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不见面 线上面对面 济宁市首个“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完成交易

济宁日报 2020-07-19 07:47 大字

本报通讯员乔赞

7月16日上午9:30,济宁市复兴之路文化科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采用“不见面开标”模式顺利完成开标,并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和金乡分中心两地完成了远程异地评审,首开济宁市“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交易模式先河,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遏制围标串标、专家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实现了“1+1>2”的协同叠加效应。

今年3月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研发上线了“不见面开标”系统,省去了投标企业制作纸质投标文件、参加开标会议人员交通费用,大幅降低了交易主体投标成本;标准化的电子标书制作工具、远程上传、远程解密、远程询标等环节,投标人足不出户便可参与项目投标,投标成本的降低和便捷度的提高,也极大地提高了投标企业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提高了投标竞争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最大程度发挥。通过充分竞争,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更趋完善,中标价格更趋合理,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远程投标、加密上传、“不见面”、“零接触”等优势,也进一步遏制了投标企业与评审专家接触串标,提高了交易公正性。

此次交易,将“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相结合。评标过程中,3名评标专家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场”,2名评标专家在金乡县分中心“副场”,不同的评标专家相隔近百里,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可实现音视频双向同步交流、同步评审、在线打分、在线确认评标结果和打印评标报告。整个过程全程留痕,监管部门可通过监控系统实现全程在线监督。远程异地评标为交易各方主体及评标专家节省了交通、时间等成本,提高了评标效率;打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最大限度地隔离,有效遏制评标中存在的“熟人效应”,进一步维护了交易公正性;通过系统随机抽取多地评标专家,实现专家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市、县评标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

下一步,中心将加强与省交易中心和兄弟地市的沟通协调,及时跟进了解交易主体系统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继续完善“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功能,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扩面提质,让“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覆盖领域和地域更宽,让市场主体在交易服务“零跑腿”中享受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优化所带来的红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新闻推荐

金乡县 “人才夜市”效果好 灵活就业渠道多

“找工作的人真多呀,听说今天晚上有25家企业过来招聘,我俩要好好转转。”“对,他们提供了810多个岗位呢,等会多填几家简历,走,...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