧着书苦学,有时学着学着就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母亲有些忧虑:“你都学魔怔了!”而朋友鼓励刘士艳:“当一个人对一项事业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就一定会成功!”

刘士艳先后到省中医药大学和济宁的高等院校进修。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她开起了“心视界视力康复中心”。刘士艳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的第二生命。能把心灵的窗户擦亮,这是一件高尚的事。”开店伊始,刘士艳就联合市慈善总会启动了“视力1.0计划”——— 捐助100万元,在全市救助100名贫困家庭视力不好的孩子,免费让他们通过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不接触的纯物理训练方法,使其视力达到裸眼视力1.0,并进一步完善其视功能。

刘士艳说:“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近视-6.00D以下、散光-2.00D以下近视、弱视青少年,只要凭借低保证或双残疾证,就可以到我店免费进行治疗。”她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近视、弱视青少年入店免费治疗。 

新闻推荐

汶源街道四举措助力招大引强

本报讯(特约记者 胡安迎 通讯员 周启童)今年以来,汶源街道全力以赴抓招商,采取四项措施,助力招大引强,成效明显。分解任务抓招商。为形成工作合力,街道党委将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每一名党政负...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