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群众身边事 传播党的好声音“商量”在章丘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济南日报 2019-09-02 11:07 大字

“商量”在章丘调研组深入基层实地调研。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济南市政协创办的“商量”平台如今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如何打造“商量”的基层版,推动“商量”走进社区农村、走进广大群众、扎根落地基层,彰显人民政协“双向发力”的特色和优势,章丘区政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搭建“商量”在章丘的四梁八柱

“商量”在章丘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2017年,十四届章丘区政协在《今日章丘》开设“我是委员我关注”专栏,聚焦委员关注的道路交通、现代农业、双拆双改等十几个重点课题,刊发委员意见和建议30多篇150余条,推动相关工作顺利开展。2018年,创新举办“委员关注”论坛,就身边的地名、社区养老、弘扬工匠精神、乡村振兴四个课题,通过电视录播6期节目,在引发群众广泛关注的同时,促进了党政科学民主决策,为“商量”在章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量”在章丘具有健全的工作架构。为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章丘区政协建立健全工作机构,专门成立由主席会议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以区政协办公室为主、各委室参与的工作班子,区政协机关、区电视台、区新闻中心联合组成的“商量”工作团队。同时,各街镇政协委员联络室也成立“商量”工作室,配合搞好“商量”各项工作,形成上下衔接、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

“商量”在章丘具有完善的工作机制。为推动“商量”在章丘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章丘区政协相继出台《“商量”在章丘工作流程》《做好“商量”在章丘工作的通知》,在规范工作流程、工作细节和时限要求的同时,要求全体政协委员、机关各委室、各镇街委员联络室全部“动”起来,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高度关注,搭好“商量”在章丘的“四梁八柱”,形成“在商量中持续关注、在关注下搞好商量”的良好机制。

关注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

“商量”就是要商量党政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商量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将着力点更多放在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路径和措施上,商量出话题、商量出共识、商量出成果,推动相关问题妥善解决。区县政协处在基层一线,离老百姓最近,章丘区政协充分把握这个关键点,按照“小切口、大视野”的原则抓住民生热点焦点,围绕传统文化传承、甜瓜产业发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校地融合发展这些“接地气”的话题,组织委员、部门、专家和群众代表倾心交流、广泛协商,搭建起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政协委员的沟通平台,凝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首期“商量”在章丘举办时恰逢元宵佳节来临,章丘各地有民俗表演的传统习俗。大家经过反复的碰撞、磋商,最终确定以“传统文化传承”为主题,走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古村三德范村。一方面是感受传统文化,以三德范村民俗扮玩为引子,谈及家风、民风、乡风到乡村振兴,由优秀传统文化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另一方面是畅述家国情怀,在意识形态领域,由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提升到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浓浓的家国情怀。

第三期“商量”在章丘,大家聚焦章丘的甜瓜产业发展,以“小甜瓜好钱景”为主题,视角下沉、重心下移,走进田间地头、来到群众身边,引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和热议,广大群众纷纷留言点赞。“小甜瓜甜了民心,大产业铺成大路”“做强农业实体产业,惠农利民是产业振兴的有效手段”……从中不难看出,“商量”在章丘选择的课题把握相当精准,与老百姓产生了强烈共鸣,正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故事。

方式的多样化让政协形象更丰满

首期“‘商量’在章丘——关注传统文化传承”新华社客户端在线人数20万+,点击量68万+;“关注校地融合”进入新华社客户端头条精编;“小甜瓜好钱景”新华社客户端点击量80万+……章丘区政协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目前为止开展的4期“商量”在章丘全方位展示了政协形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商量活动现场化,传播了党的声音。随着“商量”在章丘的深入开展,章丘区政协勇于创新活动形式,发挥基层优势,组织委员、专家、部门走进社区、企业、农村、高校,来到老百姓身边,就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现场调研,就如何推动问题解决现场商量。在帮助解决问题的同时,宣传了党委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

播出形式生动化,提升了社会影响。区政协主动加强与媒体的融合,实现了现场直播、新闻首播、专题录播、视频跟播“四播联动”,延伸了政协工作触角,彰显了政协良好形象。现场直播,融媒体“现场云”直播体验式调研和现场商量过程;新闻首播,电视台播出活动新闻,“商量”的话题迅速反映出去;电视录播,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围坐圆桌商量,扩大商量的社会影响;视频跟播,“商量”每个环节及时制作短视频不断推送,对“商量”成效进行持续跟踪。

履职形式多样化,展现了委员风采。配合每期的“商量”在章丘,章丘区政协深入开展“跟着商量学履职、学会商量强素质”活动,通过政协委员微信群及时发布信息,鼓励引导广大政协委员主动参与到“商量”在章丘中来。委员们认真观看“商量”直播、节目视频,主动点赞、发表评论,提交“委员作业”,特别是相关界别委员踊跃提交书面建议上报区政协,充分展示了委员的履职成果,焕发了新时代委员的良好精神风貌。截至目前,共800余人次委员通过不同渠道参与市政协“商量”和“商量”在章丘,发表评论1000余条,其中百字以上微信作业200余篇。

成果转化让“商量”在章丘落地生根

真调研,掌握真实资料。真正和老百姓交心,了解真实情况,解决问题才能有效、接地气。每个“商量”在章丘专题,章丘区政协都会组织开展多次现场调研,深入街镇、社区、农村,走进企业车间,来到田间地头,与老百姓拉呱聊天,与企业工人促膝谈心,摸清具体情况,分析问题原因,为推动问题解决“号好脉”。

真商量,探寻解决对策。通过深入的调研,商量工作团队再进行集中“商量”,各界群众主动参与,与政协委员、职能部门及专家学者坐到一起,凝聚委员智慧,发挥群众力量,汇聚党政意见,气氛激烈而又融洽,在语言交锋中共同协商、观点碰撞中凝聚共识,既增强了商量的穿透力、互动性和参与面,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妙药良方。

真落实,抓好成果转化。对每次“商量”在章丘提交的委员作业,章丘区政协都及时汇总,一方面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形式报送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许多意见建议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纳入了党政决策程序;另一方面以转送件的形式,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有力推动了重点工作进展。比如,将优秀民俗文化引入文旅项目的建议吸纳进明水古城建设规划;甜瓜产业发展的建议,农业部门组织专题调研论证并已决定组织实施。同时,还持续跟踪成果转化,及时通报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使“商量”成果真正落地落实,促进了“商量”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商量”在章丘作为市政协“泉城商量”在基层的延伸,不仅带动社会各界和政协委员广泛地参与进来,而且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协商平台,成为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引爆点,实现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机融合。“商量”会一直在路上,章丘区政协也将不断地探索研究,真正做到政协搭台、委员发力、商中出彩,让“商量”在章丘真正成为有温度的传声筒、暖民心的民意通道、接地气的民生平台。

(本报记者王希涛通讯员孟祥庆索伟)

新闻推荐

章丘区妇幼保健院召开第二届医师节表扬大会 “比学赶超”造氛围 争当人民好医师

为加强临床医师能力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弘扬医师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精神,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