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鼓子秧歌 黄河鼓韵动地来

都市女报 2015-10-15 02:34 大字

撰文/张继平 摄影/王琴

济南民

间舞蹈艺术丰富多彩。鼓子秧歌、芯子、四蟹灯等一大批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呈现出鲜活的民间气息和朴素的艺术美感。这些艺术是济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为适应自身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而产生的。它们大都就地取材,因材施艺,来源于生活,又反哺于民间,并在民间世代流传,历久不衰,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随着社会发展,济南民间舞蹈

艺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很多作品在国

内、国际都享有较高声誉。济南鼓

子秧歌舞蹈艺术是我国艺术宝

库中重要的一部分。

起源民间的舞蹈

鼓子秧歌是济南商河、济阳等地区流传最为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北宋年间,有一年商河境内洪水泛滥,良田被毁,赤地百里,饿殍遍地。大水过后,幸存者辛勤耕作,播麦布谷,重建家园。第二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情不自禁地拿起笸箩、擀面杖、雨伞等生活用具边敲边舞,庆贺丰收。后来相沿成习,经过不断创新发展,遂成每逢节庆日百姓庆贺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鼓子秧歌,俗称“跑十五”、“闹玩意儿”,一般多在立春、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庆日演出。明嘉靖年间修《商河县志》记载:“立春前一日……里人行户扮渔、樵、耕、读诸戏,酒筵悦歌,竞为欢会,凡三夜。”该志还专门记载了元宵节城里“跑十五”的盛况:“举国纷纷兴若狂,新正十四挂衣裳。明朝但愿无风雪,尽力逞才闹一场。”这种在节庆日狂欢献艺的景况,到了清末,更为蔚为壮观。正月十四至十六三天,是鼓子秧歌的高潮期,“士女云集,途为之塞,自晨至暮,络绎不绝”。无论男女老幼,都涌上街头,尽情欢舞。

力与美的狂欢

早期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表演时,一般先歌后舞,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则在歌舞中插科打诨。经常演唱的歌曲大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日常生活为素材,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如“摇葫芦”、“打岔”、“鸳鸯嫁老雕”、“馋老婆吃狗”、“大观灯”、“小观灯”等。鼓子秧歌的伴奏主要以牛皮大鼓为主,配以锣、钹、铙等,鼓手以鼓点的疏密急缓来指挥舞蹈演员的阵势变化。舞者扮相,大致分为伞、鼓、棒、花、丑五种角色。伞又分为头伞和花伞,头伞是指挥者和领舞者,多扮为英雄壮士,动作刚健奔放、苍劲干练。花伞多扮为青年小生,扮相俊俏,潇洒飘逸。鼓手是舞蹈队伍中的主力部分,多扮为青年武士,动作粗犷剽悍,孔武有力。多时数百面鼓一起擂响,声若滚滚春雷,势如暴风

骤雨,忽如千军冲杀,忽如

万马奔腾,气势雄

伟壮观。棒,多由青年男子扮演。所舞之棒,长约一米,两端系以五色彩绸。表演时两手各执一棒,击打花点。其扮相机灵活泼,动作洒脱利落。花,多扮为少女形象,头戴红花,身披彩裳,左手持巾,右手握扇,动作优美灵巧,泼辣大方;丑,多扮为丑老婆、赃官、纨绔子弟、傻小子等形象,他们在秧歌队伍中迂回穿插、打诨逗乐,其表演滑稽诙谐、妙趣横生。

鼓子秧歌是一种大型集体民间舞蹈,所需人数从五六十人到数百人不等。表演时,舞者自始至终都在不停运动中,称之为“跑场子”。跑场子又分为文场、武场和文武场。文场以跑为主,舞者不做动作;武场中舞者停止跑动,在各自位置上同时做动作;文武场则是舞者在跑动中轮番做动作。其表演特点是,文场活泼明快,武场激烈奔放,文武场大气磅礴。鼓子秧歌作为一种快节奏、力量型的狂欢舞蹈形式,以其铿锵有力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场阵套路、粗犷豪放的动作、刚健遒劲的舞姿,声震全国,享誉海

外。

新闻推荐

济南市商河地震台正式启用

济南市地震局领导正进行揭牌仪式女报讯(记者 李丽娟)22日,济南市商河地震台揭牌并正式启用,这是济南市第一个“四化”地震台站,也是全省首个综合深井监测台站,填补了山东省没有综合深井地震台...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