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看病更便捷、就医环境更优良、就诊程序更规范 家门口也有全科医疗服务
本报讯今年,市政府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39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达到标准化要求,超额完成80%机构达标的年度建设任务。通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济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就医环境更优良、就诊程序更规范,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患者就医获得感提升:
离家近花销低,就医环境更舒适
12月14日,在金乡县高河卫生院一间病房内,78岁的王秀英正在输液。这是老人在医院住的第12天,这些年来,她一直受冠心病困扰,常年与病床为伴,隔段时间就会感到憋闷、胸痛。
“我这个病想彻底治好几乎不可能,就得平时多注意着点,难受了就去医院看。”王大妈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她和孩子经常奔波于北京、济南等地的大医院,花了不少钱。如今,随着病因的明确,加之腿脚愈发不便,她更倾向于到离家更近、花销更低的基层医疗机构看病。
“这里就医环境不错,大夫护士都挺负责,孩子们过来照顾很方便。”尽管和大医院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王大妈看来,家门口的这家医院服务水平还不错,相对安静的住院环境也更适合她这种病情的患者康复。
和王秀英情况相似,73岁的闫玉芳被胃炎、冠心病困扰已有七八年时间,家住县城的她最近几日一直在金乡县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住院治疗。作为该中心的“老病号”,闫玉芳切实享受到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给她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我原来看病都去县医院,挂号跑腿麻烦,花费也比现在高,我家住的地方离这里就几分钟,来一趟很方便。”据了解,由于在基层看病能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闫玉芳住十天院也没花多少钱。据她介绍,她身边不少邻居、亲朋也习惯了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
医生自我认同感增强:
原来看不了的病 现在能看也能治
对于金乡县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袁成勇而言,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让他和同事感受到不小的变化——日常工作更加充实、忙碌,自己的医疗技能不断提升,然而,最明显的变化还是作为医生的自我认同感逐渐增强。
“前几年,我们这里只有十几名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量不大,能为患者做的事情也有限。”据袁成勇回忆,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成立时,每天接待的患者很少,受限于医疗条件,中心没有住院患者,患者看完门诊便在相邻的房间内输液。
2008年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成立时,面积700平方米,只有一个全科科室。近年来,随着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推进,该中心定期聘请省市县级专家坐诊授课,派业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培训。同时,服务中心购置了X光机、彩超、生化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增设了妇科、中医科、产后康复室,科室布局、业务用房功能更加完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门诊及住院人数逐步提高。用袁成勇的话说,到大医院实践,跟着专家学习,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原来看不了、不敢看的病,现在都能看能治了。
此外,中心还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用上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医疗机构关键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云平台,群众在健康管理和看病就医方面变得更加便利。(本报记者张昭晖报道)
今年以来
▲全市累计投入2.15亿元
▲新建维修改建病房楼122座(栋)
▲新增建筑面积7.18万平方米
▲新增设备2272件
▲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69人
全市171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39家机构基本达到标准化,达标率81.3%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增、修订各项管理规范1146项次,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全市已有32家乡镇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门诊医生为患者听诊
新闻推荐
□记者尹彤通讯员苏培银报道本报金乡讯12月1日,金乡县羊山镇葛山村张某及家人亲自将绣有“落难之时伸援手救命之恩永难忘”的锦旗送到开发区派出所民警手中。11月29日22时许,...
金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