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轮椅少年为梦想“奔走”

济南日报 2018-01-30 14:27 大字

每天乘坐火车上下班,让赵浩洋成为火车站工作人员最熟悉的旅客。在省立医院骨科病房,来自安徽的小患者苏梓航与赵浩洋成了好朋友。车厢之间的位置是赵浩洋的“专座”。

每天下午,赵凤军都开车到章丘火车站接儿子回家。赵浩洋的笑脸灿若朝阳。为患者拿药,双手忙不过来,嘴也要发挥作用。

在骨科病房走廊,坐轮椅出现的赵浩洋让人分不清是病人还是探视者。“瓷爱”中心的同事都是一群年轻人,赵浩洋是其中年龄最小的。

每天清晨5点一刻,21岁的赵浩洋准时起床,吃过早饭后,父亲赵凤军开车将他送到章丘火车站,赶乘6点50分K8212次绿皮车。24分钟后,绿皮车到达济南站,赵浩洋坐着轮椅一路滑行40分钟,到位于泉城路附近的“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上班。这是赵浩洋每天上班的固定路线,当然,下班亦如此。

在赵浩洋6岁那年的冬天,他跟小朋友打雪仗,意外摔倒,淤血压迫脊髓,导致双腿无法站立,只能与轮椅相伴。“命运就是爱开玩笑,玩着玩着,我也就长大了。”新年伊始,当赵浩洋告诉记者15年前发生的那场意外时,语气轻松,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好像他只是一个旁观者。这一天,是2018年1月3日,这一天,也是他21岁的生日。

21岁,风华正茂,青春无敌,有梦,有爱,有未来。而对赵浩洋来说,这些,他并未缺失。

15年前,当赵凤军得知轮椅将陪伴儿子一生时,在不影响继续治疗的情况下,他和妻子尽可能地多创造机会,带儿子走出去,教他学会如何面对社会。身体上的缺失已经无法弥补,不能再让孩子的心灵受伤。鼓励他多与同龄人相处,去正常的学校上学。也正因如此,这个轮椅少年并不比同龄人缺少关爱和梦想,他从小成绩优秀,还曾获得过“齐鲁小名士”称号。小学、初中、高中……赵浩洋一路滑行而过。其实,对于他来说,每次出门都是一次挑战,他不知道在大街上会遇到怎样的状况,上下楼梯,乘坐公交车、出租车……这些事情,他都无法独自完成。庆幸,老师、同学以及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让他感受到一份温暖。

2016年,赵浩洋参加了20公里半程马拉松比赛,轮椅滑行,用时1小时40分钟。比赛结束后,他结识了一群热爱公益的年轻人。他们来自“瓷爱”中心,从他们身上,赵浩洋感受到了热情,体会到大爱的力量。2017年10月,他加入“瓷爱”中心,由一名参与者转变为一名公益活动的组织者;由一名受助者转变为一名爱心资助者。“瓷爱”中心致力于为成骨不全症(也称脆骨病)等其他罕见病群体开展关怀和救助服务,维护该群体在医疗、教育、就业、关怀等方面的平等权益。赵浩洋在这里主要负责联络医院、为外地患者取药、探视患者及残疾人就业等相关工作。入职3个月来,他已帮助60多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

21岁的赵浩洋,帅气,自信,大方,乐观。他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人,轮椅只是改变了他出行的方式,并没有束缚他的梦想。大街上,他自如滑行的那一瞬,让人感受到“我要上路”的勇气,和对“未知”的无畏。他说,残疾人只有大方走出去,融入社会,才能体现“障健同行”的理念,才能更好推进社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世界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赵凤军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原本打算希望儿子能回章丘自己创业,在自己“眼皮”底下工作。可赵浩洋志不在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感谢父母和社会没有让自己成为一名心理压抑、闭塞、抑郁的残疾人,他庆幸这15年的经历让他看到自身的潜力与价值。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感谢社会,希望以个人的经历去感染更多身体有残疾的人,积极面对人生,面对梦想和爱。这样的赵浩洋,以这种方式面对生活,很开心,很骄傲。

(本报记者 赵晓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体制内人才不愿丢身份济南市挤出编制保障人才团队 人才“蓄水池”引来机器人项目

济南“人才30条”的第19条:设立泉城“人才驿站”。全市范围调剂500个事业编制作为人才编制“蓄水池”,滚动使用、动态管理。凡具有事业身份的高层次人才来济创新创业,5年内保留其事业身份。...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