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因街道沙河村800多亩塌陷地又变为良田塌陷地复垦,村民竖大拇指

齐鲁晚报 2016-11-16 00:00 大字

刷卡后,按动开关,可以自动放水。本报记者孟杰摄施工人员修建田间路期间。本报记者孟杰通讯员昝耀东邢凡千

立冬过后,冬小麦进入分蘖盛期,站在沙河村村北的地头上一眼望去,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一片平坦向远处延展,看不到边际。几个月前,这一片长势喜人的小麦地还处在“耕之不易,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从2003年起,这块位于田庄煤矿东南方向的“煤矿塌陷地”出现庄稼减产、机井损坏、地下电缆断裂……庄稼地“难种”了。今年8月,济宁高新区开始治理这片塌陷地。挖高填低、修机井铺电缆、外加几条水泥路,治理赶在冬小麦播种前完了工。

塌陷地变平整

老刘出了不少力

“这季庄稼可有福了。”初冬的暖阳照在麦苗上,沙河村的村民刘润全没事就喜欢往田里跑,虽然家里的8亩3分地全包出去了,但种了半辈子庄稼的老刘还挺舍不得这块“拉坡地”的。

“塌陷地不好种,这个我最有发言权。”谈起在塌陷地上种庄稼,老刘打开了话匣子。“我的地正好摊在了拉坡上,撒种子还好说,一到浇地时,我是真犯怵。2003年前,这块地我一人一上午就能浇完。地一塌,我这块拉坡地俩人一天很难浇完,2004年秋天,我在地里耗了一天一夜。”

田地塌陷造成的地面高低不平,每当浇地时,老刘和老伴儿都早早的到地里找机井排队安装水泵,最要命的是要一截一截地挪200多米长的水管子,139米长的地要按被拉成的段一段一段地浇。耗时又费力,老刘两口子好几次都想放弃这块地,但谁都不想接手,老刘也舍不得这一亩地800多斤的收成。

“这下好了,地整平了,重新打了机井,又回到以前30亩地一眼井的时候了。”虽然把地包了出去,但地平坦了,也有老刘的一份力。作为村里的老电工,老刘参与了这块地浇灌系统的地下电缆铺设。

30米一个放水阀

浇水能省2000多块

沙河村村南的这块塌陷地有879亩,涉及到村里的大部分村民,村里一直以来的种植习惯,小麦和玉米是村民的主要收成,两种农作物的生长期都少不了浇水灌溉。自从田地出现塌陷,村里“30亩地一眼井”就成了个传说。如今这个传说又回来了。

从村南的这条大马路再往北200米处,是刚修建好的一处机井,以机井为点,北、东、南方向每隔30米就有一个放水阀。机井被外面的水泥石板砌得严严实实,在机井的上方,还竖了一块提醒注意的牌子,上面写着“先开阀,后放水”。这个外表看起来不像机井的机井,让刘润泉介绍起来颇有精气神。

“这里面有电泵,谁家来浇地,先把管子连接到离地最近的放水阀。打开阀门,刷上电卡,一按这个开关,水就呼呼地往地里跑了。自家省了电泵,管子也不用买那么长了。”老刘一算账,光浇水这一项,就为每家省下了2000多块钱。

修了水泥路

下地干活不怕陷了

塌陷地地表不平,地势不稳定,还经常出现受力塌陷的情况。耕地时,时常会漏下去一只脚,一开始村民们还害怕,久而久之,竟也习惯了。现在农忙时,还有村民会互相开玩笑“要下地那得先拿好自己的锨把子”。塌陷地整治后,用村民李化民自己的话说,现在再下地,那都可以开着拖拉机了。

李化民家4口人有10亩地,有6亩摊在了这块塌陷区。因为处于塌陷区地势最低的地方,李化民家的地虽然不愁浇,但涝天雨水排不出导致过绝产。“虽然给了补贴,但还是心疼啊。”作为一个庄稼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6亩刚成熟的玉米全部泡在水里,李化民称不顾家人的反对,自己蹚着齐腰的雨水,拿着大盆硬是抢收了一亩地。

“现在可不用愁了,你看这地平的,排灌也方便,地头上还修了水泥路,下雨下雪天大车都能进了。”李化民称,自己脚底下踩的这条3米多宽的水泥路原本只是个不到半米的田间路。收庄稼不容易,拉庄稼也是一大头疼事,李化民的拖拉机轮子就曾陷到过塌陷地里。

6个月的工期

只用俩月就完成

沙河村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项目区位于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东部、田庄煤矿东南侧,项目区北至沙河村与储庄村村界田间道路,南至沙河村北雪花路,西至田庄煤矿公路,东至沙河村田间道路,项目区的建设规模达879.8亩,经治理后,恢复耕地823.7亩。

这块塌陷地可没少让人操心。“地下不稳定,好好的机井经常被拉断,一年重修六七眼井不稀罕。”沙河村村支部书记刘承宽说,村民意见大,村两委也烦心。今年3月份,王因街道办事处向济宁高新区管委会进行了立项请示,要对这块塌陷地进行综合治理,帮老百姓再把这块地“要”回来。

4月5日,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中心组织市国土、农业、水利、环保、财政等部门专家对涉及项目区进行现场勘验、评审。4月19日,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济宁市财政局开发区分局进行立项批复。在项目前期筹备和工作实施中,济宁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区分局多次组织专家深入现场进行项目调研、评审、论证;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国土分局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指导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8月16日,伴随着挖掘机、推土机的阵阵轰鸣,沙河村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开工。为了不耽误村民当季冬小麦的播种,工程调动多方机械设备和人员,土地削高填洼、打井、修路齐头并进。原定6个月的工期,只用了两个月就完了工。10月1日,沙河村采煤塌陷地工程基本完工,3日,完成了对全部耕地的深翻,10日,村民的冬小麦顺利种进了地里。

通过复垦整理,提高了水利设施标准、道路通行和管护能力,整个项目区整理后预计年增收益64余万元,恢复耕地还将对村民实行3年恢复期的补偿。沟成网,地成方,沟渠路旁树成行,排灌路林四结合,配套工程效益强,塌陷地复垦了,沙河村的老百姓喜笑颜开,翘起了大拇指。

新闻推荐

政府监管、市场运作、乡镇为主体、分级管理商河环卫群众满意度全市第一

今年多个乡镇新增环卫车辆。本报记者李云云摄本报11月16日讯(记者李云云通讯员李小侠)近日,济南市城管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全市开展的城管执法和环卫满意度首次调查中,商河环卫满意率居全市首位,...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