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搬出黄河滩区几十年的梦成真了 章丘启动滩区脱贫迁建,万余人2019年元旦住新楼

齐鲁晚报 2017-12-29 14:24 大字

章丘区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正式开工。本报记者蒋龙龙摄古老的黄河文化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黄河洪水多灾害,家家户户筑房台”成为黄河滩区群众的真实生活写照。搬出滩区、远离水患,成为黄河滩区群众的现实梦想。12月27日,总投资10.2亿元,涉及21个村庄3300户12068人的章丘区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黄河滩区几代人搬出滩区、安居乐业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蒋龙龙

通讯员袁致甲孟凡庚

黄河镇21个村庄

住在黄河滩区内

27日上午,章丘区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在章丘区黄河镇正式奠基启动。对章丘区黄河镇杨家村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民来说,这一天是个大日子,他早早地来到了奠基现场。在奠基现场将建设未来村民的新房。

王玉民从小就生活在杨家村,距离黄河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每年都非常担心黄河涨水。”因为一旦黄河发大水,家里的收成可能就没有了,“而且黄河涨水对居民的房屋危害最大,在黄河滩区的房屋10年多就得重盖。”王玉民告诉记者,村民外出打工挣了些钱,“不少又都扔在了加固房子上,很难有积蓄”。

在整个章丘,像杨家村这样位于黄河滩区的村庄共有21个,都位于章丘区黄河镇。黄河镇是黄河流域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乡镇,出产黄河鲤鱼、黄河西瓜、黄河大米这样的“吉祥三宝”,为抵御黄河洪水,滩区家家户户筑房台,频繁整修房屋。村里基础设施较差,贫困人口多,也成为了黄河滩区群众的真实生活写照。

黄河镇五万多人口中,共有一万多住在了黄河滩区之内,黄河镇也是章丘区脱贫压力最大街镇之一。

将建九年一贯制学校

村民可用天然气取暖

为摆脱遭遇水灾的心悸,跨过贫富差距的分界岭,中央、山东省济南市都高度重视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

据章丘区负责人介绍,自山东省、济南市部署滩区迁建工作以来,章丘区立即行动,举行了多次专题工作会,最终形成了迁建安置方案,通过外迁的方式安置滩区群众,在黄河镇驻地周围集中建设中心社区1个。

王玉民告诉记者,形成方案后,自己回村里给村民解读了安置政策。村民在了解安置政策后,“在两个小时内都签了字,说明百姓搬出去的愿望非常迫切。”

据黄河镇党委副书记李建春介绍,此次工程共涉及21个村庄,共搬迁3300户、12068人,2019年元旦交房,将确保广大群众到新房过春节。“群众搬到新房后,相关部门会对老房子进行拆除,拆除后的土地也将归村集体使用。”

针对部分群众担心的迁建后供暖、医疗等配套设施不全,影响生活质量等问题,章丘实施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和文体卫、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完善镇驻地功能分区,科学布局全镇产业结构。

章丘区还实施总长度10.1千米的高官寨至黄河天然气支线工程项目,村民入住后,可用天然气取暖。章丘区还建设一处九年一贯制学校,确保2018年9月投入使用,“既保障了老百姓入住,又满足了生活入学需要,消除了滩区群众顾虑,得到了广大群众认可。”

既有土地收入又能打工

村民将成产业工人

脱贫迁建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一期工程需要启动资金3亿—5亿元。为破解资金难题,章丘区与央企中建城镇合作,采取PPP合作模式,展开工程建设。这也成为全省首个央企参与建设的滩区脱贫迁建项目。

据章丘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脱贫迁建,要在产业支撑、人居方式等方面真正实现由“乡”到“城”转变,由内到外全方位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生产条件。

为解决滩区群众迁建后的就业问题,章丘一手抓农村社区建设,配套完善天然气、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确保搬迁群众正常生活;一手抓产业园区项目落地,充分利用滩区迁建整理出的3万余亩连片土地资源,通过项目招商、土地流转,与正大集团合作,建设高标准种养结合基地,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实现种植、养殖产业化。

同时全力推进与相关农业公司就经济作物种植、生物质能源等项目合作,积极推进中粮集团黄河滩区迁建现代农业项目。届时,搬迁出来的群众既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又可以到正大集团等企业打工增加收入,真正实现进社区的同时由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新闻推荐

济南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省会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

□张鹏程王长劲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而人才体制机制则是一座城市吸引人才的最大武器。今年,济南市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全市人才工作“一号工程”,今年5月份,重磅推...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