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乡:文化惠民成新常态

济宁晚报 2017-03-06 09:49 大字
■本报通讯员韩洪波周淑影

在奥体广场,身体健朗的老人拿着功夫扇打着太极;在金山公园,队伍庞大的徒步队在领队的带领下健步如飞;在水云台,人们围在音乐喷泉旁观看变幻多姿、五彩缤纷的水上表演……丰富的文化活动活跃在蒜乡大地上。

金乡致力于“文化供给侧改革”,大力打造“到金乡听戏”、“诚信金乡”等文化品牌,让文化惠民成为新常态。

文化活动有阵地

“我周末不上课的时候都会来图书馆,这里图书种类多,什么样的都有,环境气氛也非常好,可以在这里安静地看书学习,”一名学生一边查找书籍一边介绍说。图书馆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文化空间,虽说是周末,仍坐满了人。“经济发展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发展也需要同样的思维。”金乡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以前文化活动场地不足,设施不完善,市民想要丰富文化生活都没有去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休闲娱乐的选择增多,政府若不改变文化供给思路,就会失去阵地,因此就要增加供给侧的高质量文化阵地。

近年来,该县启动建设了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市民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同时,该县不断完善提升镇街综合文化站13处,新建文化广场800余处,建成农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600个,覆盖率达到90%。新建提升数字书屋300余家,发放图书45万余册,构建起“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休闲娱乐有项目

“俺今年84岁了,没啥爱好,就喜欢听戏。”村里文化广场演出地点座无虚席。四平调剧团来演出,金乡县鸡黍镇鸡黍村村民李守彬早早地吃过饭,来到戏台前占起了位置。村民们热情满满,现在的金乡老百姓都能像老李一样,享受着传统戏曲带来的休闲和快乐。

近年来,金乡将非遗项目挖掘与惠民工程相结合,将非遗文化转化为老百姓的休闲娱乐项目,通过“供给侧”发力,打造“到金乡听戏”文化品牌,扩大传统文化有效供给,以“一乡一戏”为载体,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活动。金乡街道的四平调、司马镇的山东落子、马庙镇的山东琴书、胡集镇的坠子、高河街道的渔鼓、羊山镇的金乡花鼓戏……10多个曲种让金乡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仅2016年度,该县就实现了全年送戏1100场,一村一年2场戏。截至目前,该县共有近1000多支以农民为主的“庄户剧团”、“农家戏班”、“业余群众文艺队伍”常年活跃在农村第一线,推动了非遗文化的原生态保护、活态化传承。

文化品牌有特色

“范式:今日之别,吾将两年之后专程拜访您的尊亲。张劭:哎呀,求之不得,此约甚好,今日举杯为定次年今日吾将杀鸡煮黍,恭候范君光临寒舍……”古典剧目《鸡黍之约》,以舞台剧的形式,在山东金乡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上展演,古人恪守诚信的传统美德,熏陶渐染着金乡人。近年来,金乡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不断探索传承诚信文化的有效途径,先后开展诚信文化进校园、诚信文化演讲比赛、征文,打造“厚道鲁商”文化品牌等活动,同时,通过戏曲、舞台剧等方式进行《信义英魂》、《诚信魂》、《卓恕交友守信》等诚信故事的舞台展演,营造了践行“诚信金乡”的浓厚氛围,打造了“诚信金乡”文化品牌,为金乡市民端出了可口的“文化盛宴”,实现娱乐功能的同时,还将此作为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抓手。

走进兴隆镇张楼村的儒学讲堂,放眼望去,诺大的教室里座无虚席,一位满腹经纶的讲师正在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古代经典儒学故事结合现代真人真事作为教育内容向村民们讲述。村民们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办的这个儒学讲堂教育人知书达理,在这里既学知识,又受到教育,知道平时自己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错,俺以后教育孩子心里也有了数。”张楼村的村民张秋莲颇有感触地说。“乡村儒学讲堂”的兴起只是金乡县弘扬传统文化,打造金乡特色文化品牌一个生动缩影,更重要的是滋润乡村,教化群众。像鸡黍镇的诚信文化一样,金乡的羊山镇葛山村红色文化、卜集镇东门屯村宗教文化等,都是金乡打造的文化品牌,其独有的品牌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金乡人。

新闻推荐

p;金乡县盛达经贸有限公司  借款合同号  担保人或抵、质押人S3780

借款人金乡县盛达经贸有限公司借款合同号担保人或抵、质押人S378040M12013020047、S378040M120130200247金乡县环宇贸易有限公司、李翠、郭敬立担保合同号、抵质押合同号378040A1201300199037、3...

金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乡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