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从这里启程 ——枣庄市实施农业脱贫攻坚纪实
本报记者 梁鸿雁
开栏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精神,本报今日起开设《推进“五位一体”贯彻“四个全面”——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专栏,着重介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所取得的各项工作成就,营造加快推进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位于坛山街道中桥居的峄城开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中桥***种植基地,实现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技术培训、创业孵化、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进行扶贫。其中,仅扶贫分红一项,就帮扶中桥社居贫困户户人,每人每年增加收入元,实现社居贫困户脱贫致富。
自实施农业脱贫攻坚以来,全市农业部门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扶贫“七大行动”,培养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总结出了特色产业扶贫、特色养殖扶贫、光伏扶贫、休闲农业旅游扶贫、经营主体带动扶贫等各具特色的扶贫模式,为全市农业脱贫攻坚工作创造了经验。
***在行动
市农业局局长王志翔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脱贫的主要对象是农民,作为与农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服务最直接的部门,农业系统帮助贫困村、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致富是天赋职责,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为此,我们把农业脱贫攻坚作为‘三带三农\’(带着感情服务农民、带着责任运筹农业、带着希望建设农村)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
从农村实际出发,市农业部门以***为突破口,实施了特色农业、农村改革等七大农业扶贫行动,并建立了农业***工作台账,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果蔬、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薛城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种植习惯,通过发展高效特色产业,积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粮食、高效蔬菜、小杂粮、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周营镇以发展蔬菜为主导产业,帮扶重点贫困户建设设施大棚户,其他镇以发展优质粮油等为主导产业。
在山亭区、峄城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万元,以9个合作社为载体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扶贫项目,共带动户贫困户、名贫困人口。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引导贫困户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全市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惠及1.8万贫困人口。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建工厂、发展基地、入股经营等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户,直接帮扶贫困人口人。
项目带动显活力
洪绪镇金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滕州市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这个村积极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将扶贫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形成了“租金+股金+薪金”扶贫模式,实现了保底收入、分红收入、打工收入的多元化,***逐步由“输血”向自我“造血”突破。
今年以来,全市积极协调争取省级资金余万元,先后组织实施了省级特色高效农业扶贫、粮食高产创建平台、生态循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有力地助推了农扶贫脱贫。(下转A2版)
(上接A1版)枣庄高新区突出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投资余万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千亩核桃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合作社等5个农业特色产业项目,以入股分红、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增收脱贫。
在年的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项目中,市中区通过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为税郭镇桃园村、孟庄镇里筲村2个重点贫困村统一发放药剂,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免费实施喷施作业。涉及2个贫困村的户,人,小麦面积.亩,项目实施不仅降低了贫困户的生产成本,而且确保了小麦增产增收,实现了项目资金和***的有效对接。
科技支农助脱贫
薛城区实施“雨露计划”走近农民走进乡村,在镇、村举办“雨露计划”培训班,针对留守农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拓展培训内容,请本区种养高级农艺师、拔尖人才讲授通俗易懂的果树栽培和麻鸡散养课,受到农民朋友们的欢迎,培训人数人。
在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后,台儿庄区对有劳动能力、从事种植业的贫困户,安排农技专家“一对一”进行帮扶指导,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优先安排贫困户进行培训,使其成为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目前全区已组织名贫困人口参加培训。
薛城区、台儿庄区的科技支农助脱贫是全市的一个缩影。
市农业部门把建立贫困村就业培训机制、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作为***的治本之策,突出抓好贫困农民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新成立了枣庄新型职业农民学院,重点实施了“百千万”培育工程,培训人员向贫困户倾斜。目前,全市今年共组织各类农民培训班余期,多名贫困人口参加了培训。启动了“专家团队服务基层”科技下乡活动,全市各级共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多次,技术指导贫困户1万余户。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切实加强合作社贫困户成员的技术、政策培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品牌建设,推动互联网+营销创新,增加合作社、家庭农场当年收益,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贫困户增收的“助力器”。
结对帮扶手牵手
随着农业脱贫攻坚的实施,农业干部形成这样的共识,不与贫困群众交往,群众拿你当路人;不与贫困群众交心,群众不会拿你当亲人;只有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他们的拥护和支持。各个区(市)立足当地实际,制定帮扶措施,与贫困群众手牵手共同奋斗,出现了一批新亮点。
薛城区家庭农场典型代表盛农家庭农场,目前已流转土地亩,每亩每年支付给农户元,其中涉及周边4户贫困户、土地.2亩。年投入扶贫资金万元用于盛农合作社折资入股,每年合作社按照入股资金的%给贫困户分红,覆盖史湖等5个村户、人,贫困户实现分红人均元。
滕州市实行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对一对接,采取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年终分红,贫困户优先到合作社打工获得报酬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尽快脱贫。南沙河镇源丰家庭农场与东魏村贫困户3户5人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分红+转移就业”模式实现脱贫。每年以入股资金的%作为贫困户保底金,年返还本金,贫困户年人均增收元。
在第一书记帮包村,台儿庄区发挥农业部门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先后在张山子镇新闸子村、马兰屯镇土楼村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4家,筹集余万元硬化农村道路米,建设蔬菜大棚个,打深水井2眼,解决帮包村行路难、无项目、缺技术等问题,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市中讯“现在小区经过整治,不仅治理了花园,安装了健身器,小区环境好了,蚊子也少了,楼前楼后都非常干净,我们住在这里,感觉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近日,幸福小区的一位王姓居民向笔者介绍说。作为上个世纪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