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祯:打造农村老人的“幸福家园” 本报记者 顾婕

金昌日报 2017-06-14 09:43 大字
自掏腰包3500万元,占用自家的宅基地,在村里建起敬老院……永昌县朱王堡镇流泉村的张祯既是十里八乡的新闻人物,也是位村民口中的“大善人”。

想让村里的老人享享清福

“咱是干啥的?咱挣点钱不就是为了帮着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么!农村人不容易,农村的老人更可怜,辛辛苦苦大半辈子,老了总得享享清福了。”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想法,张祯萌生了修建农村新型现代化敬老院的想法。

说干就干,2016年初,张祯到周边多地走访参观,做市场调查,考察敬老院的兴办模式,并且自己参与敬老院设计。确定好了方案,张祯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又去银行贷了一部分款,加上政府补贴的490万元,2016年8月26日,清河敬老院开始动工修建。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张祯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从买沙子、水泥,到贴瓷砖、进设备,在施工现场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村里的老人,有的一辈子都没走出去过,没见过外面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就想让村里的老人们也能跟城里的老人一样,能洗澡、能娱乐、能休闲,遇事大家一起商量。”张祯说道。

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目前,敬老院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装修。敬老院占地45亩,有5栋楼,其中3栋是老人们的住宿楼,有260张床位,分为单人间和双人间,房间格局与宾馆标准间相仿。双人间有独立卫生间,电视、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齐全,单人间多了一间厨房,能够让喜欢独居的老人自己做饭。楼与楼之间修建了无障碍通道,楼内各处都设置了老年人专用扶手。多功能楼里设有棋牌室、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医务室等,还要在楼前修建小广场、花园和蔬菜园。

“敬老院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国家‘兜底\’对象的权益,就是要让朱王堡、水源两镇的94位五保老人先住进去,他们身边无人照料,也没有经济来源,过得实在辛苦。”张祯说。住进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们,除了各级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外,他们的所有支出都由张祯承担。其他老人入住敬老院每月需花费700余元。

“100多个床位,每位老人每月700块钱,根本无法支撑敬老院的日常支出,可是收钱多了,老人们确实负担不起。”张祯坦言,最初决定修建敬老院是凭着一腔热情,对有些费用没有详细计算,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开始担心仅靠自己的积蓄维持不了敬老院的正常运行。他表示:“我既然干了,就要干好,不能把老人们‘闪\’在半道上。有的老人每天都要来工地上看看,我决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

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张祯修建的这所敬老院有别于普通敬老院,除了满足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能最大限度地让有病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看病。通过“医”和“养”相结合,不仅妥善解决了农村养老问题,也盘活了基层医疗资源。

张祯东奔西走,联系了河西堡镇的医院和朱王堡镇卫生院,由专业医生为老人们提供医疗服务,实现医疗和养老的无缝对接。

这种集养老、医疗、护理为一体的公助民营新型社会养老机构在全国也不多见。张祯在他的敬老院内还设置了医疗室、保健室、康复室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根据入住老人身体情况,按照失能、半失能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分别入住不同的区域,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安排医疗卫生服务和生活护理。

“到时候根据老人的入住情况,我们还要吸纳医护人员、护工和志愿者共同参与服务,保证老人们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都被照顾好。”张祯说:“办敬老院不是做生意。我就是想让农村的老人有尊严地养老,能像城里的老人一样安享晚年。”同时,他也希望政府和社会给予民办养老机构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把这份事业一直干下去。

新闻推荐

永昌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 永国土告字[2017]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等法律、规章的有关规定,经永昌县人民政府批准,永昌县国土资源局拟公开出让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永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