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预付式消费骗局频发靠谱的“线上经济”才具生命力
新华社发
近日,市民马女士发现,自己先前经常光顾的天桥区济泺路一家蛋糕甜品店很久都没有开门了。马女士拨打店主电话,不通,重要的是她之前通过该门店的微信小程序充值的额度还没有用完。蛋糕店还会再开门吗?如果不开,剩下的额度如何退回呢?市民丁女士的遭遇和马女士相似,她之前通过微信转账在天桥区重汽翡翠郡附近一家美发店充值了1000元,春节后店铺就没再开过门,现在店主电话不接、留言不回。
两个事例中,店主的“操作”基本一致。店铺关门、电话不接、留言不回、音讯全无。
有关预付费消费陷阱的事例层出不穷,值得警惕的是,由于线上经济快速发展,衍生出“微信转账”“小程序充值”等预付式消费,由于无发票收据,存在更高的风险。部分商家在营销中,给消费者营造线上充值更便捷、更优惠的假象,不见面就能够圈得大笔资金。
记者从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大数据平台了解到,今年5月以来,12345热线共收到市民有关预付类消费的咨询、求助共计1800件。
线上消费带来便利生活体验
疫情发生以来,市民外出时间减少,很多消费场景渐渐转移到线上,大家养成了新的消费习惯。线上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便利的生活体验,凸显了互联网经济的优势。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难看到,很多商家开始转变营销策略,有的将服务转为线上化,有的将产品线上化。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一些行业、业务不减反增,比如说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在线消费等。这些行业、业务在疫情发生前已经开始出现,疫情来临后呈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其中很多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市民韩女士表示,今年开始喜欢上看直播,就连自己常去的一家服装店也开始通过直播销售,边看边买成了韩女士今年主要的消费方式。韩女士年初在一家服装店线上充值了2000元,因为当时看到店里有线上充值2000元赠300元的活动。“有时在直播中看到喜欢的衣服就直接拍下,店主给邮寄到家,这样很方便。”韩女士说。除了买衣服,就连买水果也不用出门了,之前经常光顾的一家水果店今年有了自己的店铺小程序,通过小程序下单,同城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送货上门。“这家店铺满60元就给送货,自己不用出门买,多方便。”韩女士表示很喜欢这种快捷方便的消费方式。
“充卡能够享受会员折扣价格,这样不好吗?”商户林先生在高新区经营一家洗化用品店,已经经营了5年时间,店里积累了一批老客户,基本上都是会员。林先生表示,店里的顾客很多都是常年在这消费,充值办卡价格优惠,会员生日当天还有“折上折”,很受顾客的欢迎。
线上交易的确优点不少,商家可以不受场地的大小影响,消费者可以不受地域的远近影响,从营销和消费两个方面来说,覆盖面都更广。
网上充值需谨慎“避坑”
不过,线上消费中,并不是人人都像韩女士一样乐享便捷,“踩坑”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
长期以来,预付式消费纠纷层出不穷,而近年来发展起的“小程序充值”等营销方式也属于预付式消费,只不过是充值方式从线下转为线上。预付卡消费,是指消费者预先向预付卡的发行者支付一定资金,获得消费凭证,按次、按期获得商品或服务,消费者从中享受一定的优惠。互联网网络平台具有门槛低、成本低、跨地域等天然优势,网络平台预付式消费一直游离在监管边缘。个别不法商家利用监管难度进行敛财,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困难。
槐荫区居民侯先生今年4月初通过微信众车惠小程序购买了一张价值390元的汽车加油券,因个人原因无法使用加油劵,侯先生想要申请退券退费,多次与小程序客服联系都无人回复。
历下区居民张女士反映,自己去年在一家儿童摄影店消费时,店员告知自己安装店铺小程序下单缴纳定金,就可以低价享受较高价位的摄影套餐。张女士当即就安装下单了,然而半年后,等到张女士前来预约拍照时,店主却以时效过期为由告诉张女士不能再使用这一订单,且定金也不予退还。
章丘区的王先生持有一家美容美发店的会员卡,去年年底他通过微信充值了1000元,后来使用过3次。今年5月,王先生打算再去店里理发时却发现店铺已经关门,无人经营。王先生通过微信联系这家店的店主,店主也不予回复。
在12345热线的协调下,相关职能部门在收到工单后与店主取得了联系,通过协商,张女士之前支付的定金和王先生卡内剩余款项均得以退回,侯先生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没有诚信的商家
注定走不远
与传统常见的预付式消费相比,网络平台预付式消费打破了地域的限制,顾客覆盖面更广,收取的预付款金额往往更大。消费者在面对各种折扣、优惠的诱惑下,往往不多想便动动手指转了账、充了值。一旦遇到不法商家,或者是经营不善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商家,消费者的损失可想而知。而且网络转账充值往往没有发票收据等凭证,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也是难上加难。
不久前,中消协对预付式消费调查发现,预付式消费侵权问题往往是商家通过夸大折扣力度、储值返现等信息诱导消费者充值,而在其后的服务中发生不兑现承诺、降低服务标准,甚至擅自中止服务等情况。其中,在线充值类预付方式日渐增多,商家利用“限时抢购”“在线秒杀”等方式,给消费者制造一种“优惠机会只有今天有”的假象。他们中大部分商家并没有为消费者准备规范的书面合同。
预付式消费问题由来已久,在线储值预付式消费又带来一些新问题。为避免消费者权益受损,中消协建议商务、工商、金融等部门加强相关备案工作的衔接与配合,积极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或行业保证金制度等资金监管方式;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商家树立责任意识,坚持诚信经营。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目前自媒体平台盛行,越来越多的商家注重线上推广和营销,品牌公众号、商家小程序林林总总。但市场交易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有效交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线上消费时代,诚信依然是商家的底线,消费者的保障,诚信也决定着一个经营个体的未来。实体经济靠诚信,线上经济更是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人在网络下单前都要看看评论,看看口碑再决定,没有诚信的商家注定走不远。
线上经济要想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除了商家要做到自律,监管也要到位。对待小程序等销售平台,应该有更严格的监管机制。政府、网络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该联动监管,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监管惩戒力度,才能够推动线上经济健康发展、维护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本报记者 王飞)
新闻推荐
“驾驶摩托车出行请务必戴好安全头盔,戴好安全头盔是降低交通事故伤害的有效防范措施,关键时候还是保命神器。”“安全...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