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 扎实求实 疃里镇立体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张宇东崔耸)济宁经开区紧紧围绕特色产业、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借助大好机遇,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振兴乡村建设。
围绕产业强镇,全力打好“现代农业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选择农村集体“三资”基础较好的村,比如陈庄美丽乡村片区、高庙等,进行土地流转,建设成为集有机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农业作坊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区。
转型升级,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广大群众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引进外来资本,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像竹李村实行“基地+公司+农户”,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了党支部领导下的竹器生产加工协会。以竹器加工农户为基础、竹器产业为依托、竹器协会为载体、富民为目的,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进程。年交易额达9000万元,创收1400万元,解决本村及周边就业人员3000余人。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把传统文化传承好、弘扬好、展示好,让传统文化彰显魅力浸润人心。挖掘本土文化能人,成立了杨玉贺唢呐非物质文化工作室,组建了本村唢呐小分队,定向定点组织培训,定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培养文化能人20余位,开展文体活动30余次。2014年成立济宁经开区老年书法协会,成员100余人,每年制定好活动计划,截止到目前,开展书法展、临帖展60余次,到中小学进行书法授课30余次。
夯实基础,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政治属性,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对重点帮扶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培养一批能致富、善治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宣传力度。同时,整合资源,丰富培训形式。精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拔尖人才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结合实际需求制定课程标准。根据不同产业特点,采取集中式、分散式、分段式相结合方式开展培训、实训,做好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网络交流等跟踪服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农业专家热线、农业咨询机构、农业技术服务团等平台,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
绿色发展,加大农村环境“生态振兴”。一方面,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要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和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整治“村霸”等黑恶势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新闻推荐
疃里镇山药:名气响上亚运,产量高行情好 农民挖地三尺掘得“金山药”
本报记者满广宇摄影记者汤伟通讯员尹丽娜经开区疃里镇的山药于1989年在全国农特产博览会上被国家农业部定名为嘉祥县疃里...
嘉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