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致富好路子 本报记者 刘伟业
前些年,提起农林场村,周边的村民们都很羡慕:“人少地多,富着呢!”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人均5亩地,农林场村民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随着水资源的匮乏,大面积耕地没有水的滋润便荒废了,人均5亩耕地到2010年只剩下了3亩。
农林场村党支部书记赵生祯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个生意人。从1987年走出农村后,他一直发展渔业养殖。2010年,心怀故土的他积极响应政府“先富带动后富”的号召,回到村里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
缺水像是捏住脖子的一把手,成了制约农林场村发展的“顽疾”,要想根治还得靠先进的技术。在广泛考察后,赵生祯萌生了发展节水灌溉的念头。这在当时的新城子镇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从没有人尝试过。
“搞膜下滴灌那得是多大的工程啊,可听了赵书记的发展思路,我们觉得可行。”村主任刘盛祖说道。
借着土地流转的东风,2014年,赵生祯流转了村里2600亩土地成立合作社,种植露地蔬菜。在政府的支持下,6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建了起来,膜下滴灌也如血液流淌进了希望的田野里。初次试水,效果并不理想,膜下滴灌架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让赵生祯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当时的技术不太成熟,水浇不到地里,把人急得嘴上都起泡,后来请专业技术人员改进才成功。”看着滴灌带里的水浇灌到菜地里,赵生祯喜笑颜开。
土地流转是大趋势,把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是致富的关键。有了膜下滴灌,村里荒废的土地被全部利用了起来。当时,其他村的土地流转租金在每亩500元左右,而凭着膜下滴灌的优势,农林场村的土地租金达到了800元。
“我们一家5口人,有25亩耕地,全部流转出去,光土地租金就能赚2万多元!除了土地租金,我们老两口还能在合作社打工挣钱,日子过得挺好。”村民刘成福说。
土地流转后,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赚钱了,为了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有活干、有钱赚,赵生祯以雇佣的形式将他们纳入到合作社,平时地里有活都先让村里人干,村民们的腰包鼓了,村里的发展才能迈开步子。
“去年,1万立方米的冷库建起来后就不愁了,菜放得住就能卖出去。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们村的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1万多元提高到了2万多,这都得益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赵生祯自豪地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新城子镇着力抓好调结构、提品质、创品牌、促融合四项重点工作,根据各村实际培育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要发展就得先动起来,墨守成规是不行的,要以产业为依托,形成规模化发展,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迈开步子,让老百姓获得实惠。”新城子镇镇长肖振华告诉记者。
如今的农林场村成了露地蔬菜种植的福地,有水、有地、有产业,凭借这个优势,农林场村的经济发展迈出了大步子。
新闻推荐
5月7日,为期6天的永昌县“四月八”民俗文化节圆满落幕。此次民俗文化节一改以往的商贸交流会的模式,不搞对外招商和商品展销活动,而是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上前台,与特色农产品、民俗产品、旅...
永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