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这些特色园区很亮眼

济南日报 2019-12-02 11:10 大字

工作人员研发大气颗粒物监测系统。

刁镇化工产业园正在运作中的中水回用项目

2019年,围绕全市“1+474”工作体系,在新旧动能转换这个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全市各区县在“双招双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多方努力,很多特色园区表现亮眼。这些园区中,有的引进了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有的开工重点项目多、投资金额大;有的与科创平台、高端人才合作,成果斐然;有的扑下身子给企业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本期“经济脉动”聚焦2019年亮眼园区。

◆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

“孵”出全国首创

用出租车监测PM2.5,听起来着实有点不可思议,如今却成为现实。记者近日获悉,一家来自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的企业——山东诺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历时两年研发出高精度监测系统,安装于出租车后,让泉城成为全国第一个利用出租车监测大气颗粒物的城市。

这是市中区推动“双创”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借助平台优势,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受市场追捧的产品,作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的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将驻区企业“双创”动力不断激发。据了解,山东诺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核心团队来自山东大学,属研发型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利用20余年激光技术积累,自主研发了高精度四核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出租车走航大气监测系统和大气网格化微站监测系统等。出租车大气监测示范项目于2017年8月成功运行,使济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利用出租车进行大气监测的城市,使出租车成为大气监测的创新平台,产生多项知识产权成果,已申请30余项PCT国际发明专利及国内发明专利,并已为北京、上海、西安、太原等20多个城市提供应用服务。

济南作为全国首创的试点城市,目前共安装300辆出租车走航大气监测设备,单台设备每3秒钟采集上传一组数据,每天产生360万组数据、每天合计行程超过6万公里,每小时绘制一幅城市道路霾图。该系统目前已在北京、上海、西安、太原、成都等20多个城市开始推广应用,为更多城市提供可参考的治理经验及智慧化管理新思路。除了道路扬尘,设备还可以监测到其他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M2.5局部污染;目前已在部分车辆上加装搭载氮氧化物、O3、CO、SO2、TVOC等设备,进行更多参数的移动监测。

(本报记者 刘阳)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

打造光通讯产业集群

近日,位于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内的富通光通讯产业基地开始试产。该项目由中国企业500强、光通讯产业的领航企业浙江富通集团运营管理,占地138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12.5亿元,是天桥区近年来首个从省外引进的投资超10亿元的实体工业项目。

该项目全部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自主研发的光纤预制棒规模化量产将进一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打破国外对光纤预制棒的垄断,填补济南市高端光通讯产业空白。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制作的一根高纯度光纤预制棒可以拉制成125微米细、2500公里长的光纤,虽然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但是一根光纤就能容纳200亿个人同时打电话,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的特点。由于光纤中的光都是在芯子里传输,保密性非常好,同时还具有材料稳定性好的优点,一条光纤的使用寿命高达20-30年。其产品将主要应用于5G通信上,以及导弹、卫星、核能工业、海底光缆等特种用途。

目前,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到明年4月初正式投产。后期,该项目还将增设3台拉丝塔,引进和建设一批上下游产业和关键配套项目,形成年产500吨光纤预制棒、700万芯公里光纤生产能力,带动形成“光棒-光纤-光缆”全产业链,打造产值过百亿元的光通讯产业集群,助力济南市打造全省“光谷”和长江以北光通讯产业“龙头”。(本报记者 张素芬 通讯员 潘延虎)

◆济南经济开发区——

“尝鲜”建成即使用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济南经济开发区审批服务局深入一线调研走访,充分了解企业诉求,进一步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使驻区企业尽快实现投产运营达效。调研发现,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从项目建成到投产使用还要履行许多程序。尤其是韵达山东总部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建成,但到投产还要面临至少8个步骤,全部走下来,快则半年,多则一年,影响企业投产运营和资金的快速流动。

“企业有所呼,我们有所应”。济南经济开发区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班人员到企业走访,把济南市针对工业仓储实体企业投资项目出台的全新服务举措——“建成即使用”审批政策宣贯到位,并把原来的建成到使用八个串联步骤,合并为两大步骤。

韵达山东总部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了解政策后,抓住机会,短短几日后,项目便开始投产使用了。工作人员高兴地说:“‘建成即使用’这项举措为我们节省了至少半年时间,我们可以放心采购安装生产线了。”(本报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 张菁杰 王星亮)

◆章丘区刁镇化工产业园——当好“店小二”更当好“领航员”

11月20日,走进刁镇化工产业园,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园区内的中水回用项目施工现场车来车往。

看着热火朝天的景象,圣泉集团执行总监唐地源喜上眉梢。“一方水就能够为企业节省三块钱的水费,我们企业每天用水约3000多方,一天就省一万块,一年节约300万。”唐地源说,“这事办到了企业的心坎里。”

作为拥有六十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刁镇,污水处理一直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园区管委会先后到南京、上海考察,引进当地先进经验,将污水中水处理、供热、燃气、保洁、绿化等其他公益事业整合起来,统一管理服务,就污水处理来讲,一立方水便可节省0.65元。

工业经济是转型跨越的支撑,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年以来,刁镇抢抓化工产业园顺利完成省级园区认定工作的机遇,以擦亮“一园一城”两张名片为目标,通过服务持续加码,企业不断减负。园区对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供热、排洪设施进行全面提升,实现了“七通一平”,增消防备用水源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扩危化品停车场、添一体化信息平台。

高植梧桐,金凤来仪。政府做好引导和服务,一批大项目纷至沓来。5月11日,投资2.6亿元的星铂联雅思达颜料(济南)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奠基,预计可带来3000万元的财政收入。8月21日,泰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新三板”,成为园区内继圣泉集团、绿邦作物后的第三家上市企业。

“能成功上市,园区管委会功不可没。”泰星新材料负责人孙经理说,“我们公司11月份又投资8000万元,建设一条年产10000吨硼酸锌生产线,在项目推进中,我们不必亲自跑,一个电话,园区人员上门服务。”

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实力,为企业发展搭建起更加高质量的平台,同时也为创建千亿化工新材料基地打下坚实基础。1-7月份完成工商税收4.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68%。

“等企业提出要求我们才开始干,这样就晚了。我们始终比企业多看一步、多干一步,这样才是真正的‘服务型’政府。”化工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刘峰说。(本报记者 时晔然 通讯员 于学娜)

◆平阴军民融合产业园——

打造亲商爱商新平台

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一大批军工技术企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位于平阴的军强泰军民融合产业园应运而生。

其实,在初始,军强泰军民融合产业园,不是一个园,只是一个厂,这便是现在产销两旺、订单多到签不过来的济南金峰源防护设备公司。供给少、需求多,这就对企业的产能提出了挑战。基于此,金峰源公司的母公司——广东国华人防科技有限公司,向长年合作良好的上下游企业发出了邀约,计划建设一个人防工程领域的产业园。这一产业园的选址正是平阴。

谈及为什么选择平阴,金峰源公司董事长屈绍国说,选择平阴,首先因为平阴隶属于省会济南,省会城市天生自带强大政策、金融、技术、信息等流量,山东省还专门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八大战略之一,建设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这是不可多得的政策资源和发展机遇。

“英雄帖”发出之后,应者云集。很快,由广东国华发起成立山东军强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拿地117亩,建设生产车间5栋、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的集办公、研发、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就开工了。根据规划,该产业园将引入数控机床、锯床等设备100台套,实现“研发中心+综合实验室+应急培训+产品生产”融合,年产人防防护门1万樘,防化设备1万套,防护门配件1万套,打造集“产、学、研、管、用”于一体的高科技军民融合产品产业基地。目前,该项目一个车间实现封顶,另一个车间基本主体已完成。

军强泰军民融合产业园的招商探索,让平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班人眼前一亮,他们迅速总结出下一步的招商策略,那就是依托本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拟定合理优惠政策,广泛开展以商招商,用市场手段系好利益纽带,把平阴全域打造成为亲商爱商、互利共赢的发展平台。(本报记者 冯经伟通讯员 赵军)

新闻推荐

济南市3个集体1名个人受到全国妇联表彰

本报11月29日讯(记者高明)记者从市妇联获悉,昨天下午,全国妇联在京举办“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暨...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