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与父母无话可说?

都市女报 2021-01-06 13:52 大字

章丘区明水小学校长 逯凤

编者按:校长每天要面对众多孩子,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他们的目标。那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校长们又是如何看待、如何破解呢?本报携手济南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推出“家庭教育校长(园长)行”活动。每周一位校长(园长)作客本栏目,结合自身工作案例和家庭教育理论,为家长们出谋划策。扫描文末二维码,您还可以登录爱济南新闻客户端家庭教育频道收看精彩视频。欢迎更多校长或园长,来这里开坛论道,为家长指点迷津!

多年的职业经历,接访众多的家庭冲突案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亲子沟通里,父母对孩子常常做不到尊重,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距离越来越有,甚至无话可说……

交流时做不到尊重孩子

去年6月初,有位一年级学生妈妈求助:说实在无法与女儿交流,说啥都不听,就知道哭,只能揍到求饶才算完。与一个一年级孩子就无法沟通?母女之间发生了什么?满怀心痛与疑惑,我马上联系孩子班主任。班主任说,孩子没有异常表现,学习不错,与同学老师互动也很流畅。妈妈与老师的反馈差距很大,更增加了我的好奇。马上与班主任商议,抽大课间时间带着孩子到办公室谈谈。

第二天,班主任带小女孩来到办公室。女孩笑眯眯的,长相甜润,笑容可掬,举止言谈自然。“感觉学习上有困难吗?”“没有啊,都能听得懂。”“平时遇到问题更愿意找谁说呢?”“更愿意找爸爸说。”女孩表达得清晰。我和女孩约定,有困难也可以随时找逯校长说。女孩开心答应了。

晚上便收到女孩妈妈的信息。“您好,逯校长!昨天孩子回来说您找她谈话了,不知孩子都说了啥。”“问问女儿不就知道了吗?”我脑子里马上跳出自动思维,没好意思直白地回复过去。

后来女孩妈妈在校门口遇到我,问女儿和我谈了什么。“你可以直接和女儿聊聊的。”“她不说,说想不起来了。”妈妈的焦虑写在脸上,“就知道哭,问啥也不说”。“哭,是孩子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呀,先允许孩子哭,试着感受她的伤心或难过。不逼迫、不压抑孩子。当孩子想说时,你耐心倾听,不打断,不评判。”妈妈惊讶道:“可以这样交流?”“对,可以的,咱们耐心试试看。”妈妈没再求助。后来,有几次放学看到母女俩,妈妈脸上有了笑容,女孩坐在电动车后面搂着妈妈的腰,感觉亲密又融洽。

多年的职业经历,接访众多的家庭冲突案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亲子沟通里,父母对孩子常常做不到尊重,这对孩子的伤害具体体现在三大方面:评判、下定义、贴标签;过度控制;威胁、攀比,这些不尊重的言语方式,不仅导致亲子关系疏远,更会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和健康人格的养成。

父母千万莫忘初心

问卷调查时,孩子们说,爸妈喜欢听好消息,如“得了100分”“老师表扬又进步了”。可哪有那么多好消息?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无话可说,因为爸妈“贪心”,把沟通之路彻底堵塞。

记得读过一个美国家庭教育故事,一对夫妇让孩子修剪草坪,结果老二把草坪修秃了,爸爸很生气,推门要冲出去,妈妈拦下来说,咱们养育的是孩子,不是草坪。草坪只是孩子成长中一门课程而已,学不好可以从头再来。这个故事让我感动不已。是啊,我们养育的是孩子,不是分数,不是一个985大学。然而,急功急利经常让父母忘了初心,孩子在家里找不到爱与温暖。“不穿上棉裤,你咋知道冷不冷?”“让你选奥数班还能害你?喜欢唱歌跳舞能帮你高考吗?”日常交流的“控制”,让孩子渐渐丧失自我管理能力,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

“威胁”、“攀比”则严重影响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敏感,自我认同越来越低。在此,真诚呼吁家长朋友们:尊重,才能让孩子更愿与你沟通;沟通,让爱流动;有爱的家庭才能动力满满。

新闻推荐

寻泉570余处,编写数十万字保泉资料,人称“济南泉水活字典”徐家茂:因一封保泉倡议书与时报结缘

徐家茂老人讲述自己的保泉经历新时报记者王汗冰摄说起徐家茂老人,相信很多济南人都知道他的事迹:这位八旬...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