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的“兵妈妈”
本报通讯员方金慧
在金乡县羊山镇东二村,有一位人人称赞的好儿媳。在大女儿两岁、二女儿8个月时,婆婆查出来患膀胱癌,经常外出干活的丈夫帮不上忙,照顾孩子、陪护婆婆、种地喂猪这些重担就都落在了她的肩上。“婆婆也是妈,伺候妈妈是应该的,再说,谁没有老的那一天?”56岁的李雪菊说。
李雪菊结婚后就和婆婆住在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过得简单而幸福。二女儿八个月时,婆婆突然患病, 经过手术治疗后生命保住了,却从此瘫痪在床。看看襁褓里的小女儿,再看看懵懂的大女儿,作为儿媳妇,为更好地照顾老人,李雪菊当起了“全职保姆”。
在李雪菊看来,这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更需要孝心和责任的坚守。为照顾好婆婆,李雪菊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听从医生的指导,帮助她改善身体。刚开始,婆婆对自己从此需要人照顾的现状不能接受,一度消极地告诉家人自己不想活了。李雪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对婆婆说“你放心,我照顾你,你想干什么我就陪着。”从此,每天为婆婆洗脸,为婆婆擦身,为婆婆洗衣,每天都与她聊天,给她买喜欢吃的东西。
如今,婆婆已瘫痪在床20多年了。李雪菊除了做饭,还要定时给婆婆喂饭、喂水、喂药,帮婆婆上厕所。虽然繁琐辛苦,可李雪菊做起来轻车熟路。“婆婆不能下床活动,为了防止婆婆消化不好,我还要经常给婆婆吃香蕉、牛奶等易吸收、通便的食物。”李雪菊说,给婆婆接屎端尿,进行全方位护理,早就习以为常了。
太阳好的时候,李雪菊会把婆婆抱上轮椅,推到小区里。在阳光的照射下,经常一边为婆婆做按摩,一边念叨起家常。轮椅上的老人望着眼前不是亲生却胜过亲生的儿媳,眼泪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
“孩子的姑姑从不讲条件,有时帮我照顾老人,每次她们过来,我都有时间歇一歇。”李雪菊说,这些年,她们相处融洽,互敬互爱,都一心想让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李雪菊的女儿们多年来耳濡目染,对患病的奶奶也很孝顺,奶奶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回到家就帮着母亲一起照顾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母亲李雪菊的负担,这令李雪菊感到很欣慰。
不仅是孝顺老人,李雪菊夫妻俩还为国家养育了一名好男儿——她们的儿子,当兵服役11年的刘子威。刚入伍时,面临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和艰苦的军事训练,儿子想打退堂鼓。得知消息,她和丈夫一起做起了儿子的思想工作:“威威,你能当兵不容易,别人都很羡慕,我们全家也以你为荣,我们应该珍惜;再说,你也十八岁了,长大了,我们相信别人受得了的苦你也一定能受了,要努力,为自己争气……”在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儿子静下心来扎根部队,这一去就是11年。
儿子参军入伍后,发挥能吃苦受累的精神,新兵连受训结束便获得嘉奖,成为训练骨干,入伍当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自2009年10月入伍至今,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异的训练成绩,先后参加了伊拉克维和行动、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等系列活动,并两次荣获“三等功”以及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在与妈妈的电话中,刘子威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以优异成绩报答家乡,报答亲人。李雪菊听到了儿子的决心,看到了儿子的进步,心里无比欣慰和自豪。
“儿行千里母担忧”。11年来,为了不让儿子分心,安心部队生活,即使生病住院,她也从不告诉儿子实情。虽然担心儿子,可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名军人,压制自己心中的担忧,千万的叮嘱化成了简单的一句话:“我和你爸身体挺好,你在部队好好干,别惦家……”。
李雪菊,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不仅以实际行动向儿女诠释孝老爱亲的优秀品德,更以爱家爱国的高尚情操,塑造了新时期军人母亲的良好形象。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光社张誉耀本报通讯员高志伟“我们的生产车间有6万平方米,目前有9种产品,年产电动小汽...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