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楼街道美丽乡村做好“垃圾文章”杨威 齐亚芳

东昌时讯 2015-12-10 01:09 大字

实习记者 杨威 特约记者 齐亚芳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垃圾倒街口、污水随手洒”,对于大多数的乡村来说,“垃圾围村”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然而沿着笔直的进村路到达古楼街道贾庄村村,众人眼前不禁一亮:整齐划一的房子周边绿化外点缀着统一的白色栏栅,道路平整干净,老人们悠闲地散着步,放了学的孩子们在整洁的村中自由嬉戏着……“俺们村比其他的村干净了不少吧!”,村里上了年纪的王大娘问记者,语气里带着一种自豪感。

垃圾都去哪儿了

贾庄村共有568户村民,不算小村,可家家户户门前、每条巷子路上一点垃圾都没有,“垃圾都到垃圾桶里了。”村民陈玉强大哥告诉记者,古楼街道实行环卫一体化以后,贾庄村有了6名保洁员,并且配上了60个垃圾桶,几乎每隔几步就有两个,村民出门顺手就能扔掉垃圾,而且垃圾清运得很及时,前一天扔的垃圾第二天接着就能运走,不管刮风下雨,从没耽搁过。村民也都养成了习惯,把家里的垃圾用塑料袋装好,出门时顺手扔到离家几步远的垃圾箱里。

村民不再乱扔垃圾了

出了贾庄村向西走,紧靠着的母向庄村也是一派整洁的模样。“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村民王大哥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虽然硬化了路面,但没有垃圾桶,村民们都趁天黑提着垃圾袋往外扔。“其实我们也不想在房前屋后乱扔垃圾,但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倒啊。”自从有了垃圾桶,有了保洁员以后,村子垃圾都有了“归宿”, 人们都知道往哪扔了,村里变得整洁了许多。铁西社区书记张玉桥说,前几年村里刚刚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始整治环境卫生时时,有些村民们不大积极:“柴火不堆房前院后我们放哪啊。”可村子大变样以后,每次卫生大清理,村民们都积极响应,不再乱堆柴火,也养成了把垃圾装袋扔进垃圾桶的好习惯。

接下了我就把它做好

“这份工作是我们的责任。”记者采访了贾庄村保洁员陈金岭,清瘦的身体,被风吹得龟裂的脸,粗糙的双手。据他介绍,自己每天的工作是将垃圾箱和垃圾箱附近的垃圾清扫干净,并且将垃圾运送到垃圾中转站。近日的气温格外低,而陈金岭却没有穿厚实的棉衣带厚厚的手套,因为厚重的衣服会影响他干活。“多活动活动就不冷了。”陈金岭笑着对记者说。据了解,贾庄村配备了60个垃圾桶,6名保洁员。谈起工作,他憨厚的说:“工作任务很重,但我既然接下了这个活儿,我就必须把它做好。”

“村里配齐垃圾箱了吗?”“配齐了!”;“村里垃圾日产日清吗?”“对啊,每天都清干净!”;“对咱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满意吗?”“满意啊,环境变好了谁不满意啊!”古楼街道对辖区24个行政村进行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满意度电话调查,听到的大多都是满意的答复。老百姓过日子,生活垃圾随时都会产生,配套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大有必要。街道加大投入力度,投资200余万元,配足配齐垃圾桶、清运车、专职保洁员,达到了垃圾收运密闭化、机械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运”。有了完善的硬件设施保障,文明乡村、美丽乡村正遍地开花。

新闻推荐

2015年开始,我区在全区推广兰炭、洁净型煤,其燃烧后污染物排放量只有普通散煤的1/10——和“乌烟瘴气”说拜拜

...

商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