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成长” ——记张坊容德学校20年老班主任杨之建

齐鲁晚报 2016-08-18 00:00 大字

杨之建正在给学生上课(资料片)。成为一位班主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学生成才,一直是杨之建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奋斗了20多年。因班会错过妻子生产,他是妻子口中的“傻丈夫”;常常因学生忽略孩子,他是女儿眼中的“傻爸爸”;拄着双拐也不耽误孩子上课,他是学生心中的“傻老师”。如今,“傻傻”的他又有了新的坚持,他希望用传统文化唤起学生们最纯真的心灵感知,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成长。

本报记者李云云

通讯员刚强

开班会错过妻子生产

这个班主任有点“傻”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成为一名老师,最好能成为一名班主任,成为杨之建内心的小愿望。当1991年7月,从师范毕业的他走进张坊容德学校的时候,这个愿望开始变得越来越实际,终于在1995年8月份,他成了当时初二四班的班主任。这一干就是20多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别说20年,30年我也干不够。”

做了20多年的班主任,开了无数次的班会,令他最难忘的无疑是第一次班会。杨之建开玩笑说:“倒不是那次开得有多精彩,而是我妻子时不时念叨我两句,想忘记都难。”据杨之建介绍,1995年8月13日,在新学期的教职工大会上,他得知自己新学期要成为班主任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班会。他刚准备好,正准备开班会的时候,大嫂让他回家送临产的妻子去医院。他放不下屋里的几十个学生,将临产的妻子托付给大嫂,中午下了班才回家。

等到家的时候,女儿已经出生。刚刚生产完的妻子数落起他来:“谁的妻子生孩子,丈夫不陪在身边?即使远在千里也提早赶回家,而我们家离学校才二里路,你有什么理由不赶回来?”听着妻子的“控诉”,他无言以对,以至于很长时间里此事成了夫妻二人吵架时的“谈资”。

杨之建的妻子告诉记者,杨之建工作起来有点“傻”。刚当班主任那会儿,杨之建除了上课时间,几乎都盯在教室,课间和学生进行交谈,中午和学生共进午餐,课外活动时和学生一块进行体育锻炼,吃完晚饭后就去学校备课,以至于女儿两岁的时候都不太认识他。杨之建说:“有时候想想,确实挺亏欠女儿的,她的学习和生活我关心的很少,没办法,我还有很多孩子要管,不管女儿,她妈妈可以管,不管学生,就没人管了。”

改变学生从思想开始

向学生推广传统文化

熟悉张坊容德学校的人都知道,容德学校是一所回汉学生混合的学校,受文化和历史的多重影响,前几年学校时不时还有打架的现象。如今,当记者再次走进张坊容德学校,看到学校的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进校门开始,凡是遇到的学生都会主动问好,读书、做值日、课间活动,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

课间活动时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琅琅书声成了学校的一景。据杨之建介绍,作为学校的德育副校长,从2013年开始,他在全校开始推广传统文化。凡是新生入学,他首先利用几天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弟子规》,并要求学生背诵、践行《弟子规》。除此之外,他还要求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讲授国学经典,每逢课间操,学生在跑步之前先围操场走一圈,其间,各班都会背诵国学经典。小学部放学时,学生都是站着队背着国学经典走出校门。学校每学期举办国学经典背诵活动。

“我一直觉得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得改变他的思想,所以我希望孩子们能在传统文化中成长,经过3年多的学习,效果很不错。”杨之建说,自从学习了传统文化之后,学生们相互宽容了,互相帮助,学生之间不再打架了。前不久,有学生捡到1000多元钱主动归还,这一系列变化都让杨之建欣喜不已。3年级学生浩浩说:“之前,我吃完零食就把垃圾乱丢,后来老师讲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都不好意思乱丢垃圾了。”

杨之建谈道,促使他推广传统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希望学生们能在传统文化的洗礼中,学会“孝悌”等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杨之建每年寒暑假放假前都会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孩子们学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就会孝顺父母,刻苦学习,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受益匪浅。”杨之建说。

新闻推荐

老年乡村医生可领生活补助了 对年满60周岁且离岗的,每满一年按每月补助20元标准发放

贾现亭和他平时工作的地方。提起赤脚医生,他们是广大农民的健康“守护神”,他们24小时随时待命,不顾辛苦奔家到户。他们也被称作“乡村医生”,这一处于中国医疗最基层的群体一直备受关注,75岁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