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济宁流传五省三十余县的柳子戏 韩宗滨
柳子戏是山东古老的剧种之一,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流传于山东的济宁、菏泽、泰安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
济宁柳子戏发祥地主要在汶上、嘉祥一带,当地一些村镇被老艺人称为柳子戏的戏窝。柳子戏鼎盛时期,仅汶上西就有五十多个戏班。梁宝寺镇寺后村在嘉祥和汶上的交界处,当时属于汶邑坡南。寺后村南的长椿寺前面建有戏楼,坐南朝北,砖木结构,是方圆几十里最气派的戏楼。当地流传着“吃肉吃肘子,听戏听柳子”“扒了房,卖了地,也要去听柳子戏”,可见人们对柳子戏多么喜爱。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月一日,是寺后村里的古庙会,必请柳子戏剧团到村中演出,少则七八天,多至半个月。每到演戏期间,好客的乡人必定买好菜,多蒸几锅干粮,把亲戚请到家中一起听戏。
村中的人大都没读过书,但爱戏,懂戏,人人都会哼上几段柳子戏。村民们更以慬戏、会戏为荣,谁要是对柳子戏说上一句外行话,会遭到别人嘲笑的。对外地来唱戏的柳子戏班,村民们也格外亲切热情。艺人们来这里演戏,从来都是吃喝不愁,像在自家一样。附近有名的几个柳子戏班,也都愿意来寺后村演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寺后村就有柳子戏戏班,教戏的师傅是嘉祥马村的苗悦勤,出身柳子戏世家,会戏很多,能抱全本,会唱各种行当的曲牌,打鼓、吹笛六场通透,被誉为“一人一台戏”,在本村教过很多徒弟。农闲时,村里挖一个大地窨,在里面学戏,排练,演戏。老艺人有韩廷全、韩绍山、韩耀正等。学成以后,在村里成立业余剧团,古庙会和新年前后,都会演上几场。当时的戏班演出,成为战乱时期村民唯一的精神慰藉。
新中国成立后,柳子戏这一古老的剧种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些县级柳子剧团纷纷成立。原来的定陶宋家班,1948年由团长刘进堂率领迁至郓城,1950年成立郓城工农剧社。济宁孙家班的李文远等人,成立了曲阜县新生剧社。嘉祥的杨汉春、苗悦勤,成立了嘉祥县人民剧社。两班成立后不久解散,主要演员都参加了郓城县工农剧社。
1961年春节过后,寺后村也成立了正式的柳子戏剧团。村里置办了刀、枪、剑、戟,旗、锣、伞、扇各种演出道具,以及蟒、靠、褶、帔、盔、冠、带、靴等戏装行头,在村内广纳学员,聘请了柳子戏曲界几位非常有名望的师傅。
当时教戏的几位师傅,都是远近闻名的。
李文远,艺名小鞋、一锭金,原籍邹平,后迁入汶上,是原济宁孙状元府班(孙家班)和孔家班的当家演员,擅演旦角,曾和著名柳子戏艺人刘云泗、张春雷等人合作演出。他们演唱的柳子戏《错断颜查散》,李文远饰演刘金蝉,刘云泗饰演颜查散,张春雷饰演包拯,苗悦勤饰演李俊,珠联璧合,盛况空前,在鲁西南颇负盛名。
刘进堂,定陶人,宋家班的团长,后迁至郓城,1950年更名为郓城工农剧社,也就是后来山东省柳子戏剧团的前身,为省团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著名的还有郓城的郭明月、嘉祥的轩云启等师傅。这几位师傅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对柳子戏情有独钟,视艺术为生命,对学员要求严格,受到了村民和学员的爱戴。
当时的男学员有韩廷成、韩应光、韩方正、韩宗雨、韩廷虎、韩挺升、韩应文、韩应春、韩广夫等,女学员有韩爱云、韩二菊、杨素芝、杨桂芝等四十多人。
柳子戏唱腔优美动听,有着“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咳”之说,形容它的难学。当时的学员都是十四五岁,大部分不识字,婉转的曲调和台词,全靠师傅口传身授,学戏的艰辛可想而知。在师傅的精心教导下,先后排练出《打登州》《抱妆盒》《孙安动本》《斩窦娥》《拿法青》等十多部戏。村中的老艺人们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学的戏,剧名《拿法青》,白天学戏,晚上排练,十多天后,在村里搭建的舞台上演出,这一出《拿法青》,足足唱一二十天。外村听戏的人戏谑,“寺后的戏,不用听,再听还是《拿法青》”。这出戏由于学员们学的时间长,默契度高,最后成为剧团最拿手的曲目之一。
半年后,他们和村中的老艺人联袂到外地演出,受到当地戏迷的喜爱。饰演小生的韩廷成容貌清秀,在舞台上扮演的小生更是英俊潇洒,唱腔优美。每次到后台御妆,总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许多大姑娘、小媳妇都去一睹真容。唱大花脸的韩应光,唱腔高亢浑厚,表演气势磅礡,豪放粗犷。唱旦角的韩爱云、杨桂芝、韩二菊和演丑角的韩方正、韩应文,也深受戏迷的追捧和喜爱。
1961年是嘉祥县文艺活动最盛的时期,元旦期间,全县组织文艺汇演,有三十多家专业剧团和业余团体参加,寺后村的柳子剧团,凭借传统剧目《抱妆盒》荣获一等奖,而剧团成立还不到一年时间。到1964年,剧团能够演出六十多部戏,演出半个月都不带重样的。寺后柳子戏剧团,在鲁西南名气越来越大。
文革时期,柳子戏曾因俗曲小调而被封杀,寺后村的柳子戏剧团也被迫解散,演员各奔东西。但喜欢柳子戏的村民们,在田间地头还是忍不住吼几嗓子。改革开放后,柳子戏爱好者和村中的老艺人们,又招收了一批新学员,但由于种种原因,成立不到一年就解散了。
现在的寺后村己经没有戏班了,但人们对柳子戏的热爱丝毫不减。村里每年都要请外地的柳子戏剧团来村里演出,村里的柳子戏爱好者,还和演员同台过把戏瘾。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在外的游子,更是对家乡的柳子戏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无论走遍天涯海角,只要听到家乡的曲调,都会从心底涌起五味俱全的思乡之情。在东北闯荡的乡人,每次回老家,都会请柳子戏老艺人唱上一段,录上几段视频,带回东北,以解思乡之痛。
柳子戏,这个古老的剧种,为这片热土留下了浓墨重彩。
新闻推荐
昨日,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公司“11·19”火灾事故中11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升井,目前获救人员生命体征平稳。新华社...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