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镇 美丽小山村实现乡村“双+”双振兴

济宁日报 2019-03-07 08:32 大字

本报记者王婷婷

本报通讯员方金慧

石中小巷,流水潺潺,这是进入羊山镇高庙胡庄村第一印象。该村位于羊山镇驻地西北3公里,近年来借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及田园风光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创造的有利条件,实现了“产业+文化”双振兴。

“美丽乡村+休闲旅游”

助推产业振兴

“从没想过济宁还有这样的石头房子、石头路,整个村庄都像是个石头城堡,有吃有喝还有地道的大锅台。”前来高庙胡庄村踏春的游客津津乐道。

羊山镇政府利用高庙胡庄村现有的村庄基础,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借助村庄鲁西南地区少见的石头房屋,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以打造民俗风情浓郁、宜居宜业宜游的鲁西南石韵古村为目标,实施了村庄整体改造治理。现在高庙胡庄村的民俗博物馆、裕丰台、土地庙、象棋残局、仙人坑、古戏台等景点景观均建设完整,一一展现村庄的历史故事、风土民情,凸显村庄特色,让游客充分体验轻松休闲的氛围。

“这里是鲁西南战役中羊山集战役的主要发生地,刘邓首长曾经登上后面的葛山视察前线,这两个梧桐树是我们的老村民为纪念刘邓大军的丰功伟绩栽植的,它们就像有了灵性一般,郁郁葱葱、笔直参天。”介绍词说的顺溜的是该村村书记李新民,他告诉记者,游客带动整个村庄“活”了起来,以前丢弃的老手艺被村民们又捡了回来,做手工豆腐,雕刻石器,扎制高粱秸秆编织筐子、笼子,做虎头鞋,捏泥塑等传统技艺活跃起来,现场制作的这些传统手工产品,游客可以边品尝美食边观看手工产品的制作过程,尽情感受乡村风情,重拾童年。同时,该村还定期组织戏曲爱好者进行戏曲汇演,既成为游客观赏的一大亮点,也活跃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把乡村文化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打造出生态文明可持续的乡村经济发展之路。

“村规民约+家风家训”

助推文化振兴

绿树掩映的古朴农家庭院里,一块块挂在村民家门前的家训牌成了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小伙子,你还要鞋吗?我做了20多双给你挑。”小巷里出来一个老太太喊住镇上工作人员小金。原来这家的老太太一年前有感于小金为该村的付出和辛苦,许诺为其做两双虎头鞋作为答谢,苦于年事已高,现在才赶制出来。小金当年只当是一个玩笑,随即抛之脑后早已忘却,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老太太还记得。这也正印证了她家门口挂着的家风家训牌,上面赫然刻着“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八个大字。

在高庙胡庄村还有很多良好的家风家训故事在演绎和传承,这要归功于羊山镇在改造治理过程中,一方面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深度挖掘人文、民俗、历史内涵,展现源于乡土的文化自觉、自醒;另一方面创新将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展示相结合,充分体现一些家族的价值观念,如家庭为本、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等等,营造良好的风气深入人心,使得该村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一系列做法不仅能让村民“记得住乡愁”,还以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的良好载体,为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文化支撑。

新闻推荐

完善体制机制 坚持实干创新 金乡卫生计生监督呈现新亮点

本报金乡讯(记者张昭晖通讯员宿卫萍陈伟)2017年2月,金乡县获评首批“省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示范区”,成为济宁首个当选此项殊...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