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区建设产业高地、宜居新区、文旅名城山东大学龙山校区落地章丘

济南时报 2019-08-30 13:46 大字

章丘区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绣源河40里风貌带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9日上午,章丘区在龙奥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章丘区委副书记、区长韩伟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撤市设区3年以来,章丘全面对标全市“1+474”工作体系,并提出了“1551”工作部署,加快实施产业、生态、城镇、交通“四大提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力突破“山泉河湖城”五大片区,凝心聚力做强产业支撑。

[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齐鲁科创走廊3年引进大项目200余个

章丘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建设经十东路齐鲁科创走廊,山东大学龙山校区落地,山东财经大学主校区等15所高校、近20万师生入住,建设30个科创平台,与复旦大学、北交大等高校开展合作,建有院士工作站8家,合作院士、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40人。

作为铁匠之乡、工业大区,章丘区清退落后产能企业3000余家,集中引进大数据及应用、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3年来累计引进哈工大机器人产业园、山大地纬软件园、中意科技产业城等大项目200余个。全区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达到82家。

章丘区创新实施“模拟审批”,并荣获“泉城创新奖”。制定扶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人才新政20条,全方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规划建设济东智造新城、凤凰山工业园区等专业园区,刁镇化工产业园升级为省级园区。

[突出品质功能提升]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新增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

为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章丘区突出“小泉城”特色风貌,以绣源河核心区为中心,加快推进华侨城、明水古城“两大引擎”建设。以国家级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实施腾笼换业、棚改旧改、拆违拆临,产业项目向东转移,换出城市发展空间近万亩。

随着济青高铁章丘北站建成通车,济青高速南北两线出入口改造完成,章丘区南北外环路等8条骨干道全部建成。突出打造章丘国家级森林公园大胡山片区、明水古城泉水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绣源河40里风貌带、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片区、济东智造新城“山泉河湖城”五朵金花。

章丘区把保护泉水放在首位,实施引黄补源、水系联通、生态修复等系列工程。实施城市山体公园、景观河道公园、道路节点公园等建设,大规模建绿透绿,新增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25.3平方米。

[促进农民增收]培育200余个特色村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4万人

章丘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关键,发挥三涧溪村示范作用,全面加快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培育了200余个特色种植村、养殖村、旅游村。依托60万亩富硒土壤,培育农业“八大名品”,章丘大葱品牌价值46.7亿元,荣获全国健康农业示范区、全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区称号。

每年80%以上财政资金投入民生事业、每年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人。

章丘区把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街镇、村(社区)延伸,新建改建扩建8所医院综合楼和20处中心卫生室,东部医疗中心、北部医疗中心启动建设,先后荣获国家健康促进示范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新时报记者王铮)

新闻推荐

“链起”大健康产业生态圈 访红太阳集团董事长杨寿海

“走产业融合、跨界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所有产业依托大数据,打造大健康产业链生态圈。”——杨寿海...

章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章丘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