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心 拾金不昧 记济宁市道德模范、梁山县馆驿镇后林村村民李文桂

济宁日报 2019-10-24 08:57 大字

本报记者唐修岳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高尚品质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今年63岁的李文桂老人是梁山县馆驿镇后林村的环卫保洁员。工作时,她先后多次捡到过手机、身份证等物品,每一次都把捡到的财物“完璧归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9年,李文桂被授予“第七届全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017年10月的一天下午,李文桂进行保洁工作时,在路边的草堆里发现了一个鼓鼓的钱包,似乎装了不少东西。当李文桂打开钱包时,一大摞人民币映入眼帘,着实吓了她一跳。她自己识字不多,无法通过包里的物品找到失主,又怕这么多钱被人冒领,便先把钱包妥善保管起来。等回到家,李文桂让放学的孙子清点了一下,才知道钱包里有2700元现金、2万多元的存单和身份证等重要物品。她想着失主一定也很着急,于是求助外地打工的儿子打电话,经过母子两人一下午的忙碌,才找到失主并将钱包交还。

原来,钱包是本村一户林姓人家丢失的。林家夫妻二人出门时,钱包不小心从车里滑了出去,正好滑进了路沟边的草堆里。看到失而复归的钱包,夫妻俩连连表示感谢,并要将钱包的部分现金赠给老人作为回报,但老人坚持不收。

其实,李文桂老人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是村里的贫困户、低保户。丈夫八年前因故去世,儿子二十几岁就因车祸留下肠粘连的病根。好在有个体贴的儿媳,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忙着打工赚钱养活一家人。近年来,李文桂又找到了保洁工作,生活上才略显宽裕了些。

李文桂老人生活虽然清苦,但她始终守着自己善良淳朴的本心,像这样拾金不昧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从开始做保洁工作到现在,她先后多次捡到过手机、身份证等物品,每一次都把东西及时还给失主。虽然年龄大了,但她责任心特别强,始终把岗位当阵地、把工作当事业。始终把寻找失主当做保洁员的工作职责,认为在她的保洁区域内捡到的物品理应由她负责找到失主。在工作中,李文桂每天不怕脏、不怕累,始终任劳任怨。

这位六旬老人,不仅用自己简单的举动影响着周围的人,还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展示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电视上、村大队喇叭里也经常有好人好事的广播,我就觉得人穷不要紧,生活得要有正气,不是自己的东西咱不能动心。”

新闻推荐

第十五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成果丰硕

本报通讯员刘继华9月17至19日,第十五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在梁山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以“创新、创造、创品牌”为...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