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亩涝洼地已变身绿油油麦田
“以前这大片地全是涝洼地,根本不能种东西,经梁山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引黄压淤后,这些地全部变成了良田,我们已收成了两季。”在大路口乡,一位村民指着一大片地高兴地讲道。近日,记者在梁山县省级大路口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现场看到,黄河泥沙淤改涝洼地项目实施已接近尾声。而在项目土地整理标段,项目区试点利用黄河泥沙淤改项目区内涝洼地,700多亩涝洼地已变身绿油油的麦田。
据悉,梁山县大路口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省级土地整理项目,于去年上半年开始实施。其中第一标段为土地整理标段,需对700多亩涝洼地进行整理,但土源却成为困扰施工人员的一大难题。按照以前的土地整理方式,用车辆调运土方,不光成本高,而且土源稀缺,已行不通。“黄河斗水,沙居其七”。梁山县隶属于济宁市,位于济宁西北部,黄河流经梁山县,过境长度24公里,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该县黄河沿岸群众很早就有利用黄河水淤改盐碱地的历史。该县调整了涝洼地治理的思路,尝试采取引黄充填的方法,淤改项目区内涝洼地。
据该项目区负责人介绍,工程开工后,施工人员先将洼地表面的熟土剥离出来,暂时堆积到一旁。然后从6公里外的黄河内采用自吸式吸泥船搅动黄河泥沙,用管道输送到项目区,由于距离稍远,输泥管道的中间还设置了一个加压泵,通过两级提压,将充满泥沙的黄河水引至项目区。所沉淀下来的泥沙被填入了洼地中,清水则就近排入项目区西边的老河道中。充填完成后再将剥离土覆盖到泥沙之上。经过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项目区内涝洼地的淤改,新增加耕地730多亩,当年秋天项目区的群众便种上了小麦。
据项目区负责同志介绍,该工程较之其他治理方式经济上更加合理,比利用运载车辆在其他地方调土每立方米节省成本10元左右,并且恢复耕地面积大、质量高,而且在提高黄河防洪效益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项目的实验成功,收到了黄河河道减淤、生态环境改善、增加耕地面积、沿黄群众受益的“多赢”效果,并为下步采煤塌陷地治理和土地复垦整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武良路通讯员郑素环徐兴允“张书记,俺捐50元,表达一点心意,希望能给比俺更困难的人一点帮助。”在梁山县馆驿镇高庄村“慈心一日捐”活动现场,低保户...
梁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梁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