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年,商河县怀仁镇刚家村第一书记高源贵让小村落“大变样” 这个贫困村“变美”,将建北方首个“无煤生态村”

济南时报 2019-05-06 14:12 大字

“高书记,你来啦,快到屋里坐坐。”看到高源贵走在村里,商河县怀仁镇刚家村村民们格外热情。正是这位“第一书记”的倾心帮扶,村民们脱了贫、致了富。如今的刚家村,土墙危房没了,映入眼帘的是改造新建的新居;泥泞小道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洁的水泥马路;闲散荒地没了,产业项目一个接着一个落地生根……作为刚家村的第二任“第一书记”,高源贵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个个项目、一笔笔资金,摘掉了村里的贫困帽子。

访群众、察民情,入户走访暖人心

2017年5月,高源贵从市委宣传部到刚家村担任派驻第一书记。“这个书记一点官架子都没有,上俺家时直接坐在炕沿上跟俺唠家常,人真好咧。”一位6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

刚到刚家村的那段时间,每天都能看到高源贵进出村民家的身影。不到1个月,他走遍了全村,制作了《刚家村贫困户位置示意图》。在他的本子上,满满当当记录了整个村的情况:谁患有精神疾病,靠年迈的父母照料;谁听力残疾,行动不便;谁突发重病,因病致贫……谁家几口人、几亩地、一年挣多少钱,这些信息记在了驻村日记里,更印在了高源贵的心里。高源贵暗下决心:既然来了,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天天和村民相处,他们遇到困难都喜欢和我拉拉呱。我知道,他们把我当成了自家人。虽然两年下来我皮肤黑了、白头发多了,但是我的心灵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高源贵说。

强基础、增设施,打造乡村新样板

走进刚家村,水泥路平坦通畅,一面面3D彩绘墙映入眼帘。这些彩绘将近1500平方米,均由高源贵设计。彩绘墙也成为刚家村独特的“文化风景”。

在北方农村过过冬的人都有一个体会——“太冷了”。取暖,也一直是刚家村的难题。为了让村民过好冬天,高源贵对接上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的研究组人员,将刚家村作为农村清洁取暖及新能源小镇解决方案的试点基地,开展无煤化取暖示范村建设。目前,实施了200户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刚家村正努力打造北方首个“无煤生态村”。

“高书记来了后,给我们干了不少实事,实现全村道路硬化、路灯覆盖村内道路、铺设路沿石6000多米、栽植绿化苗木、建文化广场和刚家村综合服务中心……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村民们说,现在村里有灯有路,有花有树,比城里也差不了多少。村庄建得这么好,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活土地、增收入,带领村民断穷根

村庄美了,只是第一步,怎样才能让贫困户彻底拔穷根、摘穷帽?高源贵一直思索着。刚家村有莲藕这一种植项目,但生长一直存在问题,效益低。高源贵与农业局派驻“第一书记”多次探讨,邀请“土专家”到村指导。同时,积极争取省农科院支持,将藕池的水样、土样送去化验,多次到省农科院,请专家到村实地考察,现场“把脉”,解决了制约莲藕生长的技术难题。

随后,高源贵又将带领村民致富的目光瞄准了街边巷口的闲散地,村里回收后,采取“村集体+群众”模式发展绿化苗木经济,已栽植月季苗10万株。目前,刚家村年集体收入超10万元,彻底告别了集体收入为零的历史。

讲情怀、做实事,投身美丽乡村振兴

驻村两年来,高源贵说,很多时候也出现过“大我”“小我”和“大家”“小家”的矛盾。

“这个必须讲情怀。”高源贵说,刚家村离济南市区近100公里,单程需 2.5小时,驻村时家里基本没法照顾,妻子身体不好,而且工作单位任务重,孩子上幼儿园,接送全靠来自农村的年近7旬的母亲。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高源贵是一个小小的“我”,但又是一名“第一书记”,是一个大大的“我”,肩负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家庭是“小家”,父母妻子需要照顾,但刚家村是“大家”,父老乡亲也需要书记。

“有时心里很纠结。还是妻子的话开导了我,‘我们还是要讲情怀的,为村里父老乡亲做点实事,是你的情怀,我和父母孩子都支持你,是我们对刚家村父老的情怀’。”高源贵说,他拟了两句话自勉:“念兹在兹根扎麦丘热土,求仁得仁身投乡村振兴。”(新时报记者张晓园)

新闻推荐

山东认定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日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济南市商河县等26个种子基地为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提升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