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广大家长和考生:这些高考录取陷阱你知道吗?
近日,长清区人民检察院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开展“为大学录取通知书保驾护航”普法活动,千余名即将放暑假的大学生争当反电信诈骗志愿者,提醒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准大学生”谨防各类电信网络诈骗,避免徐玉玉案件的悲剧再次发生。
长清区检察院提醒“准大学生”,接到录取通知,看到要求银行汇款的电话,一定要加倍小心,及时通过公安部门110报警电话或录取学校教务处等部门予以核实,未经核实,不要给任何单位和个人汇款。(本报记者 刘晓群 摄)
高考本科线公布后,报什么学校,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事儿。此时,一些“高人”也蠢蠢欲动,号称可以花钱上名校、低分用钱补……高考过后的录取阶段,以诈骗为主的各类犯罪高发。昨日,记者请商河县检察院办案检察官结合典型案例总结了一些行骗的套路,提醒广大家长和考生谨防高考录取陷阱。●案例一“高校教授”帮你“花钱读名校”
潘某的儿子高考成绩一般,潘某希望可以通过“运作”帮儿子选一所知名高校。他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是上海某知名高校教授的周某,周某答应会将孩子安排进一所上海名校。周某以需要请上海市教育局的领导吃饭、托关系为由,先后要求潘某向他的指定账户汇款共计16万元。但是潘某的儿子迟迟没有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潘某才知道自己可能被骗了。潘某通过电话和微信等联系周某,要求其返还16万元。在多次催促后,周某还了2万元,之后就杳无音讯,潘某无奈之下报警。经警方查明,周某根本不是所谓的大学教授,而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案例二雇佣“黑客”伪造录取名单
张某冒充高校教师,谎称能帮助高考成绩未达本科线的学生办理点招录取。为了使学生家长相信学生已被高校录取,张某几经周折联系到宁某。宁某利用南京某大学网站的漏洞,采用注入网页木马的手段盗取了该大学本科招生网站的管理权限,先后将4名未被该校录取的高考考生信息添加到该网站的本科生录取名单中,使考生及其家长相信已被南京某大学录取。张某通过上述手段先后骗取4名学生家长共计82万余元。
检察官提醒六大骗术要警惕
●用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套取考生身份证、姓名、手机号等信息,实施精准型电信诈骗;
●发布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链接,让木马程序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信息;
●谎称可以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
●自称军校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谎称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实施诈骗;
●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将学杂费等费用打入指定账户;
●混淆自考、成人高考、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
检察官表示,随着高考招生录取阶段的临近,类似案件可能增加,无论何种形式的招生诈骗,都是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
检察官提醒,犯罪分子的诈骗伎俩看起来并不高明,之所以能得逞,不仅因为虚构的身份和能力,更是抓住了家长望子成龙、“慌不择路”的心态。其实,这些骗子的所谓“领导”身份、“通天能力”,只要留心核实便会验明真伪。如果遇到可疑情形,可以电话咨询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或登录高校官方网站查询,不要被骗子的谎言蒙骗,更不要将钱款汇给不熟悉的人。报考期间,考生和家长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将考生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验证码等信息交予他人。
检察官建议,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应当正确认识和看待落榜,名牌院校也并非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从我国国情看,人才比例和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选择专科、职业学校、技校等就读,在毕业后甚至比一些知名高校的毕业生更好就业。此外,进入职业学校或者技校的学生,通过继续学习一样可以达到本科同等学力,同样能够考取研究生深造。
(本报记者 刘晓群 通讯员 李雯)
新闻推荐
严守红线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商河县国土资源局创新耕地保护工作
(本版采写/记者王宝泓)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严格保护耕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近年来,商河县牢固树立“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