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龟”之谜
点击查看原图■梁尽圣王秀菊华夏文明,悠悠五千载。斗转星移,知几度桑田沧海。滚滚红尘多少事,黄卷难载。光阴逝,遗迹在,留下种种谜团,谁人解?
人类文明起源于江河,而山为江河之源头。自然也是文化之发端。
儒家文化诞生自尼山,释家文化来自灵鹫山,道家文化发祥于熊耳山;周文化源于岐山,汉文化始于芒砀山;《水浒传》紧系于梁山,《西游记》源自花果山,《红楼梦》起笔于大荒山;即使上古文化“炼石补天”的故事,也缘起共工氏怒触不周山。至于古今武学文化更是文不离山。山是文化的摇篮,文化是山的翅膀。文因山而生,山以文而名。
纸坊镇地处嘉祥县南部山区,境内多山。全镇51个村组至少有43个依山而建。且不说古老的商周遗址,享誉世界的武氏祠和闻名遐迩的焦王祠,即便是寻常山头,也各有千秋。
镇驻地北依五岭,南临大河,再往南有一道与洙赵河平行的山岭,更大更长:西从于庄的二龙山,经大平山、青龙山东至郑山村南的红山头,绵延十余华里,恰似纸坊镇的南屏障。整座山岭分布着四个山口,自东向西依次为郭山口、小集口、史山口和黄山口。虽非雄关险隘,却也都是灵秀之地。
代店村南的小集口,扼嘉金线交通之咽喉,是纸坊镇的南大门。郭山口之左的道观前,有鲁西南最大的银杏树。最西南的黄山口,有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大石龟”。这只大石龟,当是赑屃。赑屃乃龙之长子,好负重,常为碑下跌,身价何等显赫。而世人却说是龟,概因龟以灵异、长寿、力大、能忍而位列古之四灵,且为“四灵”中唯一真实存在的动物。历史上,它曾为君主们决断疑难,助禹王理水,帮唐僧取经,传文字于后世,故魏武称之为“神龟”,其辈分、功绩与知名度远高于赑屃。而且,龟也曾为“碑下跌”,故二者易混。
此大石龟位于黄山口东面二百米处,坐落在水牛山的半山腰上。长四米有余,宽3.3米,高约3.2米。其原石至少有四十五立方米,重约140吨,头朝北方,有颈而无首。系从一块巨大的石崖上整体开凿下来,并移动了一龟身之地。石龟西南岩石上,原有一头石刻的小水牛,现已被盗。东面80米的石崖下,原有一泉,曰:水牛泉。泉下有一个圆形的水坑,径约三丈,深约数尺,当地人称之为“饮牛坑”,大小及水量当数倍于青山的“感应泉”。夏秋之季,水满溢出,沿一条小沟从大石龟前流下。“水牛泉”“饮牛坑”早已荡然无存,大石龟东面的石崖及山体,也变成了一个又大又深的石塘坑。当年蹲俯在崖边的大石龟,已踞于十几米高的石台之上。有知名学者根据风化剥蚀的程度推测,当凿成于明代中后期。
这巨大的石龟有着诸多未解之谜:
何人做了如此巨大的石龟?为什么要做?为什么又没运走?
四百多年前的石匠们,是怎样开凿下来?又是用什么方法把它移出来的?
为什么石龟“见身而不见首”?龟首哪里去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众口一词,都说是南方老客搞的鬼,为的是报复这班石匠。那么所谓的南方老客,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恶作剧呢?他与采石人有何恩怨纠葛?
国人历来相信风水,明代尤甚,其开国元勋刘基就是因“风水案”含冤而死的。从地域上讲,南方更甚于北方。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某地有一乡绅,家资颇富,酷爱读书而屡试不第。年过不惑,已心灰意懒,知与仕途无缘,遂留意于风水,堪舍舆之学,而且颇有造诣。为使子孙日后发达,欲为先人择一吉埌,即茔地。因追求“龙脉”,辗转千里。某月日,来到黄山口,见从南面延伸来的纵向山岭,与此处的横向山岭呈“丁”字形交会。黄山口形如马鞍,必有“龙脉”结穴。“C”字形山怀恰似一把金交椅,南面的栲栳山恰似龙口含珠,真是一块罕见的风水宝地。
这人在周围山头反复转悠了数日,最后乘无人之际,取出伏羲八卦图、罗镜之类,反复勘测,终于选好一穴之地。点好穴位,埋好暗记,欣然而归。
数年后,其先人归天。那南方老客暗携夫人骨灰,准备来此偷偷安葬。谁知来到此处,他大惊失色。
原来是一帮采石人因上山采石、修路、挖土、填沟,削高平低……把他所寻宝地破坏得踪迹全无。也正是这帮采石人的无心之过,才造就了这只大石龟。这南方老客又于晨夕间复望其“气”,见此处已是“脉断龙死”“风散水枯”,宝地变成了废地,再无可用之处。数年心血付诸东流,就此回去,心犹不甘,满腹怨气,无从发泄。为求心理平衡,即使破财也要报复这班采石人。
正是:远来客有意寻吉埌,采石人无心惹是非。
那南方老客苦思冥索,过了几日,来到山上采石场。见一老者,带领七八个后生正在叮叮当当开山打石,旁边空地上堆满了石板、石柱等大型石料。上前打过问讯,与老者搭话。假托某地建大寺院,需用一只巨大的石龟驮碑,愿出重金。说着拿出了图样和两只元宝,约有百两,作为定金。老石匠细看那图样所标尺寸,分别是长一丈三尺,宽一丈,高一丈,不免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就这么个庞然大物,选石崖就很难,开凿更难,移动它更是难上加难,不想惹这麻烦。正欲推辞,那帮年轻人却七嘴八舌,愿接此单。正在大家犹豫不决之时,那南方老客复言道:“既然你们这帮人没有本事干这个活,我也不勉强,只好另请高明了。”这话激起老石匠的倔劲。原来,这老石匠正是当地最有名的石匠老师。他手下的八个徒弟,也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哪能听得这话,说道:“且慢,不是我们不能做成,只怕先生无法把它运走。”南方老客答道:“只要你们依样做成并移出石塘,我就酬金照付,至于如何运走,不劳先生费心。我乘严冬之时,用‘冰趟滚木之法\’,即可运走。”老石匠听他说得如此轻松,对于“冰趟滚木”之法谁也没见过,也许真能运走,又细细打量了这南方人,衣着光鲜,举止儒雅,不像奸猾之徒,竟相信了他,双方签订契约:由石匠们依图打造出石龟,并移出塘坑,三年为限,预付白银百两,作为定金。完工后付清全部价款,如果完不成双倍返还定金,云云。
精明的南方老客为何会做如此赔本的买卖呢?原来他认为这帮石匠不可能完成。区区百两,权当赌注,日后自可收回。于是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南方。
正是:刁蛮者报复施巧计,倔老汉赌气签契约。
那么这班采石人是怎样完成的呢?早年间笔者曾认真观察,并步量过开采大石龟留下的石塘坑,发现它比大石龟大得多,崖壁上的凿痕清晰可见。据此推断,他们当年应是这样做的:
自接了这档活,老师傅凭多年经验,满山选石崖,通过观察、丈量、敲击、叩听等,最终选定了一个高大齐整、无筋无络的“一块玉”的大石崖。石崖位于半山腰处,坐东向西,高约一丈二尺,长约十余丈,外面如刀劈斧剁,顶面较为平整。
老师傅带领一班徒弟,来到此处,搭起窝棚,从饮牛坑取水,埋锅造饭,盘炉捋錾,干了起来。当时生产工具十分落后,又不能放炮,其困难程度不亚于埃及人修建金字塔。
他们首先一锤一錾,凿去外面的风化层,打平顶面,画出图形,并沿内侧留出近一米宽的作业面,打出“开门槽”。然后拉开距离,分成阶梯,师徒们一锤一錾,像小鸡啄米一样去凿那巨大的石崖。他们为什么要用如此“笨法”呢?原来笨法不笨,老石匠深知:“连体勿抬,连底勿剁”的道理。此岩石,后连山体,下无活底,只有从里面剥离,才有可能用“抬窝”抬起来。师徒们就是用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日复一日,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打出了一个长12米,宽约1米,深3.2米的甬道,使那块近似葫芦形的巨石变成一个“孤岛”。(未完待续)(本版由济宁市文物局、济宁晚报合办)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王仰浩通讯员李树嘉昨天,滨河大道济宁至梁山段通车仪式在梁山举行。该段路线全长38.4公里,途经任城区、汶上县、嘉祥县和梁山县...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