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故事 童年的大葵扇

南宁晚报 2020-08-24 04:30 大字

夏天,院子里两棵孖生的芒果树和龙眼树下,父亲躺在一张睡椅上,左手拿着一本书,右手拿着一把葵扇,不紧不慢地摇着,颇有几分唐代诗人雍裕之轻摇葵扇时“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的惬意。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夏天。

我的老家在南方,北回归线穿过我家门前那条小河,小时候夏日到来,我们常常跳到小河里降暑。

“扇子好扇风,时时在手中。冬天不见面,夏日又相逢。”每逢进入夏天,这首有关葵扇的儿歌,常在我耳边萦绕,仿佛把我带回童年。那时候,物质生活水平很匮乏,没有电扇,更别提空调了,纳凉全靠葵扇。记得我刚上小学那一年夏天,家里的旧葵扇不见了,厂里的小卖部没有葵扇卖,我和父亲冒着酷暑步行到十几里外的乡镇集市去买。卖葵扇的是一位老大爷,每把葵扇叫价一角八分,父亲说要四把,讨价还价后,以每把一角五分成交。

一角五分的葵扇,母亲也很珍惜。为了让葵扇更结实耐用,母亲把新买的葵扇用一些两三指宽的花布条绕着边包起来,再用针线把边细细缝好,就连扇柄处也用布精心缝起来,看起来很美观。

当年妹妹年纪小,基本不会摇葵扇,而哥哥经常不在家,我有幸分到一把葵扇,于是欣喜若狂地缠着母亲,让她给我的葵扇绘画。谁知葵扇上有一种葵油,手绘根本无法上色,刚画好又掉色,多次试验都失败。最后母亲想到了刺绣的办法,于是我和母亲花了三天时间,用针线刺绣,绣出一幅山水图。每次,我把葵扇拿出去,都惹来邻居小伙伴的羡慕。

那会儿,我喜欢用葵扇捕捉萤火虫,萤火虫即使有天大的本事,都逃不掉大大的葵扇覆盖,一个晚上,就能捉到十几只。有时,我也用葵扇当托板,和小伙伴们玩抛石子。

那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夏日都有午睡的习惯。许多时候,父亲会在院中树下的睡椅休息,而我经常挤在他身边躺着。父亲疼爱地搂着我,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看书,让我凉爽地入睡。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晚上基本都是父亲陪伴我们。正值盛夏,天刚黑下来,白日里的余热依旧未退,成群的蚊虫又来骚扰,父亲早早端来清水洒在院子里的地上降温。一盆清水泼下去,我们能看到地上冒起白烟,热得烫脚。等地上稍微凉下来,父亲便把竹席铺在地上,让我们躺在竹席上乘凉。父亲一边讲着我们百听不厌的《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故事或者“狼外婆”的故事,一边摇动葵扇为我们驱蚊,阵阵清风拂身,为我们拂去多少夏夜的闷热。

有一次,家里有一把葵扇破了,母亲欲把它扔掉。父亲说:别扔,这把“济公扇”还能派上其他用场呢!于是,父亲把破葵扇带到我家的菜园子里,扎一个稻草人,头上戴着破草帽,身上穿着旧衣服,手上拿着一把破烂的葵扇。清风吹过,葵扇忽闪忽闪地摇动起来,能赶走贪食的鸟雀……

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电扇、吊扇、空调等五花八门的夏日纳凉工具应有尽有,早已取代了原始的葵扇。现在的孩子,几乎都不认识葵扇。葵扇下的童年,也已成为我记忆深处的一段美好回忆。

李毅梅

新闻推荐

得闲书者得语文

□刘诚龙刘小叶是我发小,这个名字取得好,谐音少爷,我们都喊他少爷,有时也喊他刘少。刘少也蛮有少爷气象,他妈十七...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