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花蕙兰也有了济南产

济南日报 2017-12-29 14:24 大字

从2011年创业初期成立大花蕙兰花卉基地当年销售3000盆花,到2014年销售近3万盆花,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销售量翻了近十倍,这对于章丘区红锦兰园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来说是一个奇迹。该公司是章丘唯一一家从事大花蕙兰良种引进、培育种植、推广销售的企业,如今年销售收入达到千万元,并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大丰收。

花卉种植可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旭升村的红锦兰园,在主人王允峰、李丽夫妇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个花卉大棚,只见园内千姿百态的大花蕙兰竞相开

放,有黄金岁月(黄色)、世界和平(绿

色)、贵妇人(红色)等20多个品种,各种花色五彩缤纷,散发着淡淡

的幽香,一盆盆俏丽的兰花妩

媚清雅,摄人心魄。

“旭升村山地多,种庄稼不合算,回乡创业选择花卉种植,既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又能带动乡亲们致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红锦兰园内,总经理王允峰谈起自己的回乡创业经历兴致颇高。据他介绍,该项目是一家从事大花蕙兰良种引进、培育、推广和销售的企业,现有大花蕙兰10万余株,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就业。

王允峰介绍,目前兰园占地50亩,内有35个大棚,每年销售近3万盆花,价值逾千万元,“通

过三年多的循序发展,如今我们已经度过困难时期走向正轨了。”

今年50多岁的王允峰,谈起创业经历,他感慨万千。他本是刁

镇人,1982年退伍复员后在家务农,在上个世纪90年代干起了

有色金属电解铜的销售生意,2008年金融危机让有色金属市

场受到冲击,生意被迫停止。之后他和妻子李丽经过协商决定

重新创业,经过多次到云南等地考察市场参观学习,他们与大

花蕙兰一见钟情,其雍容典雅的特质令他们过目难忘。在2011年初春筹集到200万元的启动资金后,王允峰夫妇在双山街道旭升村承包了50亩地,建起了10个大棚,从南方购进了3000多盆大花蕙兰,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王允峰之所以能从事大花蕙兰的培育销售,与其妻李丽的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大花蕙兰植姿雄伟,色泽艳丽,花朵硕大,花色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一谈起大花蕙兰,李丽滔滔不绝,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大花蕙兰摆放在室内显得典雅豪华,看上去气派非凡,惹人注目。除了美化家庭居室,也适用于宾馆、商厦、车站的厅堂布置,有很高的品位和韵味,所以备受青睐。”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1.6万元

因为大花蕙兰生长期长、见效慢,创业之初,他们曾经历过技术难关和销售停滞等多道“坎”。夫妻俩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到云南等地学习种植培育技术,掌握生产技术,在克服技术难题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来因为不断扩大规模,大棚增加到了35个,园内的兰花也达到了3万多盆,他们以年薪10万元的待遇从云南请来了技术员张学亮,夫妻二人从培育种植中解脱出来,一门心思地从事兰花的经营销售。

王允峰夫妇从本村雇佣了15名村民在园内管理种植,每到销售旺季还大量雇佣临时工,解决了邻近村民的就业难题。“每天看到自己精心栽种的花苗,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心情就特别愉快。”王允峰说,大花蕙兰花期长达三四个月,春节期间正是花开盛季。他们已经与青州等省内外许多大型销售市场建立了长期的供销合同,一点都不愁卖!谈起未来王允峰说:“园内暂时不再扩大规模,而是先保持稳定发展。大花蕙兰市场前景好,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红锦兰园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花棚里紧张地忙碌着,“元旦前后兰花将上市,那时候很多市民专门来赏花、买花。”据了解,王允峰夫妇的大花蕙兰项目还是双山街道实施“支部1+3”的重点项目,目前已经与上海、广州、青州等许多大型销售市场建立了长期的供销合同,带动周边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1.6万元。

王允峰表示,今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因此,他们公司将继续围绕“产业是根本、生态是底色、富民是关键”的思路,不断做强花卉产业,做精观光农业,做美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现代农业高地、生态旅游胜地和富民惠民福地。(文/图 本报记者 钱堃)

新闻推荐

2017年济南教育十件大事出炉 基础教育公众满意度全国38城市济南列第四

打造有温度的教育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资料片)本报12月27日讯(记者李飞)27日,记者从济南市教育局获悉,“2017年济南教育十件大事”评选结果确定,“基础教育公众满意度全国38个城市列第...

章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