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幽谷百花放 在水一方英雄乡 李继保

济宁日报 2020-01-03 10:38 大字

梁山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就有先人在此稼穑渔猎,繁衍生息,商纣王庶兄微子封地于此。不过,梁山正式命名于汉代,《山东通志》云:“汉文帝第二子梁孝王常围猎于此,死后葬于山麓,遂易名梁山”。在此之前,梁山称作良山。隋唐时期,这里是颇负盛名的佛教胜地,武则天东巡时,曾两次在梁山莲台寺晋香礼佛。五代后,黄河多次溃决,大水汇注山足,形成八百里水泊。梁山泊好汉聚义的故事,自此有了生长的土壤和根基。

江南才子悠游梁山

梁山名扬天下,不得不感谢江南才子施耐庵。据传,他生活于江南,少年时就喜欢到瓦肆听说书艺人讲述梁山好汉的豪侠故事。后赴大都应考,虽未金榜题名,却得以入山东郓城为官,开启了他“梁山休闲游”之旅。

公务闲遐之余,施耐庵或徒步、或乘船到乡野渔村访问,夜宿于儒生家、学馆,有时直接住在村舍、渔船上。水乡长大的他,与水泊渔民颇多共同语言,不管走到哪里,都与老幼妇孺促膝相谈,了无阻碍。

在郓城为官时期,施耐庵踏遍梁山的山山水水,对梁山的风土人情、饮食衣着甚至方言土语了然于胸。放在今天,他俨然就是一个乐游于山林水泊,钟情于农家乐事的城市小子,而八百里水泊的秀美风景,显然让他流连忘返。这时的一切顺风顺水生活,使他难以预见日后的窘境,更不会想到,这一切将成为他著作《水浒传》最重要的基石。

在《水浒传》一书中,施耐庵多着墨于人物个性塑造,极少闲雅风景描写,但依然能在只言片语中发现梁山水泊之美。第十八回,施耐庵借诸英雄之所见,展示了夏日之水泊风情:

四面水帘高卷,周回花压朱栏。满目香风,万朵芙蓉铺绿水;迎眸翠色,千枝荷叶绕芳塘。华檐外阴阴柳影,锁窗前细细松声。江山秀气满亭台,豪杰一群来聚会。

山水花纸,江山松柳,好一幅碧水青山图,水泊梁山风景如画,今日盛景依然绰约再现。

八百年风雨沧桑,梁山灵秀仍在,豪气长存。今日的梁山,西枕浊浪滚滚的黄河,东濒清澈潺缓的京杭古运河,境内有八百里水泊遗迹湿地,山水交错,湖河相连,港汊纵横,气势磅礴。梁山有四主峰、七支脉组成,虎头、郝山、雪山、青龙四峰虽不高,但崛起于鲁西南大平原上,峰峦起伏,形态多变,显得格外雄浑粗犷。梁山北坡平缓,景色秀丽,南坡陡峭,雄险严峻,东西多沟壑,幽深中不乏天趣,山顶开阔平坦,略有起伏,翠柏浓荫,宁静明丽。

三关雄壮大义梁山

宋江率众起义、结寨梁山的史实早有定论,一百单八将的故事也已成定格。但是,梁山好汉的侠义豪情,却不止存在于话本、杂剧、小说里,它早已根植于后人对江湖的认知中。历史与现实纵横交错,构成了梁山独特的文化遗存,更成为今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小说故事不免虚构和夸张,但施耐庵描述的水泊梁山,却皆有现实依据。多年来,梁山县的水浒旅游开发,完整还原并再现了梁山好汉的聚义之所。

《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林冲看见四面高山;三关雄壮,团团围定;中间里镜面也似一片平地,可方三五百丈;靠着山口,才是正门,两边都是耳房”。而今,步入梁山景区,一关二关当道,进入三关方才入得山门,峰峦间山寨遗址仍存,好汉踪迹历历在目,水浒寨、聚义厅、号令台、靖忠庙、断金亭、黑风亭等群体建筑,花荣射雁、双雄镇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人物塑像,以及范曾《水泊梁山记》、试刀石、练武场、宋江马道等几十处景观,无不唤起游人悠游的江湖之情,帝子遗碑,梁山叠翠,法兴夕照,莲台春色,石井甘泉,堪称五大胜景,其古迹尚存,典雅壮丽。

如何利用好得天独厚的水浒文化资源?新时代的梁山人注入更多思考。梁山县以规划展示文化,引领旅游开发,明确了“天道水浒·大义梁山”的主题定位,赋予水浒文化新时代内涵,将“大义”文化阐释为忠义、道义、信义、情义, 树立了具有梁山人文内涵的新形象。聘请专家编制了《梁山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形成了完整的旅游发展思路。

在梁山周边,围绕山水做文章,结合水泊梁山风景区梁山泊平原水库、聚义湖、梁山泊湿地和环城水系的建设,塑造城市品格,打生态牌,做水文章,构建“生态梁山”。推进运河湿地、流畅河湿地建设,沿河布绿,依河造林,构筑山、水、湖、城、人文、生态于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市。小天鹅的栖息,众多鸟禽、鱼类、植物的生长,成为梁山生态环境改善和水域保护的最佳验证,梁山水域山水一体,烟波浩渺、禽飞鱼跃的壮丽景观已然再现。

结合水浒文化,水浒大酒店正式营业,水浒酒文化体验馆晋级“3A” 景区,法兴寺大雄宝殿等一批景点竣工,梁山泊广场、梁山山体修复工程全面完工。梁山脚下的水浒酒文化体验馆、民俗博物馆延续水浒主题文化,发掘和开发水浒文化内涵,依照水浒原著描述进行场景复原再现,采用仿宋式民间建筑风格,以水浒酒楼、杏花村客栈、水浒酒文化体验馆、北宋民俗文化体验馆、历代酒器展览馆、水浒文化礼品展示馆为主要内容,再现了北宋时期这方土地的民俗风情,以及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爽快。梁山景区更推出“梁山好汉”特色水上巡游项目,宋江、吴用、李逵等16位“梁山好汉”,分别乘坐水上战船和小船,在梁山泊水库巡游并进行“梁山武术”表演,人人都可以体验一把“上梁山”的豪情。

十里杏花古韵梁山

游览梁山风光,必至咽喉要道黑风口。黑风口是由黑旋风李逵把守的重要关口,而黑风口山下的迤逦幽谷,就是驰名远近的十里杏花村。李逵镇守黑风口,常去杏花村酒店喝酒,这一带至今还流传着李逵醉酒退官兵的故事。

如今,杏花村已经成为梁山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沿骑三山和雪山峰之间的盘陀路移步而下,在雪山峰南麓、虎头峰北麓骑三山东麓之间的山坳里,杏花绽放,香飘十里。

李逵醉酒杏花村的故事,让妩媚杏花多了些许豪侠之气。说起杏花村的形成,这里传承着另一个动人的故事。

古时候,杏花仙子终日织锦布霞,耐不得孤单寂寞,时常偷窥人间,被王母发现赶出天宫,抛落梁山东麓变成一株枯杏。某日,一樵夫欲抽斧砍其做柴,突然,枯树开口说话,并乞告樵夫:“八角石下,有一仙泉,若能凿石取水浇我,定会起死回生,开花结果,造福于人。”于是,年轻力壮的樵夫坚持不懈,凿石七七四十九天,穿石成井,甘泉涌出。他又浇水九九八十一天,果然枯树开花,硕果累累。后来,杏花仙子生儿育女,繁衍成了这十里杏花村。

据史料记载和遗迹显现,这里历史上庙宇成群,莲台寺、法兴寺、天齐庙、三教堂、问礼堂、人祖庙、鲁班庙栉次鳞比,老树新枝十里杏林。花开时节,漫山遍坡繁花似锦,香客游人如织,旧志称“杏林飞霞”。

另一个赏花的好去处,是郝山头生态园,位于郝山峰下,栽有杏树、桃树、樱桃、柿子等果树2.2万株,葡萄苹果、梨、石榴、园枣等果树1.6万株。3月底,生态园满园杏花盛开,薄粉轻红,簇拥枝头。4月初,桃花园内桃花盛开,是赏花第二季,游客能一览“桃之夭夭,烁烁其华”的华美景象。

4月中旬,赏花第三季,梨花园洁白如雪,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景观。此后一个多月里,接踵而至的樱花也将绽放,各种花朵争奇斗艳,花香满园,清新雅致,一簇簇,一片片,形成美妙的天然赏花景观。

繁花醉人,每年的3月20日,梁山县都会举办赏花节,一直持续到4月20日。除了赏花,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里的庙会。

郝山头古庙会始于清代,由村民祭祀各庙神灵兴起。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村民自发前来焚香祈愿、鸣放鞭炮、唱大戏。郝山头村坐落于梁山县城南部,历史文化悠久,遗址遗迹众多,传说梁山好汉郝思文在此把守并葬于此得名。

郝山头村借助水浒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了民俗生态游乐园、民俗旅游农家乐等景点。村中自然景观独特,林木繁盛,五百余年的古槐树和百年皂角树历历可数。在这里不仅可以采摘品尝山杏、柿子等天然水果,还可以亲身体验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做农家人的感受。在梁王狩猎场,还能体验骑马射箭、狩猎等水浒民风民俗,是游客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

享誉世界功夫梁山

水泊梁山,不止有花香满坡的柔美,梁山好汉轰轰烈烈的英雄传奇,让这方土地充满了雄性气息。在这种气息的熏陶之下,梁山人的豪爽亦远近闻名。这其中,与梁山武术传承弘扬不无关系。

梁山是《水浒传》故事发祥地,更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武术之乡”。梁山武术源远流长,民间尚武、习武之风盛行,素有“喝梁山的水,都会伸伸胳膊踢踢腿”之说,梁山武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梁山武术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至隋朝末年。千百年来,经过历代拳师的潜心修炼,已形成拥有十大拳种门派、72梁山好汉拳械和36本土拳术套路的武术体系。

梁山县拥有子午门、梅花拳、少林拳、太极拳、洪拳等百余种武术门类,武术馆校遍及城乡,习武健身者众多。梁山武术文化底蕴丰富,汲取当年梁山众好汉的功夫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和武术文化特色。如:子午门功夫、武松拳、林冲枪、李逵斧、杨志刀、燕青拳、梅花拳等拳功的规范套路。目前,传授“梁山武术”的武馆已经遍布北美、欧洲、非洲、东南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73家梁山武术培训机构,海外学习梁山武术的学员已达8万多人。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喜爱习武强身的梁山人,也喜欢各种竞技活动。在这里,斗羊、斗鸡等传统民间娱乐盛行不衰。水泊梁山素有“家家植柳,户户养羊”之风,斗羊是由来已久的民间习俗,“中国斗羊看山东,山东斗羊看梁山”“乡人买雄羊,各赴场相角决胜负”。斗鸡作为乡间民俗被挖掘整理,成为景区表演项目,两鸡相逢,激啄跳咬,场面雄壮,引人入胜。

目前,梁山武术已经成为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与以孔子为代表的曲阜儒家文化,被济宁市委、市政府规划为“东文西武”的旅游发展格局。

多彩非遗文化梁山

一百单八将的故事深入人心,这里的人们以各种形式展示他们的地域文化。2014年,梁山民间艺人潘秀芝的剪纸作品《108将》惊艳了世人。

稳坐交椅的宋江,雪夜上梁山的林冲,手拿板斧的李逵……形象生动的水浒人物,在潘秀芝的剪刀下缓缓成型,呼之欲出。作品长50米,宽0.56米,共塑造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108将,作品刀法细腻,线条流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潘秀芝是梁山县拳铺镇前杨楼村村民,自幼喜欢剪纸,精心钻研剪纸雕刻技术,历时两年完成了这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我学过缝纫,以前经常给别人剪绣花的花样,后来受父亲的影响才开始创作108将。我是梁山人,对《水浒传》有不一样的情感。”潘秀芝说,她的作品曾到多地展览,很多人看过后,都不相信出自一个农妇之手。

不仅是剪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梁山获得了更多关注和掌声。在济宁市举办的手工技艺展等系列活动中,梁山民间妇女的插花作品《虎头鞋》、剪纸《108将》得到连连好评,而老艺人的《水浒传说》、梁山武术、梁山枣梆、莲花落等十余个项目,也分别以展板方式进行了展览。

梁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被授予全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梁山泊武术学校、梁山功夫研究院,被授予济宁市优秀传习所;省级非遗传承人冯建武,荣获“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荣誉称号,非遗项目《虎头鞋》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在四年一度的济宁市中青年汇演中,梁山县组织选送的山东梆子《香魂女》《樊梨花》和梁山枣梆《领王旨意出北京》参加比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特别是鲁西南和济宁市独有的梁山枣梆戏,更是一出场便获得了全场观众的满堂喝彩。

山水城市一体建设,文化旅游同步发展。如今的梁山旅游文化建设,高点定位、高标准建设,广泛推介、多元融资,强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加速拉动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地方政府实施规划引领和指导建设,梁山打造青山绿水交融一体、自然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英雄故里更加声名远扬。

新闻推荐

12家“山东老字号”企业被除名 包括济南饭店等,系国内首次对省级老字号“摘牌”

因停止营业、被列入失信名单、商标权属不清晰等原因,2019年最后一天,12家“山东老字号”企业被“摘牌”,山东省商务厅决...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