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文化

黄三角早报 2016-10-26 00:33 大字

文本报记者郑美芹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蜿蜒起伏,几千年来不但养育了两岸无数儿女,而且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文化。吕剧、短穗花鼓、枣木杠子乱弹……这些优秀文化伴随着历史并肩走来,一路坎坷,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那足迹里镌刻着数不尽的沧桑往事……

短穗花鼓

短穗花鼓,对于东营人而言是一种非常熟悉的艺术形式,又名“打花鼓”,“秧歌鼓”,流传在东营市广饶县和商河县一带。短穗花鼓的动作奔放、舒展。讲究“打场脚微颠,八字腿弓箭,击打头略晃,跑鼓轻如仙”。击鼓力度强,幅度大,当击打至高潮时,小碎步的跑,加上清脆的鼓点和镲的拍击,发出抑扬顿挫的铿锵之声,具有使人情绪振奋的感染力。两条穗缨上下翻飞,舞步左右旋转,无论是跳打、跪打,舞者将穗缨抡出两个大花球绕身飞转、绝招迭起,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短穗花鼓”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有人曾说“艺术源自苦难”,这话确实不假。短穗花鼓原是旧社会流浪艺人借以乞讨谋生的手段,每逢青黄不接或灾年,艺人们便背起花鼓,四处逃荒。往往师徒、兄弟、或父子组成一班,或跑坡或设地摊演出。常年的流浪生活,使艺人们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和绝技。闲时便相互交流和比赛鼓技,互相切磋技艺。除逃荒要饭表演外,逢年节、赶会或其他热闹场合,短穗花鼓舞也是常见的艺术表演形式。

短穗花鼓的音乐和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贴近群众,贴近现实。2000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陈官短穗花鼓的电视专题片,陈官的短穗花鼓又一次打出了陈官,打向了全国。短穗花鼓凝聚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愉悦身心,提高修养,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民族情怀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促进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短穗花鼓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入选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参与性向多元化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陈官短穗花鼓面临中新的挑战。近年来,短穗花鼓舞艺人吸收了戏曲的一些表演程式。起舞后,先打场子,每舞一段静止造型亮相后,二人相对表演唱段子,曲目有《串九州》、《十二月》、《枕头记》、《报喜歌》等。歌词内容丰富,大多为现实生活的写照。如《串九州》中所唱:“打起花鼓转悠悠,一不洗脸二不洗头,花鼓本是个花大姐,背起花鼓串九州。”诙谐中含悲伤,加之曲调低沉,形象地展示了流浪艺人卖艺糊口饥寒困厄的情景。加上富有乡土气息的服饰:头扎白毛巾,身着对襟褂,蓝或黑色布裤,伴以淳朴的民间小调,使人感到韵味十足,格外亲切。

吕剧

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纯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吕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的,自成戏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吕剧发源于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始成于1900年。当时被艺人称为“化妆扬琴”,而民众则以“驴戏”、“捋戏”或“小戏”等称之。

吕剧这一民间艺术所以发源于时家村,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时家村地处入海口处,时常受到黄河泛滥的威胁,黄河每一次决堤,都给沿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们拖儿带女,背井离乡,以四处乞讨为生。洪水使人们饱受苦难,苦难让人们聪明起来。渐渐地人们把伸手乞讨改为唱着小曲求舍,由单纯乞讨变为艺术与食物的交换,使少数人由讨饭人变为早期的乡间流浪艺人。这些民间艺人在走村串乡中,学到了外地的许多曲调,将其揉合到自己创作的曲调中,逐步形成了吕剧艺术。

吕剧艺术的创始人之一时殿元,是时家村人,自幼就唱着小曲讨饭。约在1887年前后,时殿元曾到被称为“戏窝子”的菏泽地区学习琴书,技艺大进。1893年,时殿元与徒弟组成山东琴书班社,起初在广饶、博兴、惠民一带,后来经常活动在淄博、潍坊和胶东一带,有时还远到省外演出。所到之处,声名鹊起,深受欢迎。1900年,时殿元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编为化妆戏演出,因为《王小赶脚》以“驴”为道具,群众就称其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高度重视,1950年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山东省政府在贯彻这一指示时,委托省文联对各地戏曲剧种进行调查,把化妆琴书作为有代表性的剧种进行重点改革,以便推动全省戏改工作。通过对《小姑贤》、《兰桥会》等传统戏的加工改革,使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创作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以后,开创了吕剧艺术的发展时期。因为对吕剧艺术没有一个正式名称,就请当时的省文联副主席陶钝为其起名,陶钝就把“鲁”字赠送他们,称之为“鲁剧”。时任省文化局长的王统照认为欠妥,他取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吕”之“吕”字,称为“吕剧”,喻其有“黄钟大吕”之声,又能谐民间“驴戏”之音,得到大家的赞同,为吕剧正式定了名。

吕剧是东营人民为祖国的戏曲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是民间艺术的精粹。东营以吕剧故乡而闻名于世,如今的吕剧,在东营家喻户晓,人人爱唱。“一听剧团进了庄,男女老少着了慌,大嫂在灶前忙做饭,饼子贴在了门框上”,就是人们热爱吕剧的真实写照。吕剧已成为黄河口文化的一个品牌。

枣木杠子乱弹

在中国,有一个剧种为一个乡镇独创独有,并且几百年经久不衰,恐怕这在全国也实属罕见,这一戏曲剧种就是咱们广饶县大王镇的“枣木杠子乱弹”。据了解,枣木杠子乱弹这个剧目是大王镇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戏种,现在已经流传了近四百年的时间,因轻装简从,又能“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而备受农家欢迎。

在清朝康乾盛世时,当时相对殷实富足的大王桥人曾有过文化上的相对发达,每年丰收的农民便用自己独创的娱乐方式,来表达丰收的心情,于是大王人就独创和发展了形成于大明初期,俗称“大王桥小调”或者叫“大王桥杂八调”的乡戏——“枣木杠子乱弹”。演唱时,乐器以扬琴为主,挫琴、三弦为辅,另有二胡、三弦、笛子、坠琴、月琴、碟子、枣木梆子、枣木木棍等乐器和农具、餐具等相助,听来亲切、优美、婉约而铿锵,有时乐手身兼演员,虽无较大的动作表演,但是顾盼神飞,演员与观众齐乐。这种民间曲艺是历代民间很多无名艺人起初随意哼唱而成,又经不断加工,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唱词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民歌民谣,老百姓口头创作,有《光棍哭妻》、《正对花》等十多出;二是借鉴于优秀剧目,如《许仙游湖》、《砸面缸》等;三是取材于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如《满江红》、《四大景》、《四季相思》、《鸳鸯扣》等,其中也有明清时期齐鲁名士李象先等人的词赋。

据统计,“枣木杠子乱弹”这一剧种,有曲调70多种,流传至今尚且盛行的仍有48种,现存曲目有《四大景》、《四小景》、《鸳鸯扣》、《满江红》、《正对花》、《反对花》、《跌落金钱》、《月牙光》、《张生戏莺莺》等。

有乡人的俚曲,也有高雅的唱调,“枣木杠子乱弹”逐渐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戏曲形式。而且,这一民间小调在融合了现代文明气息之后,唱出了富裕乡人的心声。

新闻推荐

办好实事惠民生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