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济宁小伙网络爆红引千万粉丝

济南日报 2014-05-04 03:24 大字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原创歌手张卫,带您一起了解歌曲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盖鸣霆

“机器灵,砍菜刀,恁那边哩紧俺挑。挑谁吧,挑,挑的那个人回不去家了……”近日,一首名为《机器铃砍菜刀》的歌曲在网络爆红。从4月7日最早被发布原创歌曲网站开始,便受到网友一致追捧,点击量从最初的几百、几千一路攀升,并迅速激增至1900多万。与此同时,热心网友又根据音乐制作出MV发布到视频网站并大量转发。很快视频、歌曲二者相互推动,一时间形成了横扫网络的“机器铃现象”。歌曲创作者济宁嘉祥小伙子张卫更是瞬间赢得了千万粉丝,甚至引起韩国、日本等海外华人的关注。其原创作品《济宁坏孩子》、《嘉祥人》也随之广泛流传,甚至作者演唱中使用的济宁方言也受到广大网友热捧。“五一”小长假期间,本报记者辗转采访到了张卫本人并进行独家专访,进而让更多喜爱张卫的歌迷,了解这个才华横溢但也略带神秘的济宁小伙、军营男人。

不识谱的大男生,爱上了说唱

见到张卫,正值他出差路过济宁。与想象中的“军人范儿”不同,眼前的这个87年大男孩时尚、帅气,热情的微笑里还多少带着点羞涩。谈及目前在网络上的爆红,他说从来没了解到,甚至目前自己到底火成了什么样,他也不清楚———“部队的管理本来就十分严格,再加上这么多年坚持原创,我只是为了借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至于成名与否,并不是我创作的目的。”

张卫笑着告诉记者,听过他原创歌曲的人都知道他热衷于“说唱”的形式去演绎歌曲,包括这首《机器铃砍菜刀》同样也包含大量说唱。但是,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演绎歌曲,除了喜欢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并不识谱。张卫说,他出生在济宁嘉祥县南关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自己从未受过一天专业音乐训练,甚至小时候接触的歌曲,除了《上学歌》,就是《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终于在二年级的时候,长自己几岁的姐姐拿回家一盘王杰的《回家》,听完这盘磁带以后,他惊讶地想“怎么人家的音乐就这么好听,旋律就这么动人呢?”于是,他便大量购买磁带,听港台音乐,接触最新、最流行的音乐表达形式。

2006年,张卫入伍,成为铁军文工团的一名士兵。在部队里,听着蔡国庆等老一辈军旅歌唱家的歌曲,年轻大胆地他萌生出一个想法———经典的军旅歌曲的确很好听,可是总是觉得有点太“正”。跟年轻士兵的生活有点距离。此外,军旅歌曲除了要好听以外,更应该鼓舞士气,让广大战士听到这首歌之后就能激发出好男儿浴血奋战的豪情。因此,把部队的生活用“说唱”的方式表现出来,不是更合适吗?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随即向团里的领导进行汇报。但意想不到的是,领导义正言辞地予以否决,“说唱这种方式太不严肃,与军人形象不符,你的建议不具操作性!”

听了领导的话,张卫颇受打击。从那以后,他只是把音乐,尤其是“说唱”当成自己的个人爱好,不再奢求领导的认可。

一首《世界上最长的歌》,成了命运的转折点

2011年,张卫到了退伍的时间。那一年,他特别伤心、难过。怀着复杂的心情,在即将告别军营的时候,张卫写下了自己创作生涯中第一首完整的歌《世界上最长的歌》并在老兵退伍晚会中表演。“来不及,当兵的故事已经成回忆。在哪里,我想要的明天你在哪里?我只能问我自己”,歌曲中,张卫深情地述说着五年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但也表达了自己理想的失落———“我一直有个愿望,拉开军营题材的说唱,可是身单力薄的我没有人肯帮忙……其实三年前我就提过这些建议,可是只有我自己觉得这是一种创意,为什么你们只看重学历和资历,我提的意见和建议你们都置之不理……”。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首歌曲还未演唱完毕就激发了战友的共鸣,雷鸣般的掌声及呐喊声一阵阵涌来。更让自己意想不到的是,表演结束后,原本以为会怒发冲冠的文工团领导竟然被感动地流下泪水,他们找到张卫,说了一句谁都想不到的话:“张卫,你的表演形式太好了!我们马上向上级首长申请,请你不要退伍。你就继续待在文工团,专心创作说唱歌曲!”

那一晚,张卫彻夜未眠……

有了部队领导的认可和战友们的支持,张卫的创作之路支持一路坦荡,并且他还为自己这种源自军营、充满男儿豪情的独特说唱模式命名为“铁军说唱”。随后,张卫参演了各大卫视的电视节目,甚至登上了央视的舞台,并且以直接晋级的优异成绩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尽管最后,由于部队严禁现役军人参加娱乐节目而无奈放弃,可是张卫在部队中也算小有名气。

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创作军营题材的歌曲外,张卫还以自己的家乡为创作对象,用大量济宁方言、幽默风趣的对话,创作了《嘉祥人》、《济宁坏孩子》、《征婚启事》等歌曲。每一首歌,都获得了家乡80、90后青年的一致好评。

朋友误解,他流泪写下了《机器铃砍菜刀》

铁军说唱、方言歌曲,的确让这位80后的济宁小伙受到了士兵兄弟和家乡父老的喜爱。但是,这些歌曲流行的范围都很有限。不少人提及张卫的时候,还是感到陌生。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今年4月初,与好朋友的一次误解,却促使了一个网络总点击量超过1900多万、韩国及日本等众多海外华人也纷纷围观的网络爆红歌曲———《机器铃砍菜刀》的产生。

张卫告诉记者,铁军文工团所在地位于河南新乡。前一段时间,一位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在群里面说要到河南新乡出差。尽管这条消息张卫已经看到了,但是由于手头上有紧急任务,他便没有和这位好友联系。可是,就是这样一件张卫自己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引起了朋友的误解,并且发来一封长长的邮件,问及两人的友情为何会“变成这样”。张卫告诉记者,看到那封邮件后,自己的心情既委屈又痛苦。委屈的是,自己绝不是因为不在乎昔日的好哥们儿不去接待,而是因为真的手头有紧急任务。痛苦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件小事,就会让好朋友对两个人二十余年的友情产生动摇,又是什么让昔日坚如磐石的兄弟情义脆弱到这个地步?小的时候一起光着腚和泥巴、一起到坑里逮青蛙的纯真到哪里去了?打架打到头破血流,可是睡一觉又亲如一家的洒脱到哪里去了?有啥好东西都一起分享,甚至摘把桑葚也得给好兄弟留着的情谊到哪里去了?广场上拜把子、磕响头时说的那些话,又都到哪里去了?难道珍藏在记忆里的那些美好时光、那些最宝贵的人情味,就这么轻易地烟消云散了吗?……

反复思虑了一夜,张卫决定给好朋友写一封回信。可是,写着写着,信变得越来越长,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沉重,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后来,我就想着,干脆我把这封信改编成一首歌词吧,然后配上曲子,用我最喜欢的方式演唱出来。如果我的朋友听了,我希望他能明白我的心意,如果其他的歌迷听了,我希望他们也能从这首歌里一起回忆自己的童年,一起找回童年的那份纯真与感动。”采访中,张卫说道。

青春流逝,他只想找回失去的人情味

很快,张卫便将这封回信改成了完整的歌词,并且穿插了“玩泥巴、弹玻璃球、跳房子、荡秋千、听鞠萍姐姐讲故事”等大量带有80后、90后集体童年回忆的场景,此外,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增加了“骑着自行车穿过麦秸垛、草地里找马泡”等带有济宁本土特色的语言,完成了“给亲情留个纪念,还爱情一次祭奠,对兄弟说声抱歉,挥手向青春告别”的创作。道出了“有多少的通讯设备安装了无数功能,但总是和最亲最近的人无法沟通,有多少人多少事其实我们都懂,但懂的太多最后智商却变成了狗熊”的无奈,和“有多少的故事我们永远回不去了,有多少思念的人在天堂听着”的辛酸。在这首歌里,张卫回忆了自己的童年,也回忆了无数人的童年;说出了自己的遗憾,也说出了无数人的遗憾;流下了自己的眼泪,也流下了无数人的眼泪……

“当初将这首歌的主旋律定位‘机器铃砍菜刀\’,主要是想通过一个儿时经常玩的游戏换回大家的回忆。本来,我还想用跳皮筋用的‘二八二五六\’,但是又觉得跳皮筋只有女孩子玩儿,有点太女性化了,不符合我的身份,所以就改用了更广泛的‘机器铃砍菜刀\’。”张卫告诉记者,歌曲创作完成录音的时候,自己哭了,录音棚里的工作人员也都听哭了。歌曲上传到到网上之后,广大网友也哭了。留言栏里无数人都想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要当自己的粉丝,QQ 号码更是不断地增加好友申请,甚至还有人专门制作视频,帮自己推广……张卫说,大家能喜欢自己的歌曲,他特别高兴也特别感谢。但是,他在乎的并不是自己能不能红,更不是有多少人当自己的粉丝———“我写这首歌,只是为了让大家不要忘了自己的童年,不要忘了曾经的纯真与美好,同时更不要丢弃了最为珍贵的人情味。只要能让广大的听众认识到这一点,我就心满意足了……”(更多精彩报道,敬请关注济宁晚报张卫独家专访)

新闻推荐

短暂的几分钟,生命被画上了句号!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刘利莎通讯员孟祥平5月2日,周五,嘉祥,四小时之隔……下午3点5...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