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的报社情缘

济南日报 2012-12-26 11:18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张九韶:机遇和挑战并存

记者孙丹青

著名学者张九韶先生一直是济宁日报的老读者、老作者,对家乡的报纸情有独钟,23日下午,当记者联系到张老先生,告知其济宁报业传媒集团将于12月26日成立的消息时,张先生欣喜地说:“祝贺报业集团能够成立,这是历代办报人辛勤努力的结果,对集团而言是一件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大事,对每位编辑、记者来说既是激励也是考验”。

张九韶先生表示,成立报业传媒集团顺应了新形势,会为报业带来长足的发展空间,不论对报业集团本身还是每位办报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在激发办报热情的同时,也对办报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九韶还表示,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提高办报质量,吸引各方注意,赢得效益的上升等问题都待深思。

张九韶先生说,济宁晚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在读者群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是涉及民生方面的报道更是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充分体现了“济宁零距离,生活全方位”的办报理念。为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抹下了亮丽一笔。

当被问到对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未来发展有何期许和建议时,张先生告诉记者,希望日报、晚报在更多地侧重民生报道的同时,也不要淡化历史文化层面的探讨,“一张有分量的报纸不靠单纯追求新奇,最根本的还是要有文化内涵的支撑”。张九韶先生说,济宁每个县市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各异,比如梁山、曲阜、兖州、微山都值得挖掘,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在宣传报道时不要浮夸、泛泛,应将文化与现实结合,“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进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是推动报纸未来发展的长足动力”。

谱写济宁报业新篇章

张玉春寄语济宁报业传媒集团

记者盖鸣霆

曾任济宁日报社总编辑,今年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报人张玉春谈起济宁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显得格外高兴。从一张单独的日报,到现在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济宁晚报共同组成立体传媒大家庭,再至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一路走来,济宁日报社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都在老总编的心里产生着深深的喜悦。

张玉春告诉记者,1984年至1992年期间,他出任济宁日报社总编辑。刚来报社的时候,基础条件特别差,一线编辑记者只有十几个人,办公条件更是异常简陋。现在想起来,如果说真的在创业之初他为报社做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吸纳、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直到今天,这些人员还在某些关键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报业传媒集团成立后,我希望咱们的新集团可以有更大的转变。”张玉春解释说,一个是管理体制的改变。既然成立集团,就要真正接受市场的考验。因此,原来的管理体制就要由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向企业管理体制过渡。另一个是人才培养方式上的转变,也要由新闻采编人员培养为主过渡到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全面培养,从而真正满足报业传媒集团多元化发展需要。

当然,为了促进这两大转变能够完美实现,张玉春告诉记者,集团需要组建更为强大的三大人才队伍来提供充分保障。第一支队伍,就是组建更专业的新闻人才队伍。毕竟做好新闻、做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报纸才是我们的立根之本;第二支队伍,要组建更专业的网络媒体开发和管理队伍。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势不可挡的媒体,人们除了读书看报以外,最经常做的就是通过互联网来浏览天下资讯。第三支人才队伍,就是组建专业的经营队伍,不断开拓市场,向市场要效益,真正促进报业集团持续、快速发展。

感慨报业发展日新月异

采访老报人刘树启

记者李朕葳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即将成立之时,我有幸采访到了退休的老报人刘树启老师,与刘老上一次接触,还是《济宁晚报》创刊之初。

到刘老的家中时,刘老依然记得一年前我来采访的事。简单寒暄后,刘老开始回忆他当初进报社的情形。“我1946年开始学习摄影,1975年进入济宁商业学校任专职摄影教师,进报社的时间还是在1984年《济宁市报》转《济宁日报》的时候。”刘老介绍,当初他进入报社时,报社里十六名工作人员,就挤在中区招待所里办公。后来又换了几处办公场所,这样的辗转搬迁,直至搬入红星路的办公楼。“搬进红星路的办公楼就让我们激动了很久,怎么也没想到能从当初的十多个人发展到今天数百名从业人员,还搬进了宽敞的新闻大厦。咱们报社这十年多的发展,真的可以用突飞猛进形容。”

刘老在济宁日报社期间,一直担任摄影记者,对摄影这门专业,一直情有独钟。在谈到1984年使用的摄影器材时,刘老表示他当时使用的一台美能达x700胶卷相机,因为闪光灯里蓄电池,需要与弱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引闪,他身上挂引闪设备的地方,常常被里面的弱硫酸腐蚀,衣服上经常出现大大小小的洞。他说,现在报社摄影记者,只要勤于学习、钻研,通过使用当今先进设备,一定会拍出更多的优秀新闻图片。了解到济宁报业传媒集团即将成立,刘老激动地说:“济宁报业传媒集团创立了,这是几代人呕心沥血铸就的成就。在此时,再多的话语汇成一句话———希望济宁报业再创新的辉煌!”

我与报纸的不解之缘

记者李姣汪天娇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成立之际,记者来到了市公安局宣传科,见到了采访对象———民警万艾东。负责撰写公安宣传稿件的他和报社有着十几年的紧密联系,对报社不同历史阶段的变迁也有着深刻的感受。

万艾东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关注《济宁日报》,“我还记得大概是1988年左右,当时我在实验中学上学,非常喜欢写作,经常往《济宁日报》投稿,第一次刊登的稿子是篇名为《济宁古槐》的散文。当时看到经过报社编辑细心雕琢过的稿件登上报纸的时候,我非常激动。这一事件在学校里也掀起了轩然大波。”

说到报社发展,万艾东告诉记者,在担任宣传工作十几年的时间里,他感受到了报社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最开始报社是在马驿桥附近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后来搬去红星路上才开始有了一定规模,而现在报社的办公地点设在了新闻大厦专业的写字楼里,办公条件今非昔比。”内容上,报纸从最开始的政文稿件,到现在涉及了更多民生热点。上至国际大事件、国家大事,下至街头巷尾市民关注,真正把握住了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事。“特别是济宁晚报,从晨刊到晚报,每一步都是在前进。作为读者,在阅读中我发现近一年来报纸不管是在版面设计还是稿件图片上都非常严谨并且具有地方特色,对采用稿件的细节把握更加准确,做了更多有血有肉的报道,一直坚持着用事实说话的作风。”

怀着新闻梦坚定朝前走

记者盖鸣霆

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特别喜欢读报。那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

终于,去年7月份,《济宁晚报》即将面世的消息深深震撼了我。我知道,一个全新的平台已经打造,一个全新的环境正等着我们去拼搏。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悠闲的工作,来到了济宁晚报社。

日复一日的新闻采访和走街串巷,我开始渐渐懂得,真正的新闻,其实就是从一天一天静静流淌着的日子里存在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不去深入生活、不去俯身观察、不去认真聆听,你找不到新闻的灵魂和真实的感动。

还记得2011年的8月份,因为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我了解到了年仅24岁的梁山县姑娘平玉姣在饱受尿毒症摧残后,毅然决定捐献自己眼角膜的故事。随后,通过深入采访,先后以9篇稿件跟踪报道女孩生命的最后历程。报道见报后,不仅得到了原市委副书记张术平的批示,更使“角膜女孩”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广为流传,而我也通过此次报道,对生命的可贵、活着的意义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悟。

当然,除了这些感人的例子,《城市记忆·讲述》的创办、《流年济宁》的开栏,更是让我一次次沉下浮躁的心,开始用心感悟济宁这座东方圣城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气质,大闸口、小闸口、吉市口、竹竿巷、太白楼……那些曾经过往的岁月又在年长的爷爷奶奶缓缓地讲述下重新变得鲜活和灵动。

现在,我和我的同事们、伙伴们每天迎着新的朝阳奔跑,每天怀着新的希望写作。尽管辛苦,却乐此不疲。

张九韶

张玉春

刘树启

万艾东

盖鸣霆

新闻推荐

梁山书画摄影展受好评

2月22日,在梁山县书画展厅内,梁山县“爱客多杯”书画摄影展开幕,本届展览交流会共展出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100余幅。据梁山县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参展作者有血...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我们的报社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