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大院“换颜记”

济宁日报 2019-12-13 10:06 大字

本报通讯员刘旭丁万成

“真是太感谢咱乡村振兴服务队了,要是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咱这村委大院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旧貌换新颜。”望着焕然一新的村委大院,嘉祥县黄垓镇张垓村支部书记杨文菊喜气洋洋地说道。

自黄垓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入驻以来,他们第一时间走遍了包保的村队,深入到村民家中,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摸清了村内实情。在走访中,张垓村、杨村的组织场所成了服务队员们的一块“心病”,受困于资金、土地原因,这两个村的组织场所远达不到组织阵地要求,破除这一窘境势在必行。

“问题就是责任,服务就是担当”。为解决资金问题,黄垓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特别申请了乡村振兴资金11万元,面对杨村组织场所面积狭小、功能不全的问题,另选地址重新建设,面对张垓村组织场所破旧不堪、失修严重的问题进行改造提升,在此基础上统一实施了结构标识、制度牌匾、公开公示、功能设置、配套设施“五统一”工程,同时为保障建设修缮的高质量、高效率,乡村振兴服务队与黄垓镇组织办共同把关、实地指导,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全部提升到位。

如今走进这两处村级场所,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崭新的健身器材与亮白的墙面交相辉映,让人耳目一新。

新闻推荐

上个世纪的抗寒创意 张庆余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济宁的冬天似乎比现在冷得厉害,尤其在乡村。为了取暖,人们发明过许多奇妙的办法。先说一种最简单的,孩子...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