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鲁明科研中心的知心大姐王辉施行“幸福”工作法打造“幸福”科研

黄三角早报 2016-10-26 00:17 大字

本报7月10日讯(见习记者徐文君通讯员王淑梅)鲁明公司科研中心仅有60余名员工,担负的却是“产量连年上升、技术不断突破”的重任,快节奏的工作也让职工们感到了压力。面对这些困难,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王辉设身处地地为职工着想。她创新实施的“幸福”工作法,通过激发员工良好的心态激发工作状态,提升幸福指数和业绩指标,打造“幸福”科研。

“作为一个科研单位,生产力就在大家的脑子里,只要员工脑子装着工作,那么生产力就是无穷无尽的。而只有当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快乐和幸福的时候,他才能安心、用心地工作,才能把聪明才智转化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生产力。”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王辉对生产力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她认为幸福也是生产力。

今年3月份,开发室主任孙国斌的情绪一直不高,并且面露愁容,王辉看在心里,便主动去找他交谈。一番交流后,王辉才知道为什么最近他的情绪不高。原来,孙国斌的妻子也是鲁明公司的员工,单位驻地在商河县,离家150多公里,只能周末回家一趟,照看孩子的重担便落在了孙国斌一个人身上。平时孩子上幼儿园,孙国斌每天总是第一个把孩子送去,最后一个接走。现在恰逢公司上产会战,周末也要加班,孩子的事可愁坏了孙国斌夫妇。

“不如成立一个‘周末托管所\’”,一个念头突然闪过王辉的脑海。像孙国斌家这样孩子年纪小、周末无人照看的职工在科研中心还不少。于是,王辉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周末托管所”,凡周末家中没人管的孩子都可以带到单位,中心抽调工作人员负责照看。

“这下放心了,中心成立的‘周末托管所\’,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也可以安心工作。”家里的大事解决了,孙国斌格外开心。

在关怀职工的问题上,王辉总是很上心,生怕遗漏每个细节。于是,她专门建立了中心员工档案,收集了员工们父母的生日、爱人的工作区域、家人的健康状况等信息,每当员工有困难的时候,总是竭尽所能,帮助员工排忧解难。“科研中心工作任务中,‘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如果家里有了情况,职工肯定受到影响,只有解决了职工们的困难,理顺了他们的情绪,这样工作积极性也就上来了。”王辉说。

2014年母亲节时,科研中心开展了一项“拍摄母亲的笑脸”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细心的王辉发现职工王芸华上报的照片是在病床上为母亲拍摄的,经过了解后得知王芸华的母亲正在住院并且准备手术,她积极从中协调,帮助老人联系中心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手术也及时安排。王芸华说:“母亲生病这一年多,牵扯很大精力,现在母亲的病治好了,心里也没啥可担心的,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了。”

2013年,科研中心职工郑凡在父亲60大寿时,由于工作紧张不能回家给父亲过生日,王辉就提前定好蛋糕、鲜花和生日贺卡寄往他的湖北老家,并在老人生日当天,组织员工和郑凡一起视频,为老人送上一份份诚挚的祝福。

有些职工对自己的困难不好意思说,王辉不仅要细致观察,还得及时了解,对职工的“难言之隐”主动询问还要想办法解决。“职工的事就是我的事,不管怎么样也得让职工心安”

“管人管事,最重要的是管心,只要心里时刻想着员工,员工就时刻想着单位。单位努力提升员工的幸福力,员工就会努力提高单位的生产力。”王辉说。

新闻推荐

代表议政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高铁经济”创建绿色家园 ——访市人大代表、东沙河镇党委书记姜广涛

...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