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指挥 誓言有声 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副主任、二级警长、专职指挥长孙学斌

济宁日报 2021-11-03 00:34 大字

110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应对处置各类重大突发案事件、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道关口,是百姓遇到困难、危险时的第一扇窗口,这扇窗口亮不亮、暖不暖,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每起重大紧急警情的先期指挥处置就是一次战斗的开始。在历经考验的110接处警实战前沿,他一次次化危急于瞬间,成功果断指挥处置各类警情,尽心尽力尽责,无私奉献担当,用18年青春热血书写忠诚使命。他就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副主任、二级警长、专职指挥长——孙学斌。

最强“中央处理器”

今年41岁的孙学斌,是市公安局专职指挥长队伍中的一员,语速快、走路快、反应快是他的特点。每天面对数十个高清大屏,一部电话、一部对讲机就是他的单警装备,遇到突发重大紧急警情,孙学斌要在短短几分钟内“排兵布阵”——派出什么警种多少警力,现场如何处置……这一桩桩、一件件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

作为公安系统的神经中枢,孙学斌所在的指挥中心平时忙,遇到重大紧急警情更忙。平均每天坚守岗位15个小时的他,从未说过一句苦和累。每天早上7点钟,孙学斌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梳理前一天全市警情,分析变化态势,全力做好各类重大紧急警情的先期指挥处置。24小时严阵以待,365天守护平安,成为了他的工作日常。担任专职指挥长期间,他共指挥处理重大紧急警情500余起,始终保持指挥调度“零失误”。他就是靠着这样一个刚强的性格,靠着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儿,数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济宁公安指挥系统,锤炼出了数据碰撞下的“最强大脑”,堪称专职指挥长队伍中最强“中央处理器”。

“叮铃铃,叮铃铃……”某日凌晨5时许,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划破了春日寂静的夜空:“济广高速梁山段发生一起较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听到电话中传来的报告声,孙学斌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抓起外套匆匆就往门外跑。

接到事故报告后,市公安局立即启动重大交通警情指挥处置预案。作为市公安局专职指挥长负责人,孙学斌第一时间赶赴市局指挥调度大厅,与当班的专职指挥长并肩作战,开展先期指挥处置。此时的指挥大厅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每一个电话都意味着情况发生了新变化,需要作出相应的决策调整,整个指挥调度大厅笼罩在凝重的气氛中。时间随着钟表的秒针一点一点过去,一道又一道新的指令在深思熟虑后发出……

7个小时后,正当孙学斌和同事们全神贯注指挥处置时,突然又接到嘉祥县公安局电话报告:一人溺水,正在组织救援。孙学斌的心立即被揪了起来,在安排同事继续关注交通事故的同时,他迅速启动指挥处置预案,严格按照既定流程有序指挥处置。16时许,两起警情基本处置完毕后,孙学斌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工作了11个多小时,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

“专职指挥长,是110警务指挥处置工作的龙头枢纽,被赋予指令下达、事件处置、资源调用、通报协调、检查督导、信息归口、合成作战等七项权力,行使本级公安机关警务工作最高指挥职能,代局指挥。”如果说指挥调度部门是公安机关的司令部、参谋部、作战部,那么专职指挥长就是指挥长、参谋长、秘书长,担负着所有指令的上传下达,所有信息的梳理汇总。从110接警、指挥调度,再到应急处突、查缉布控、日周月研判,110警务工作的全流程、各环节都离不开专职指挥长活跃的身影。

警务改革的“排头兵”

孙学斌见过济宁最深的夜、最早的晨。当城市中的大部分人进入梦乡,孙学斌和指挥中心的民警们彻夜不敢阖眼,紧盯风吹草动,扑灭零星警情。

“人民警察”,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在孙学斌眼里却蕴藏着千钧的力量,他认为,人民警察代表的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庄严承诺。为了这份庄严承诺,作为全市公安队伍的一员,孙学斌和同事们在市公安局党委“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总体思路下,不断思考探索,从不会指挥到专职专业,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架构,见证了警务机制改革的可喜成果。

“重大紧急警情发生后,我们专职指挥长将立即主动介入、就近调警、扁平指挥、合成作战,为一线处警民警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打造处警民警的‘110’。”孙学斌介绍说,在处置一起持刀伤人案件时,情指勤舆一体化机制发挥了重大作用。

“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驾车在小区小巷乱闯乱窜……”接到报告后的孙学斌看似平静,心中却掀起狂澜——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控制嫌疑人和嫌疑车辆,将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生命安全……他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立即组织相关警种开展合成作战、视频追踪,部署街面巡控力量在辖区主要路口设卡堵截。指挥大屏上显示着市公安局自主研发的110警情可视化指挥系统,通过系统快速调用就近警车、警力位置及天网监控等各类资源,5分钟内便集结了辖区40余辆巡逻车参与围追堵截。

在判定嫌疑车辆极大概率在某小区后,孙学斌指令巡逻警力进入该区域开展地毯式搜查。在他的指挥下,巡逻民警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此时,指挥调度大厅内,同事们都松了一口气、鼓掌相庆,而全身心盯着视频大屏的孙学斌警服已经湿透了。

正是在以孙学斌为代表的济宁市公安广大民警辅警共同努力下,2021年上半年,济宁城区刑事治安警情数据同比下降16.9%,城区平均出警时间由7.8分钟缩短至4.36分钟。110接处警工作群众满意度达到99.26%,较警务机制改革前提升了7.6个百分点;济宁市公安局专职指挥长工作在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在中央、省、市等各大媒体先后刊登了经验做法;在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110接处警比武竞赛上,济宁专职指挥长团队荣获全省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专职指挥长良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昂扬的战斗意志。

服务群众的“老黄牛”

2021年3月14日15时32分、35分,市公安局110报警台先后接到青岛市精神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报警和济南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转警,有一名自称济宁人的男子拨打青岛市精神援助热线,称自己已吞服了40片安眠药自杀,该男子只有联系电话,具体地址不详。

人命关天,紧急警情处置机制启动!孙学斌与同事们立即指令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积极沟通有关单位协作配合,迅速获取了轻生人员具体地址。指派网格出警,通知120救治,与男子家人取得联系告知情况……一项项处置措施正紧锣密鼓地有序进行。16时40分,高新公安分局街面动态备勤民警迅速赶到该男子所在位置,与120急救人员共同将其送往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其家人也到达医院。最终,通过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多警作战,民警用时65分钟跑赢了死神,及时挽回了男子的生命。

110警务工作的全流程、各环节都离不开专职指挥长活跃的身影。不管是哪一类警情,都是珍贵的生命线索,孙学斌和同事们会不断和对方沟通,安抚对方的情绪,探寻对方所处的位置,同时在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定位到需要帮助的人,挽救他们的生命。近年来,他共处置求助类警情1000余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职责使命。

疫情防控中的“幕后卫士”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孙学斌不等不靠,主动请缨,带领疫情工作专班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2月24日凌晨,在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后,他与同事们持续工作了两天两夜。圆满完成工作后,他双手撑在椅子上想要站起来,却不想双腿早已失去知觉,一下子栽倒在地上。同事们关心地询问他,他只是笑笑:“不碍事……”

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关键的60多个日夜,孙学斌一日未休,连续奋战,基本上没同家人面对面讲过话。谁家没有父母,谁家没有妻儿?他坚毅硬朗的外表下深藏着对家人的愧疚。妻子微信发来视频,带着小儿子将热气腾腾的水饺送到单位楼下,儿子对着手机说:“爸爸,新年快乐!我想你了!”那一天,大雪纷飞,妻子和孩子浑身是雪,孙学斌看到这些,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流下了泪水。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夙夜在公、勇于担当。作为万千人民警察中的一员,孙学斌不服输、不畏难,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秉承工匠精神,专业专注,在一个个指挥处置中淬炼自己,成长为一名指挥尖兵。他身上,展现了新时代人民警察一心为人民的坚定信仰,正是有了人民警察舍小家为大家的默默守护,才有了万家灯火的平安幸福。

通讯员代瑜

新闻推荐

疃里镇 踏上宜居乡村快车道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史佳星)为贯彻落实济宁经开区区党工委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工作部署。近日,疃里镇精准发力、集中整治,持...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