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大品牌强势围攻自身资金、产能普遍受限 本土冷饮品牌不是很“爽”
记者调查发现,济南本地雪糕多在历城区和市区周边区县销售大型商超内难寻济南本地雪糕踪影很多人对夏天的记忆,是从咬下第一口雪糕开始的。长期以来,省城大多数的雪糕销售网点和大型超市内,以蒙牛、伊利、雀巢、和路雪为代表的大品牌在铺货和销售数量上一直占据绝对优势。不过,随着去年本土冷饮龙头群康起死回生,省城市民对济南本地冷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今年天气一热,很多人都在超市冰柜中寻找“老济南味道”,却发现买不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牌——“爽”,这是为啥呢?文/图记者张舒
经销商订货基本靠抢
“说是恢复生产了,为啥还是买不到‘爽’?”不少对老济南雪糕情有独钟的市民表示,今年并没有找到期待中“爽”的身影,有些失望。
历山路一家便利店老板刘先生告诉记者,“不是不想进本地品牌,而是进不着。”在他门口的冰柜内,存放着近300支雪糕,几乎清一色的是伊利、蒙牛等大品牌,还有少量的雀巢进口雪糕,省内品牌只有好阿婆一种。
“我们都是从区域经销商那里拿货,伊利、蒙牛的货源是最充足的,本地品牌货源比较紧张,只能等货。”刘先生经营这家便利店已经近十年,他回忆,以前夏季最畅销的雪糕品牌就是“爽”,“7月份最热的时候一天能卖近百根,每天都要补货。”不过,随着2016年群康停产,“爽”暂时退市之后,空出的市场份额很快就被伊利生产的一款名为“老冰棍”的雪糕填补了缺位。“口味相似,但价格比当时5毛的‘爽’贵了一倍。”刘先生指着冰柜中的“老冰棍”说,“后来‘爽’虽然恢复了生产,但因为产量少,听经销商说订货基本靠抢。”
今年25岁的小宋在华能路开了一家社区超市,与刘先生不同,因为店铺有地理优势,5月份天气还不是很热的时候,她的冰柜中早早出现了“爽”“群康豆排”“大火炬”等济南本土品牌。“我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卖雪糕,当时的进货比例是伊利、蒙牛占8成,雀巢、和路雪占1成,美伦、好阿婆等省内品牌占1成。”5月份开始,她新增了群康、圣井、夏君乐三个济南本土品牌。“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本地雪糕卖得越好。尤其是‘爽’,虽然进货时间晚,但销量很快反超伊利、蒙牛这种大品牌。进入6月,我把雪糕的进货比例调整为4:4:1:1,伊利、蒙牛(两个品牌按一类计算)和群康各占四成,雀巢占一成,其他品牌占一成。”
记者在走访市区多个大型超市时发现,冷饮冰柜中多数都被蒙牛、伊利、雀巢、和路雪等品牌占据;济南本土雪糕中,龙头企业群康生产的“爽”“群康豆排”等,仅在历城辖区内的冷饮销售网点比较常见;圣水、君乐生产的“小不点雪糕”“雪莲冰块”等品牌,则更多的出现在城郊或周边区县。
担心秘方流失不敢提高产量
“市民觉得‘爽’难买到,主要是目前我们的市场覆盖率不高。”济南群康集团董事长于宏昌告诉记者,“其实今年4月24日,‘爽’‘豆排’‘脆筒’这些传统主打品牌就上市了,目前每天的出货量在1万箱左右。”
群康集团的雪糕“爽”,是济南本土冷饮中知名度和销量最高的,曾创下一天销售600万支的成绩;同时,它也一度是冰柜里最便宜的雪糕品种,很长时间内,一支只卖0.5元。
2013年,群康为山东兴和进出口有限公司进行了大量担保。此后,兴和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群康受其连带担保责任影响,导致全部资产与账户被法院查封、冻结,资金链断裂。顿时,群康陷入困境。好在企业信用很好,此前与供应商、经销商关系融洽,因此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企业还能坚持正常生产经营。
到了2014年,一些商家看不到好转,便不再支持了,于是群康采用封闭运营模式,即供货商出原料,卖了货以后再将资金返还。到了2015年,这种模式也坚持不下去了,只能被迫停产。
停产3年后,群康恢复生产,重新“杀”回市场。
不过,由于原本位于大桥路6号的群康工厂,因轨道交通建设被划入拆迁范围,恢复生产的群康只好寻找其他公司合作,代工雪糕。“今年,群康在山东、辽宁两地寻找了4个加工厂合作生产,销售网点也在逐步增加。”于宏昌表示,“群康原有生产能力超8万吨,年产总值达8亿元,市场占有率近50%;今年代加工的产值却仅有1亿元,市场占有率不足30%。”原来,此前,群康的销售网点受停产、拆迁等原因影响流失不少,加之代工厂生产能力有限,因此产量远不及停产之前。“供应量不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秘方在代加工过程中很容易流失。”因此,在权衡人力成本、冷链配送、专利保密等多方因素后,群康一直没有提高生产配额。
本地冷饮创新品牌等待重生
“不过,目前代工的状况不会持续太久。”于宏昌说,群康新厂选址已经定在唐王镇,目前已经在规划中。据悉,新厂房占地大概100—120亩,预计产值将达到6—10亿元。“目前,因为分地指标等问题,唐王镇新厂的土地手续一直没有完成,我们也在积极的与相关部门接触此事,希望能尽快协调解决。一旦落实了用地问题,建厂速度就快了,从建设到投产大概一年时间就够了。”他表示,一旦新厂开工,有信心在三年内恢复本土冷饮行业50%的市场占有率。
其实,老济南记忆中的雪糕味道不只有“爽”。“小时候吃的雪糕都是本地品牌”,市民张女士说,当时的鸳鸯雪狗、紫雪糕、花生乳等口味一点不比现在的伊利、蒙牛差。张女士所说的这些雪糕,都是出自当时的济南市蔬菜公司。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济南市蔬菜公司的冰糕曾经很有人气,2008年被济南顺昌冷饮企业收购。济南顺昌冷饮企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收购蔬菜冷冻食品厂原本想借着传统品牌做大市场,但由于当时伊利、蒙牛等大品牌已经进入济南市场,加之人力财力方面受到种种限制,因此这些记忆中的老款式没有能够保留住。
“上世纪九十年代,济南冷饮行业有200多家企业,如今能够叫得响的只剩下了群康、夏君乐、圣水等为数不多的品牌。20年来,本土企业不断被淘汰,外地品牌不断‘杀’进来抢占市场。”于宏昌觉得,本地冷饮品牌要想实现突围,一是在价格上要进行差异化定位,二是不断完善产品升级换代。
其实,济南的本土冷饮企业并不缺乏研发创意,在产品坚守和创新方面从未停止过。记者在“天眼查”上搜索到,2007年,济南夏君乐食品有限公司发明了一种叫做“扒皮乐”的扒皮雪糕,可以像香蕉一样剥开来吃。雀巢看中了该创意,购买了其使用权。2010年,雀巢凭借扒皮雪糕“笨nana”一炮走红,直接火遍全国,带来了可观的销量。夏君乐近年来推出的高端产品马尔顿系列,重点做外地市场,在青岛海边、北京地铁口能卖到10元一根。群康则计划未来五年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每年推5—6款新品,逐步恢复到三四十款畅销款的水平。
延伸
本土品牌失去优势
作为山东省冷食行业龙头企业及昔日济南本土冷饮“三驾马车”,除了群康,圣水、夏君乐为代表的本土冷饮品牌,一方面经受着伊利、蒙牛等大品牌带来的市场冲击,另一方面受资金状况、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举步维艰。“这两个品牌目前主攻市区周边的区县市场,例如章丘、平阴、商河等。”于宏昌分析,由于最近几年群康、圣水、夏君乐因资金链断裂、厂房拆迁、设备升级等原因先后停产,很多外地品牌趁机抢夺济南市场,本土品牌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新闻推荐
540米高的山上竖起了13根电线杆,电线进了院落 章丘“一个人的村庄”,有电啦!
540米高的山上竖起了电线杆有了电,泉水顺着水管哗哗地流进水缸里。新时报记者殷玉国摄杏黄,枣花飘香。在海拔5...
章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章丘,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