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商河“新外环”正式破土动工打通交通“大动脉”构建发展新蓝图

济南日报 2017-07-10 12:50 大字

“新外环”动工现场(王宝静 摄)

2015年1月1日,济乐高速正式通车,制约商河多年的交通瓶颈开始“破冰”;2015年9月28日,德大铁路商河站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商河没有通火车的历史;

2017年6月30日,商河“新外环”正式破土动工,城市建设正式从“商中路时代”迈向“商中河”时代……

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区位优势和快捷的交通条件,商河,这座济南北部的千年古城,正在用空间的拓展描绘一座城的磅礴气势,用路网的通达书写全新的商河速度。

突破县城从“商中路时代”迈向“商中河时代”

当问起商河中心城区在哪里时,很多市民会说商中路;问起城区主干路时,几乎所有商河人会说商中路。城区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步伐。为此,商河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力突破县城,按照“打造三大基地 建设富美新商河”的目标,进一步拓宽空间,全力打造南部和西部两大新区,力争从“商中路时代”迈向“商中河时代”。

6月30日,G340东子线及S240盐济线商河绕城段改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商河城区“新外环”线路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投资63787.7万元,设计全长20多公里,采用一级道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宽25.5米。该工程的建设标志着商河即将走出“商中路时代”,转身拥抱一个跨越发展的“商中河时代”。

“外环”作为商河连接周边城市的一条大动脉,东通国道340、西连济乐高速、南接省道240、北达德大铁路商河站,通过该条大道可将县城与周边城市连成一片。路通则财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完善的道路框架和便捷的交通正在加速构建商河的致富蓝图,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构建路网

“沉睡企业”迎发展新机遇

位于原省道316线旁的泰商国际商城,自2013年建成以来,由于位置“偏远”,发展一直不温不火。自济乐高速、德大铁路相继通车,省道316线升格为国道340线后,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这里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千家商户、企业抢先入驻,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同时,借助交通优势,这里也成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风水宝地”,目前已发展成为“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四通八达的路网,缩短了商河与周边地区以及北上广等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实现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的高效流动,成为一条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在改写全县“经济版图”、重塑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同时,也为全县搭建起更加清晰的城市发展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商河县铁路通车长度为29公里,占德大铁路总里程的11%;济乐高速里程达33.08公里,并在县城和开发区分别设有进出口;国道、省道总里程达78.63公里;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69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朝发夕至

商河晨摘果蔬端上北京市民晚餐桌

如今,摊开一张商河地图,纵横交错的铁路、高速、国道线路立即映入眼帘,一根根交通主动脉,架起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商河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省城甚至京津地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借助交通优势,商河不断丰富完善连锁配送、农超对接等农产品流通方式,省城、京津等地的市民晚上即可品尝到当天采摘的新鲜瓜果、蔬菜,商河农产品交易和物流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也为打造区域性农产品生产交易基地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交通路网的建设弥补了商河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方面的交通短板。商河将紧抓京津冀、长三角、济南市区等地新旧动能转换的良好机遇,借助一根根通往商河的“大动脉”,引进一批留得住、发展好的知名企业,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注入新的活力。

交通的发达便利也为商河凝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气。坐拥温泉、生态两大特色资源,商河打造区域性温泉休闲健康养生养老中心正逢其时。今年以来,全县按照“旅游富县”的发展战略,积极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路线,“后花博会时代”效应不断扩大。据统计,在“五一”期间全县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旅游收入6000余万元,同比增长均超20%。(本报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王永伟)

新闻推荐

济南14个路段高危半年发生事故百起

女报讯(记者李丽娟)近期,济南交警支队对全市交通事故频发路段进行分析排查,确定了2017年度全市交通危险路段14处。交警提醒市民、驾驶员途经这些危险路段时,务必提高警惕、谨慎驾驶、减速慢行。...

商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