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口锅揭开国企新篇章 金铁集团与甘肃日报社携手构建媒企合作新模式

甘肃日报 2017-06-22 08:54 大字

王有龙俞岳

有一口锅,被称作“人参铁锅”。

它的铸造者,金铁集团,是一家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的老国企。

也正是这口以“金镒康”为品牌的铸铁锅,才让这个“生死存亡”边缘的老国企绝处逢生,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从一家长期卖原料的企业,发展成为打造高端民用产品的企业,不得不说是一次华丽的转身。而这一切,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的结果,更是金铁人审时度势调结构、转方式、求生存的明智抉择。

2017年6月6日,金昌铁业集团与甘肃日报社在“西部花城、紫金家园”——金昌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资源互换、活动拓展、产品开发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以期推动金昌铁业集团转型升级发展,提升“金镒康”铸铁锅具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西部厨具生产基地,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金昌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金昌铁业集团、甘肃日报社签约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一口锅开启转型发展大幕

金铁集团位于甘肃永昌县河西堡镇,这里有河西走廊“工业第一镇”之称。在当地,金铁集团可是名副其实的“明星企业”,曾连续多年跻身“甘肃工业100强”行列,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金铁集团拥有东大山和芨岭两个铁矿,探明地质铁矿储量500万吨以上。这里的铁矿硫、磷等有害元素含量低,属于国内铁矿中难得的高品质,素有“人参铁”美誉。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产销两旺,职工工资稳定,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但近年来,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有效需求急剧缩减,钢铁价格深度下跌,钢铁企业大面积亏损,金铁集团也未能独善其身。自2013年至今,金铁集团累计实际亏损就达数亿元,只能大幅缩减产能、实行“瘦身经营”。在维持小规模生产和减少流动资金需求之后,金铁集团有效控制了亏损规模,暂时保住了企业生存的“元气”,使企业在市场浪潮的反复冲击中勉强活了下来。

但仅仅保住“元气”不是长久之计,还要想办法让企业恢复“生机”。在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情况下,过去那种只满足于低产值、高消耗资源的发展方式已经走不通了,只有转型才是前途最光明的路子。

金铁人在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一方面是低端初级产品价格暴跌,而另一方面则是高端民用铸铁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居高不下。隐藏在这个现象背后的事实是,市场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市场需要多样化、高品质、绿色健康等更高要求的终端产品。

“我们手里有别人没有的优质矿产资源,却端着金碗讨饭吃,优质的资源没有派上大用场。”金铁集团董事长王伟曾这样说。经过对市场进行缜密分析,金铁集团决定抓住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机遇,利用公司的优质生铁,以精品铸铁锅具项目为突破口,实现从单纯卖原料生铁到利用优质生铁大力发展高端民用铸造新产品的转变。2015年11月,金铁集团注册成立了金昌镒康科技铸业有限公司,并启动了精品锅具项目,金铁人“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大幕自此拉开。

再创业产品升级赢得市场空间

对过去一直以生产生铁为主的金铁人来说,第一次研发生产终端产品,技术瓶颈是面临的最大挑战。彼时,在与省外一家铸铁锅具生产企业的接触中,对方提出了高额的技术转让费和苛刻条件;在向相关企业考察学习中,这些企业对关键生产工艺和技术讳莫如深,项目考察人员连生产现场都进不去。市场如战场,金铁人最终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创造,突破技术难关,立志让“养在深闺”的“人参铁”焕发新活力、旧貌换新颜。

从设备安装调试,到打通压铸、打磨、渗氮、氧化等16道工序的所有技术瓶颈,金铁人只用了短短两个多月。当第一批合格产品出炉时,“金铁速度”的历史记录又一次被刷新。这不仅是金铁人“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金铁人面对企业生存发展,与市场需求“赛跑”的勇气与担当。

之后,金铁集团为精品铸铁锅具注册了“金镒康”牌商标,定制了新颖美观的外包装,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展销活动,在短期内打开了市场销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原地踏步就是退步。金铁集团坚持加大研发力度,又相继开发生产出了炒锅、煎锅、炖锅等21种铸铁厨具产品,设计制造出了做工精细、造型考究的多款铸铁工艺壶具,深受消费者青睐。

因“金镒康”产品生铁品质优良、有害杂质少、延展性好等优点,截至2016年10月底,金铁集团已生产销售精品锅具5000多口、铸铁工艺壶具500多套,销售收入达到200多万元。预计2017年底,企业将形成年产50万口锅具的能力,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彻底扭亏为盈指日可待。

扛大旗与城市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很多人对金昌的印象,无不与矿石、化工、有色金属相关。这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缘矿设企、因企设市,是我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长久以来,金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存度一直很强。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千年,当走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出现资源枯竭、必然带来环保压力的十字路口,特别是近几年来,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昌市也无可避免地迎来了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深化改革攻坚期。

企业,是承载创造一切社会财富的社会组织。一座城市的繁荣离不开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发展对于一座城市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税基的增大、财政的增长、就业的增加、居民收入的增收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因企设市的金昌市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让这座城市的国有企业保持活力就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为金昌市属国有企业之一的金铁集团,与金化集团、金泥集团一样,曾对金昌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面对这些企业身处前所未有严峻形势的关键时刻,金昌市委、市政府曾多次以不同形式深入企业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协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实际问题,共同研究企业生存发展等重大问题,帮助企业开阔视野、理清思路,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所以,当金昌市处于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循环发展、城乡统筹、环境优化、治理创新和加快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的重要节点,金铁集团也当仁不让地扛起了企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大旗。

在金铁集团与甘肃日报社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上,金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伟表示,金铁集团将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的发展目标,以创新创造为引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高端铸造产业,创建品牌,壮大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期,达到年产高端民用铸铁件1万吨的生产规模,并将企业打造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优质的铸造用生铁和铸件产品生产企业。同时,将以与甘肃日报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关键节点和起点,培育和提升金铁集团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为建设幸福金昌贡献自己的力量。

调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其实,金铁集团的成功转型,不仅关乎自身,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近年来,金昌市借力循环经济、香草花卉产业、光伏产业、现代农业等绿色发展之路,有效解决了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问题,也逐步加快了这座工业城市经济转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步伐。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之下,金昌由过去“风吹石头跑,日晒黄泥焦”的荒原变成“全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昔日的“中国镍都”已然踏上了通往“西部花城”的转型之路。

城市,是一切企业赖以生存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功能的完善、品位的高雅,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优美、科技教育进步、文化丰富繁荣等,必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所以,城市是树,企业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企业是源,城市是水,源远才能流长。

当前,金昌市提出在稳定发展一产、做精提升二产的同时,重点培育壮大第三产业,特别是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和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突出静景净、畅慢优、文情养等多个元素,瞄准中高端和中远端消费人群,正在加快建设现代时尚的“紫金花城、浪漫金昌”。这座城市拥有充足的光照、广阔的土地和非常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在发展香草花卉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马鞭草、薰衣草、琉璃苣等香草花卉已经大面积试种成功,并形成了花粉、花蜜、精油等深加工产品。如今,浪漫之地、紫金花城已然成为镍都的新标签、金昌的新形象。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甚至闻得到的城市“新基因”,势必在另一个角度促进着城市工业企业的发展。就比如,让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在带走浪漫回忆、美丽心情的同时,还带走一个材料地道、做工精美、技艺考究的铸铁锅具、工艺铁壶、铸铁摆件或铸铁花器,也并不是没有想象和操作空间。

走出去媒企携手构建合作新模式

在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甘肃日报社领导在致辞中表示,甘肃日报社与金铁集团的深度合作,是基于推动媒体转型、城市转型和企业转型的多重考量。按照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原则,《甘肃日报》将发挥党报优势,进一步整合媒体资源,为金铁集团的转型发展、产品推广和品牌塑造等提供智力支撑。

甘肃日报社与金铁集团的战略合作,无疑创新了媒企合作的新模式,是媒体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新方向,更是甘肃日报社参与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益尝试。而且,事实上,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一开始,媒体转型发展就被甘肃日报社摆在重要位置。多年来,甘肃日报社不断拓展媒体形态,扩大媒体影响力,从一张单一的党报实现了横向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横跨纸媒、桌面端、移动端的媒体产品矩阵,形成了报网互动的融媒体传播格局。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品牌。”强化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使一个品牌成为有竞争力的品牌,一直是所有企业不懈努力的方向。而这就需要媒体在恰当的时机,通过包装、宣传、推广,帮助企业在品牌塑造、企业文化、公益事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再上层楼。在金铁集团二次创业、重塑品牌的关键阶段,在金昌市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甘肃日报社作为省内强势媒体,与上述诉求产生了高度的共振与契合。可以说,此次战略合作,是双方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独行快,众行远。金铁集团和甘肃日报社的战略合作,不但符合“发展为要、质量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金昌市发展新理念,更是对“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最好阐释。此次签约,将对合作双方未来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将充分展示出双方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合力。通过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一条媒体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属地经济发展、城市转型的合作共赢之路一定能越走越稳、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新闻推荐

张祯:打造农村老人的“幸福家园” 本报记者顾婕

自掏腰包3500万元,占用自家的宅基地,在村里建起敬老院……永昌县朱王堡镇流泉村的张祯既是十里八乡的新闻人物,也是位村民口中的“大善人”。想让村里的老人享享清福“咱是干啥的?咱挣点钱不...

永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