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天增砖添瓦,潍坊长高了 ◎一座座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新名片”频更迭 ◎建筑工人孟宪伍见证城市变化,连叹速度惊人

潍坊晚报 2016-10-25 19:51 大字

10年来,建筑工人孟宪伍几乎天天为潍坊垒砖添瓦,80米,100米,136.4米……他和工友们不断刷新着潍坊的新高度,见证了潍坊这座城市的“成长”。用他的话来说,没有什么人比建筑工人更了解10年来潍坊的发展建设,是工友们用双手把潍坊这座城市变大变高了。

打小喜欢“爬高”的人

现年44岁的孟宪伍来自济宁市梁山县,如同大多数建筑工人一样,干瘦和黝黑成了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我从小就喜欢爬高,上墙爬屋的事都干过,就是喜欢那种从高处俯瞰下面的感觉。”孟宪伍说。

上世纪90年代末,孟宪伍来到了潍坊。尽管此时,潍坊已经盖起了不少高楼,可这对混过北京、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的孟宪伍来说,潍坊的城市高度还是有些低。“我记得10年前,潍坊数的上的高楼没有几座,最著名的就数富华大酒店、鸢飞大酒店、泛海大酒店等,大都是酒店,高层的商务楼、写字楼还很少,当时潍坊超过20层的建筑物绝对是屈指可数。”孟宪伍说。

2005年,孟宪伍和同乡的几位工友参与位于潍城区胜利西街与青年路交叉路口附近的威尼斯数码广场的建设。“我们就是冲着它的高度来的,共27层,80米高,也算是个大家伙了。”孟宪伍兴奋地说。

但让他最兴奋的并不是威尼斯数码广场的高度,孟宪伍说,他在威尼斯数码广场顶上干活时候,时不时的就能看到位于高新区福寿东街与东明路交叉路口附近的联通大厦,那是他和工友们前几年一砖一瓦垒起来的,这才是最让人觉得兴奋的。“在建筑工人眼里,自己垒起来的大楼就跟自己养大的孩子一样,没有什么分别。”孟宪伍说。

垒的楼就像自家孩子

孟宪伍从16岁便开始出来闯荡,主要在建筑工地上做些零碎的杂事,诸如搬砖、和泥等等。如今,他已从一个傻头傻脑的搬砖小工,变成了一位年薪20万的包工头。

2006年,孟宪伍的脑袋里突然涌现出一个念头——与其在工地上当工人,何不承包项目自己干?说干就干,孟宪伍约上同乡十几位工友,又东拼西凑借了十几万元钱,开始当上了小包工头。

刚刚组织起队伍来不久,孟宪伍就承接下了奎文区东风东街与虞河路交叉路口附近东盛广场东泰大厦的二次结构项目。“这在当时的潍坊也算是顶高的楼房了,虽然只有26层,但是高度却有100米。”孟宪伍又干工人又当包工头,吃住全靠在工地上。

“2007年国庆节期间,工友们同样是为了忙秋收而赶着回家,但作为包工头,我必须坚守在工地上。”孟宪伍说,10月3日那天,工地上已经没有几个工人了,冷冷清清的,百无聊赖的他爬到楼顶上去散心。“这个时候的潍坊,比我刚来的那几年,市区已经大变样了,不仅高楼多了,中心市区也大了好些,即便是站在东泰大厦的楼顶,也已经无法俯瞰整个潍坊市区了。”孟宪伍说,更令自己伤感的是越站在高处,想家的感觉越强烈,也就在那一刻,他下定了决心,把多年来一直在老家的妻子、孩子都接到潍坊,这样既能免去相思之苦,又能让家人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不断刷新的高度记录

孟宪伍说,做建筑,最自豪的事就是亲手垒起的大楼刷新潍坊的新高度;而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自己的高度被别人超越。

2008年,孟宪伍顺利承接下了位于高新区北海路与玉清东街交叉路口附近的一幢大楼的二次结构,该建筑29层,高度超过百米。“当时这个建筑在整个高新区绝对算是最高的了。因为小时候爱‘爬高\’,自从当上包工头后,我便专门承接潍坊市区那些高层项目,哪怕是少赚点钱。”孟宪伍说。

从2009年到现在,孟宪伍一直奋战在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的工地上,这不仅是他目前接到工期最长的一个活,也是迄今为止,他接到的最高的建筑物。“136.4米,别看观光塔只比市区其他的建筑物高了几十米,可是感觉却真的不一样。”孟宪伍说。

2011年8月,观光塔主体工程竣工,站在上面是什么感觉呢?“天气好时,往东看,能看到寒亭城区以东;往北看,能看到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北;向西看,位于白浪河西岸的泛海大酒店清晰可见;向南望,坊子老区、新区尽收眼底,位于东南方向的坊子电厂感觉就在脚下。往下看,马路上飞驰的汽车向小虫子在蠕动;向上看,伸手仿佛可以触到蓝天、白云。”孟宪伍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

◎感受

一天天变大的城市

“除了城市在一天天长高外,潍坊市区也在一天天变大。”孟宪伍说,“空闲时,我会带儿子在市区溜达,走着去看那些曾挥洒过汗水的摩天大厦,而如今就极不现实了。”

近10年来,潍坊的变化很惊人。“2002年,在潍坊坐出租车,横竖就是18块钱。那时市区最东边只有潍坊学院,周围是一片片庄稼地。”孟宪伍说,2005年时,他认为潍坊的东部郊区应该在潍县中路附近。可到了现在,潍坊的东部郊区究竟在哪里,他这个整天奔走于潍坊各个工地的建筑工人也说不出来。“如今,高新区往东、往南已经分别连接起了寒亭和坊子新区;往北已经延伸到了民主街以北;往西,潍城区政府已经靠近昌乐界,你想想这些年潍坊‘长\’大了多少啊!”孟宪伍说。

◎相关链接

城市“新名片”

随着潍坊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迁。潍坊市建设局局长李广东介绍说,从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到鲁台会展中心,再到潍坊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的相继建成,见证了潍坊的10年辉煌,这也让广大市民深刻感受到城市“新名片”在不断变脸。

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于2006年1月6日开工建设,南毗世界风筝博物馆,西傍白浪河,2006年4月15日建成后马上开放投入使用,成为潍坊近10年来的首张“新名片”。

潍坊火车站广场:2007年5月17日开始建设,南依火车站站房,东临和平路,西傍向阳路,北接中亚商贸城,2007年11月8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潍坊市的第二张“新名片”。

潍坊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位于潍城区北宫西街与安顺路交叉路口东北角,于2008年4月6日开工建设,2009年6月10日正式启用。它不仅成为潍坊市新的第三张“新名片”,也成为了潍坊市的新地标性建筑。

鲁台会展中心:位于潍城区长松路以东、清平路以西、玉清街以南、卧龙西街以北,为“鲁台经贸洽谈会”永久会址。鲁台会展中心于2010年6月8日开工建设,2012年7月31竣工,2012年8月1日投入使用,成为潍坊市第四张城市“新名片”。

潍坊市民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人民广场南侧,总建筑面积31.43万平方米,含5个组团、11个单体建筑,2007年10月各组团建设陆续展开,相信不久的将来,潍坊市民文化艺术中心将成为第五张城市“新名片”。

文/图本报记者张振民王金张玉丽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