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民间传说都“走样”了?

济南时报 2019-04-10 14:14 大字

新版网剧《新白娘子传奇》

□新时报记者 徐敏

“白蛇传”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讲述了白蛇幻化成的白娘子与许仙相识相恋的爱情故事。近期,这个故事经过改编后又拍摄成新版网剧《新白娘子传奇》。如果追溯源头,“白蛇传”原本是讲述白蛇幻化成美女贻害青年男子的故事,在数百上千年的演变中故事内核发生了巨大改变。究其原因,人们“向善向美”的社会文化心态对故事演变起了很大作用。

“白蛇传”原是蛇妖害人的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白蛇传”的故事因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而在观众中知晓度非常高。近期,新版《新白娘子传奇》网剧开播,再次带热了这个话题。故事讲述了为报恩而化为人形的白蛇与民间男子许仙的一段不渝的人妖之恋。其实,若是追溯“白蛇传”的缘起,与如今民间流传的版本早已大相径庭。

“白蛇传”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传奇。唐传奇中记载,公元807年,唐代官员、陇西盐铁使李逊的儿子在长安偶遇一名绝色女子,遂尾随至其家宅中与其交欢,数日后方回家。回家后李公子只觉头晕目眩,不久身体便化作一滩水。家人大惊失色,找来仆人查问,随即赶到女子府邸,唯见一座空园和一棵皂荚树。附近邻居说,这里并无人家,平时只有一条大白蛇盘桓树下。明末出版的《清平山堂话本》中也收录了关于白蛇的传说。这个版本中,白蛇精与乌鸡精、水獭精合作,依靠美色挟持青年男子吸其阳气、害其性命。这个版本的故事中最早出现了男子奚宣赞,被认为是许宣(如今流传的“许仙”)的前身。

到了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里,白蛇的故事演变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仅篇幅倍增,而且变得羽翼丰满、楚楚动人起来。冯梦龙把故事地点搬到了杭州西湖,男主人公也成了许宣。许宣在西湖遇到了自称寡妇的白娘子,两人结为夫妻,期间许宣曾经数次得知白娘子是蛇妖,欲与其分手,却敌不住白娘子美貌而与其重温旧梦。故事结尾是,许宣坚决不想再与白蛇纠缠,白蛇却威胁他后果是“满城皆为血水”。最终,白娘子被镇

压在雷锋塔下。这个故事充斥着钱财、物质和生理享受,并没有报恩、责任和浪漫。到此为止,“白蛇传”的故事脉络基本定型。到了清代,一

些戏剧家和小说家又加入报

恩还愿、文曲星救母以及大团圆的情节,把小青从青鱼精演变为青蛇精,许宣更名许仙,便有了如今令人唏嘘的人妖

之恋的“白蛇传”。在“最终版”的白蛇传故事中,人们将这段人妖恋视为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将亦人亦妖的白娘子视作美貌和忠贞的象征,将白蛇妖之子视为人间至孝的典范。对比唐传奇中的故事源头,故事内核在流传中有了本质的改变。

民间传说中逐渐“变形”的故事

尽管“白蛇传”从最初蛇妖吸食男性阳气的暗黑故事演化为人妖的坚贞爱情,从一个略显恐怖的妖精传说演变成凄美的人妖之恋,然而从神话流传的脉络分析,学术界却有不同的观点。著名神话研究学者朱大可认为,如今版本的“白蛇传”对法海作出了不公正的判决,冯梦龙版本的“白蛇传”中,许宣才是故事的真正元凶。“故事放过了真正的元凶许宣,让他继续扮演江南情圣的角色。这种为许仙开脱的可笑逻辑,显示了近代人的情感弱点:为了成就这场离奇的‘人妖之恋’,他们不惜歪曲真相,由此造成了中国民间传说中最大的冤假错案。”朱大可在《白蛇传——蛇爱的不能承受之重》一文中写道。

不止是“白蛇传”,也有其他民间传说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故事脉络变化甚大。比如另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肇始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的齐国杞梁妻“不受郊吊”的故事,故事比较简短,大致可以知道杞梁妻是一名懂礼法的妇女,虽丧夫悲痛但不失礼节。《左传》中对于杞梁妻到底如何悲痛,以及她何以到郊外,都没有做详细的记载。战国末年,故事中加入孟姜女“哭之哀”和“善哭变国俗”的情节;西汉后期,故事中心又从悲歌哀哭转变为“哭夫崩城”;中唐以后,又加入“千里送寒衣”的情节。至此孟姜女的民间传说完成了从事实交待到演化出一个完整故事的转变,情节日趋复杂,主人公形象日趋丰腴。

与此类似,“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篇时,仅是天河中两颗相近的星宿,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后世逐渐演变为以“鹊桥相会”为核心的民间传说。当然,并不是所有民间传说后期都经历了大幅增加情节和丰富人物形象的过程。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嫦娥奔月、天仙配、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流传之初与现今的版本并无太大差异。诚如朱大可所说,如同“‘白蛇传’这类冤假错案”,故事内核完全发生变化的情况,不太多见。

人们为什么会“改编”故事

对于为何人们会改编流传中的民间传说,历来学者也做过诸多研究和考证。有些故事的流传演变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比如孟姜女故事中“哭”的情节,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认为,这与当时齐国浓厚的歌唱风气有关,当时齐国人好学杞梁妻的哭调,还使之发展成为一时风气。而且歌唱中的具体哭调记载为史实,所以人们在故事的演变中加入了孟姜女“哭之哀”这个元素。六朝、隋唐时期,人民苦于长期的战争服役中,所以孟姜女传说中就多了哭崩长城、杞梁逃役的情节。

而牛郎织女的故事,则源于古代天体日月星辰崇拜,并且体现着深刻的民族心理背景。封建社会中无法摆脱的婚姻困厄,让人们幻想着能从天上星神的故事中得到解脱,另外故事中加入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儿女双全,以及家庭中的老牛,都寄托了人们对最朴实的农耕家庭的生活向往。

与以上这些故事传说演变相比,“白蛇传”的情况更为复杂。美籍华人丁乃通在编纂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谈到了“白蛇传”的演变历程。他认为,蛇女的形象是人们对性爱既渴望又畏惧的矛盾心理,和蛇在人们心目中的复杂印象相融合的产物。但人们对蛇的这种心理情感是不断变化的,至于变化的动因,只能从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去寻求解释。

民俗学者顾希佳认为,作为一个民间故事,早期白蛇故事的主题是强调人妖不可共处,这一说法是“不妥当的”。故事将白娘子描绘成凶残的蛇妖,这些不符合“人民群众本意”,所以在流传过程中故事不断地被修改、演变,最后成为一个坚贞、忠孝、侠义的故事。这个观点如今看来有些陈旧,却也有可取之处。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硕士郭娟娟在《白蛇传文化的人类学解读》中说得则更为明确:究其原因,社会文化心态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观众在欣赏故事之时,习惯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将自己的欣赏情绪融入主人公的命运起伏中。人们“常常要借助于想象,借助于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白蛇传文本之所以千年流传并不断丰富,也是因为其文化价值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新闻推荐

梁山 “零跑腿”就能圆“就业梦”

点开梁山县“水泊梁山人力资源网”,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就业创业服务、人社政策等不同模块赫然显示在首页,求职信息和招聘...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