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七旬面塑艺人王衍太扎根滕州愿将面塑艺术发扬光大
王衍太正在捏“羊”特约记者 丁浩远 文/图
“我从事面塑手艺已经30多年了。”聊起面塑艺术,王衍太陷入了回忆,“30年前我并不是以面塑谋生,那时候我更喜欢画画,算是一个画匠。但当时画匠并不受人尊重,收入也不高,为了养家糊口,后来我放弃作画。”王衍太说,那时候每逢节日集会,
卖吹糖人、捏面人、弄糖画的总是会出尽风头,摊子前围满了买东西的孩子,王衍太就是受到这种启发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去学习面塑,依靠面塑赚钱。可当时通信条件极为闭塞,技法的交流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没有网络没有教材,王衍太完全不知该从哪儿学起。他曾经在各种集会上求教捏面塑的艺人,可是谁也不肯轻易传授技艺,因为这是人家吃饭的手艺活,如果传了出去,就是断了自己的饭碗。
“面塑是一门看起来极为简单的艺术,就像捏橡皮泥一样,谁都能捏出点形状,可真要是认真去做了,却没有几个人能做成功。”王衍太说,30年前的他就是如此,那时候他尝试了很多种办法,甚至连原材料都不知该用什么,几乎就要放弃了,后来经人介绍得知在嘉祥县有一位做面塑的老艺人。得消息后,王衍太星夜兼程赶往嘉祥县,找到了那位面塑师傅,并虚心求教,至此他总算进入了这门行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王衍太的生活也渐渐好转,对于面塑,他有了新的看法。30年前的面塑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门糊口的手艺,30年后的面塑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艺术。王衍太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名气也渐盛。去年秋天,我市一餐饮业的老板途经济宁,见识到了王衍太的面塑艺术,爱不释手,特意邀请王衍太来滕进行艺术交流。王衍太随后来到滕州进行面塑艺术展示,没想到大受欢迎,于是决定扎根滕州,专心进行面塑艺术创作。如今他在滕州已有两个面塑艺术工作室,其中一个在一中东校附近,他每天上班就专心工作,生活简单快乐。
王衍太的面人题材涉及甚广,从古代人物到十二生肖,从惹人怜爱的动物到大受欢迎的卡通形象,无不是信手拈来。采访时,王衍太随手抓了一把白色的面团,几经捏造,变成了一个山羊的形状,然后再用一根特制的竹签挑出了山羊的毛发、用剪子剪出了山羊的口鼻,用小刀旋出了山羊角,然后再仔细加工一番,便出现一只活灵活现的“羊”。
“如今会面塑的人越来越少,面塑这样的手艺也在逐渐消失,幸亏国家给予了好政策对这些手艺进行保护,才能使这些手艺不致失传。”采访结束前,王衍太老人表示,“我希望扎根滕州,让大家更加近距离地观赏我的面塑手艺。如果有人真的感兴趣的话,我会倾囊传授,不为别的,只为了这门手艺能够在滕州发扬光大。”
七旬老人王衍太在济宁也算是一个名人,因为他有一手出神入化的面塑艺术。曾经有好几所学校聘请他为校外辅导员,请他教授孩子们面塑艺术。然而去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人毅然放弃在济宁的生活,来到滕州成立了面塑工作室。日前,记者走进老人的面塑工作室,对其面塑生涯进行了采访。
新闻推荐
...
嘉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