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环境 截至目前,已建成美丽乡村868个,省级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镇1个,省级乡村文明家园11个
图为美丽乡村——洪绪镇西赵沟村
本报讯近年来,为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滕州市持续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农村的环境面貌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当地百姓在评价创建工作成果时说“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截至目前,该市建成美丽乡村868个,省级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镇1个,省级乡村文明家园11个,实现美丽乡村创建村居全覆盖,农村人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滕州市把美丽乡村创建作为推进“全域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统筹兼顾居、田、路、林、水综合治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经充分调研确立了“上善滕州——美丽家园”的创建品牌,综合考虑人口、产业、环境等因素,修订完善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六项内容(两委班子坚强、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淳朴文明、村务管理民主、村庄规划落实、长效管护到位)和“六个一”建设(即:一条乡村文明行动示范街、一个道德讲堂、一处健身广场、一个善行义举四德榜、一处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文体活动中心),夯实了创建工作的基础。
同时,根据村庄区域特点、经济条件、班子状况等特点,对不同条件的创建村,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实行差异化考核、特色化发展,分档次、分步骤开展创建,让“好、中、差”的村都能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实现了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滕州市把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全面加强以六化、四改、三通、两室、一场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城乡道路、供水、环卫、公交、污水处理、燃气六个一体化工程。目前,100%的村庄实现了通硬化路、客车,镇街公交覆盖率达到81%,被评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全省公交一体化示范县;98%的村通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113.5万人喝上城市管网自来水;100%的村级卫生室完成了标准化改造;建成污水处理厂7处,农村地埋式污水处理站4个,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铺设农村燃气管网70公里;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推行市场化运作,实现了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昔日的旧面貌变成了今日的美乡村。为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培育美丽乡村创建的内在活力,滕州市积极引导创建村居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依托优势条件,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宜林则林、宜菜则菜、宜游则游,形成了刘村酥梨、界河马铃薯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专业村。
在创建过程中,该市坚持用文化、文明为灵魂塑造美丽乡村,加强对文化底蕴、乡村记忆、淳朴民风等内容挖掘和传承,建成了土豆文化博物馆、东王庄乡村记忆馆、北沙河村惨案纪念馆等一批极具文化内涵的村级文化场馆。为提升农村文明素质,该市大力实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增加文化供给,将四德工程、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等内容纳入美丽乡村创建硬指标,全面开展最美乡贤、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道德评议等活动,设计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新24孝等宣传牌,深入实施“四下乡”、“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累计建成文化大院1196家,每年进院活动群众达到86万人次;建成农家书屋1246家,农村文化广场1000余处,实现了农家书屋、建身场所、善行义举四德榜、送戏下乡的全覆盖,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求知、求富、求乐、求美日益成为广大农民的追求和实践。(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峄城讯5月20日上午,全省县(市、区)组建外经贸企业工会联合会现场推进会在峄城区举行。省总工会副主席冯庆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宣传部长张宝民出席。 与会人员观摩了峄城区外经...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