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人带钱更带人情攻坚攻难更攻人心 ——商河县住建委“第一书记”扶贫记
解云江(中)和村里人给张月俊核实资料。新建的文体广场。新修的生产桥。“去村里工作,咱不仅带人带钱去了,更要带着人情味,帮助他们攻坚攻难谋发展,更要攻人心,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在商河县住建委新旧“第一书记”换届时,驻龙桑寺镇李官村第一任“第一书记”秦坚平对即将接替他工作的解云江说道。“带人带钱更带人情,攻坚攻难更攻人心”,是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总结,更是他们贫困村李官村成功脱贫的诀窍。
文/片本报记者李云云
通讯员刘垒张勇
贫困户生病遇困难
“第一书记”送钱渡难关
“你现在别考虑别的,专心养病,家里的困难,我们一起帮你解决。”在商河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商河县住建委驻李官村的“第一书记”解云江对贫困户姚文点说道。解云江是商河县住建委驻李官村的第二任“第一书记”,在得知贫困户姚文点生病住院后,他和前任第一书记秦坚平一起来医院看望他,并带来了住建委拨付的5000元扶贫资金。
“老姚这一病,这一家子就更难了。”走出病房后,秦坚平忍不住说道。据他介绍,姚文点家里有三口人,妻子张月俊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孩子正在上高中,姚文点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姚文点这一病,全家人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解云江在走访时得知姚文点的情况后,及时向住建委党委作了汇报。住建委委党委开会商议,向姚文点拨付资金5000元从经济上对其家庭进行救助。解云江和龙桑寺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民政、残联、教育等部门,在政策上对其进行帮扶。儿子在外学习,张月俊不能自理,秦坚平和解云江决定去姚文点家里拿户口本、身份证等申请办理政策帮扶。
离开医院后,记者跟随秦坚平和解云江来到李官村姚文点的家里。姚文点的姐姐正在照顾张月俊,得知“第一书记”们对姚文点的帮扶后,老人忍不住哭了起来。“俺家兄弟现在太难了,秦书记和解书记没少帮衬着,这送来的不仅是钱,更是人情啊,俺代表这一家子感谢大家。”
勤调研多走访
修路绿化建广场
“秦书记来了啊,好久没见你了”、“秦书记和谢书记吃饭了没,来家里喝点水啊”……走在李官村的大街上,村民们热情的问候声源源不断。“看我们村里的人多可爱,看着就亲切,我都走了还没忘了我。”秦坚平笑着说。“秦书记给村里做了这么多事,忘了谁也忘不了秦书记。”“去商河了给我打电话,我管饭。”秦坚平和村民开着玩笑。
“有事找书记”是李官村的第一选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李官村的真实写照。大街破损不堪,小巷未硬化,严重影响村民的出行安全,对此群众颇有怨言。秦坚平刚挂职“第一书记”后,村民就来找他修路了。他积极筹措资金,对村里的大街小巷进行了硬化。“现在李官村的路在周围村庄,算是最好走的了。”
秦坚平积极走访党员群众,深入了解村庄情况,收集意见和建议。所以路修好了之后,秦坚平又发现了村民有新的问题。“现在跳广场是各个村的时尚,我们村里却连个跳舞的地都没有,这哪行。”秦坚平和住建委汇报情况,各方筹措资金,给李官村修建了新的文体广场,协调教体局安装了健身器材。“我们现在有地方跳舞了,秦书记解决了不少农村妇女的‘心病’。”村民张女士笑着说。
挖穷根寻出路
美化修桥引光伏
修路建广场之后,秦坚平又筹措资金帮助村里修了下水道、协调民政部门建设了幸福院等等,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如果说他让李官村越变越好的话,那么解云江所做的工作就是让李官村越变越美。
今年4月份,秦坚平与解云江完成了“第一书记”的新老交替。解云江接棒成为了李官村的第二任“第一书记”,他来到村里之后,申请资金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对墙壁进行了粉刷,大大提升了李官村的“颜值”。“村里工作和家庭工作一样,谁都希望家里美美的,这样干起来也带劲。”解云江说道。
李官村缺少产业支撑,是典型的农业村,但农业生产条件却让解云江担忧不已。沟渠年久失修,村里通往田地的小桥岌岌可危。
了解情况后,解云江协调国土资源局引进土地整理项目,兴修1000米沟渠,新建一座生产桥梁。
“生产条件好了之后,村里生产才能跟上。”解云江说道。“第一书记”调研发现,李官村贫困除了因为基础设施差外,主要是因为村里没有集体收入,难以解决自身发展问题。为了增加村里集体收入,“第一书记”协调资金40万元建设了村集体光伏项目,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5万元;协调产业扶贫资金15万元,为李官村14户39人引进117只能繁母羊全部到户;引进大蒜种植大户,流转土地240余亩,每亩租赁金1100元,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得想办法增加村里的造血功能才行。”解云江就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和秦坚平交流着经验。
新闻推荐
接受“红色教育”,弘扬红旗渠精神 商河县文广新局党总支加强党性修养,做好商河文化
本报10月17日讯(通讯员张广超)13日、14日,商河县文广新局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前往红旗渠接受“红色教育”,进一步增强...
商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