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山到护山
■本报记者徐斐“现在,咱这山上种上了桃、柿子、山楂等好几样果树,过个一两年你再来,这里可就是满山的绿树红果了!”阳春3月,在嘉祥县满硐乡关山上,昔日的开山采石者、今天的荒山绿化带头人徐云华指着不远处的“梯田”自信地对记者说。
今年52岁的徐云华是满硐乡徐村的一位农民,从小便在关山脚下生活,2010年以前开山为业,与人合伙做石材生意。他介绍说:“八十年代初期,我们主要是人工开凿小型的基石,价格比较低。从2000年开始使用大型机器开采山石,开采的量和价格都上去了,所以俺村里一半以上的农户都在从事这个事情,做这个买卖!”嘉祥多山且石质优良,在“靠山吃山”的传统思想指导下,山石是很多农民赖以生存的营生。上世纪末,嘉祥南部山区建起了多个石料厂,由于长期的炸山采石、无序粗放的掠夺开发,山上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原本一个个整体的山体也因过度开采变得千疮百孔,不但浪费了自然资源,也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前这山上到处都是树,可自从开山采石以后,树越来越少了。你看,前面那个大坑就是以前开山采石弄出来的!”顺着徐云华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些裸露的山体悬崖断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钱是赚了一些,但是看到昔日的青山变成了碎石遍地的荒山,俺这心里也不是滋味!”徐云华说着,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
2010年开始,嘉祥县提出了以“治乱、控采、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开始了南部山区的综合整治。当时,徐云华第一时间报名,联合几家采石户一下子承包了700亩的荒山,承包合同一签就是50年。“一开始,得先把开山击碎的石头进行全面的清理,光整地这个活就干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徐云华说。2012年,他根据县林业局专家的建议,在坡度高、地形复杂的山坡上种上了桃树、柿子树、山楂树等3万多棵,结果后每亩将有近千元的收入,信心满满地搞起生态采摘农业。“从长远考虑,禁采完全是为了保护子孙后代的环境。以前炮声隆隆、灰尘漫天,路过的车子从不敢开车窗,而现在山上的树多了,环境也比以前好了很多,我觉得鸟语花香的关山也快回来了!”徐云华给茁壮的小树培了培土,眼神透着希望和坚定。
据了解,嘉祥县结合南部山区综合治理工程,依照区位特点,与旅游观光结合,制定了山顶发展生态林,山腰、山脚发展经济林的发展格局,共绿化荒山58座,植树300余万株,对北青龙山、云头山、中山3座破损山体进行了工程修复,并修建了高档次的嘉山绿道,不但方便了山区群众出行,更成为生态山区的旅游观光大道。此外,嘉祥县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孝文化养生基地,规划建设四大山坡梯田特色生态园和万亩林业生态观光采摘园,设立三处生态山庄,发展观光、旅游、采摘相关产业,打造具有嘉祥特色的南部山区“生态超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新山区又将呈现。
暑往寒来,从满目疮痍,到满眼风景,开山采矿者、艰辛复绿者,还有傍山而居的居民们,他们都见证了嘉祥南部山区的“变脸”过程。人们惊喜地发现,曾经饱受开矿采石毁坏之痛的南部山区,经过不间断的复绿“疗伤”,众多荒山又逐渐披上了“绿装”,日渐恢复了勃勃生机。
新闻推荐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郭超)为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嘉祥县在全县开展“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一”等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对“三不”行为重拳...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