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青山寺 ———揭秘焦王祠神仙,究竟何许人也?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多数人一提到嘉祥,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这里的石雕,但若真是有心探览,就会令人惊喜地发现,在看似普通的山包里、密林间、沟壑中、土壤下,满目有胜景,处处藏珍宝。如:嘉祥青山寺、嘉祥曾子庙、嘉祥冉子祠、嘉祥郗鉴墓、嘉祥薛仁贵墓、嘉祥鲁诸公墓、焦国故城遗址……今天,小远带您去探访的,便是那让无数百姓竞相拜谒的青山寺。这寺说起来并不雄壮,也不伟奇,但为何却让人如此竞相朝拜,还年年香火不断?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上了距离嘉祥县城南约7.5公里处,松柏葱茏、峰峦突兀的青山。
■本报记者周远通讯员王秀凤
远望青山·别寺眺望
山路之前,一座仿古的楼阁式建筑屹立眼前,听陪同而至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泰山行宫坊。这座行宫坊为三门石质建筑,中门门额外刻“泰山行宫”,内刻“云林胜槩”。两侧门额上皆雕有浮龙、麒麟等图像。整个牌坊堪称一组格调和谐、技艺精湛的石雕艺术品。
其上西侧,立一座古寺,便是青山寺。有人说,若去泰山拜的是泰山奶奶,去普陀山拜的是观音菩萨,那去青山寺,拜的便是“青山老爷”———焦王了。说起这位焦王,据传乃是受封于周初的一位“神农之后”,早年受封于河南,后迁徙于嘉祥青山地界,因生前善行颇多,受百姓爱戴,因此死后供奉于此,建祠立堂。传说颇为灵验,因此香火一直很旺……
一路登山看风景
青山寺坐东面西,顺应山势,层层递升,寺中崇宇高阁,掩映在古树翠柏之中,景色别有一番韵味。沿青山西麓登阶而上,一路可见算命者和小食摊举列石磴两侧,遇游人而上则呼唤招引,若是没有坚定的毅力,定是要在这里“丢点儿银子”,算算自己命途、姻缘如何的。
但见那青山寺坐东面西,其间香火缭绕,游人忽现,神秘而又幽深,山林中树木殷翠,有高可参天者遮蔽林道,让人不胜向往。置身于此,便觉能躲过了这5月初上的正午骄阳,清爽恬荫无比。再从山下望去,延中轴线上的建筑有6个层次,依次是泰山行宫坊、三门、惠济公大殿、寝殿、泰山行宫、玉皇庙。
惠济公祠供奉的是诸侯焦王
走进寺中,一位身穿僧服的法师走过来向记者稽首作揖,据现在寺中工作的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位法师法号觉悟。他是远从外省来到这里修习的。
觉悟法师告诉记者,来到寺中后,他已经通过向社会募捐重新修建了一座关帝庙,并修缮了寺中的多处建筑。“好心人的名字我都通过在这些石碑上镌刻留下来了。”他指着大殿外立着的一些石碑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青山寺中供奉的这位焦王乃是周初受封的一位“神农之后”,据旧嘉祥县志记载:“武王克南,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因为青山寺是祀西周侯国焦王的祠庙,故又称焦王祠。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封焦王为宁应侯,称崇佑庙,宣和年间又增封为惠济公,因之又称为惠济公庙。焦王祠所辖“神域”的管辖范围乃是整个鲁西南一带的大青山,因此,人们若来青山祠必是为求焦王庇佑的。
琼浆玉液溶口,古木参天盈门
进镌有“云林胜概”的第一道山门,沿蜿蜒曲折的石径前行百余米,过第二道山门,再登数十级陡立的石阶,步入古木耸天的庭院,便可看见青山寺的主体建筑“惠济公大殿”。觉悟法师带着记者边参观着殿内建筑,边介绍说:“惠济公大殿是青山寺的主体建筑,环绕其周的古建筑群占地约有6000平方米。”这惠济公大殿的两侧,还分列着白玉宫、享殿、子母殿、万佛阁、关帝庙、迎客厅等附属建筑若干。
咱先从这惠济公大殿说起。这大殿是个五脊歇山顶的建筑。其上彩绘斗拱,绿瓦霞帔,巍峨壮观。大殿内雕梁画栋,壁画附饰。大殿前砌八角形玉液池,泉池清澈如镜,微泛涟漪。泉水透过殿底流向殿前,经一虬须怒目的龙首口中潺潺流进一石砌八角形的“玉液池”内。大殿后有山泉一眼,题名“感应泉”。据觉悟法师介绍,此泉久雨不溢,常旱不涸,池水如碧,清澈见底。传说,当年秦始皇东巡,登泰山封禅,下泗水捞鼎,专程来此览胜并设立行宫,捧饮甘冽的泉水,秦始皇赞不绝口。时下,游人携壶佩盏,以饮品玉泉而生“祛病延寿”之趣,而长年在此的文管工作人员,四季以泉为井,更是喜不胜收了。拾级而上,便是二殿,即“泰山行宫”。殿内立碧霞元君及侍女九尊神像,又称“九女阁”。殿前月台宽敞,凭栏眺望,山林叠翠,农田阡陌,令人心醉神怡。
石碑林里的寺院,苍柏参天的古刹
寺院内碑石林立,造型别致,笔法俊逸,为历代文人墨客及官宦、捐施人士所刻;寺院南邻有一天然古洞,洞中有洞,深达百米,暗泉四季叮咚;近处有一“藤穿碑”奇景,盘根错节的古藤,从一巨碑穿过,似巨龙摆尾,给千年古刹再添几许神秘。而在寺院断垣壁穴里冒出的一颗珍奇的“何首乌”,缠缠绵绵,藤密叶茂,经年“疯”长,让人难测其意。据说,“文革”中一远道而来的白须中医,曾在此掘挖月余,满载而归;而当今游人,则只能一睹为快了。
记者环绕整个大殿看到,其两侧皆配以小院落,院内曲雅秀丽,院内碑石婷婷,泉流潺潺,苍松遒劲,翠柏参天。
觉悟法师说,青山寺原是祀西周侯国焦王的祠庙,故又称焦王祠,后于北宋年间改为了惠济公庙。因祠庙位于青山,故群众习惯上仍称之为青山寺。现青山东麓纸坊镇有东、西焦城村,焦国故址亦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焦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值得人们如此敬仰,要开祠列供上香于他?
考古记
关于焦王遗址和焦王的传说
青山寺,原是祀西周诸侯国焦王的祠庙,亦称“焦王祠”。据旧嘉祥县志记载:“武王克南,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始封之焦在宏农陕县(今河南陕县),受封后移城于嘉祥青山东山脚下。现青山东有东、西焦城村,有古焦国故城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封焦王为宁应侯,称崇佑庙,宣和年间又增封为惠济公。传说青山神能降雨降福,赐子赐孙,消祸免灾,有求必应,千百年来在鲁西南一带善男信女心目中是一位“灵神”。北宋年间,万民上表朝廷,称颂青山神的灵德。崇宁元年(1102年),封青山神为”宁应侯”,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又加封青山神为”惠济公”。青山神从此有了正式封爵,青山寺改称“惠济公庙”。据说焦王为人刚正,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治理的焦国井然有序,国富民强,人民更是尊老爱幼,夜不闭户,好一个欣欣向荣的和平盛世!然而,有一天,玉皇大帝的干儿子———青蛇精醉酒吃了三个焦国人,焦王火冒三丈,亲往泰山向黄飞虎借来天兵,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擒蛇精于青山西约两里处,正欲杀之,太上老君自天而降,为青蛇求情,并要挟焦王曰:“放之,尔成神,杀之,汝永为地上人,死后打入一十八层地狱。”焦王哈哈大笑,正言曰:“我甘做真实的人,不当虚无的神。”随令杀之,老君气得拂袖而去,青蛇死后化为一座山,就是青山西面的蛇山。为了永世看管住青蛇,焦王决定面西而坐,看死了蛇山。青蛇被正法的消息一传出,五岭的藤精,松怪和榆树精群聚青山,兴风作浪,鬼哭狼嚎,誓杀焦王和青山脚下的百姓给青蛇报仇,老百姓整日惴惴不安,连门都不敢出。焦王亲率焦国精兵,见松拔根,遇藤断水,把火架在榆精下面连烤数日,并告戒众人曰:莫怕,人定胜天。就这样一连数月,终于制服了这帮藤精树怪,把它们打回原形,永固于青山之上,由焦王亲自看管,让它们永世无法危害百姓。后来就成了青山特有的古藤、古松和老榆。后人在榆下立的碑,还被榆树死死抱着,成了青山的一道风景线,就是著名的“榆抱碑”。
再说老君回到天庭便到玉帝那里告御状,说焦王刚愎自用,大不敬天等等。玉帝龙颜大怒,欲派天兵缉拿焦王,太白金星谏曰:“不可,陛下,这样有公报私仇之嫌,不如降瘟与他,你看……”玉帝大喜,曰:“准奏。”可怜焦国众生纷纷病倒,横尸遍野,民不聊生,焦王焚香祷天,愿以己命以换百姓,数日未果。也是天不该灭焦国,正好碧霞元君周游至焦,心痛不已,指挥焦国人在青山上开一泉水,泉下建一大池,采五岭之草药泡于大池,让人饮用,数日瘟疫全解,百姓无不焚香膜拜。不久,百姓集资建了“碧霞元君祠”,让她永受焦人的香火,那泉就是现在的玉液泉,大池就是玉液池。焦王到底也没被玉帝列为仙班,但他却成了我们真正的神,他的精神,他的气节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其实,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版本。相传,当时的百姓生活很困苦,根本没有钱买马耕田,焦王看在眼中急在心中,于是取封地神土,捏成泥马,化成卖马人的样子,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穷人。卖马时,焦王特地嘱咐买者,只需给马喂料,不要给马饮水。结果马儿日耕800亩,农夫非常欢喜,有一次农夫看到马干了一天的活儿,累得浑身是汗,结果将卖马人的嘱咐抛在了脑后,提来水,马儿一饮水,便化成了一摊泥不见了。农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焦王神仙下凡,来帮助自己。所以后来百姓为了感激焦王,每年都到焦王的庙宇中拜祭焦王,在我们鲁西南地区至今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焦王到底是姓姬还是姓姜?
第一种观点中,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记者看来,倒与觉悟禅师所说无差,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这个焦王的姓氏问题。《史记·周本纪》中说,“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因此,这里所说的焦王应是神农之后,而在《嘉庆重修一统志》中亦载:“县志俗传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中则解释:“神农氏,姜姓也。”也就是说,神农的后人应该姓姜才对。
文献中又云: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焦”是姬姓国,封于王畿之内,“以藩屏周”,是周王室后封的重要诸侯国。该国之始封者虽难以考实,但必当为周王室的同姓贵族,也就是说,这个封于河南的焦王应当为姬姓之后,与周王室同为王室贵胄,因此,这个封于河南的焦王,应当就不是咱们青山寺中供奉的这位焦王了。根据《通志·氏族略三》之中的记载曰:“姜氏,姓也。炎帝生于姜水,因生以为姓。”今本《竹书纪年》载:“幽王七年,虢[gúo(国),有学者认为其为郭姓的主要衍源国]人灭焦。”其被灭于前775年,存续了大约200年左右。而位于今安徽亳州市的姜姓焦国,所分封的是前代圣贤之后裔。由此看来,周武王“褒封神农之后”的应该是姜姓国,比姬姓焦国要早几十年时间。
然而,在《中国历史地图集》接续下来的春秋时期楚吴越图中,却没有了今安徽亳州市这个焦国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夷(城父)”。据《嘉庆重修一统志》载:“焦城,在嘉祥县南十五里青山之东,县志俗传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即此。今其地为焦城村云。”因此,有学者认为,姜姓焦国被陈国兼并后,最终迁至今嘉祥县,春秋中叶之前并入鲁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乾通讯员孟祥平嘉祥县一男子为了抄近道竟夜间驾驶轿车在公路上逆向行驶,当他行驶到省道338线嘉祥县五星家具城东时,前方来车车灯太亮“晃”了他的...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