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秀美三河 梦幻江南

鲁北晚报 2014-05-26 18:03 大字

■三河湖景区 晚报记者 李成强 摄 ■美丽的三河湖风光晚报记者 徐志强 摄 ■三河湖特色茅草屋 晚报记者 李成强 摄 ■游人泛舟三河湖 晚报记者 李成强 摄

三河湖将成为原生态的代名词

沿水上画廊,缓步走进三河湖的怀抱。虽是炎炎夏日,却有着阵阵清凉。放眼望去,林水天相连,真的就是一幅生态泼墨画。

岸上木板铺路、木桩为栏,廊道设制木椅,河水静静流淌,水草随波摇曳,鱼儿游来游去,江南特有的乌篷船点缀在其间,特别是远处的小草房和竹筏、龙舟、画舫等同时出现在取景框的时候,你还真以为是到了江南。

作为当初景区建设的参与者,李爱新对这几年景区的发展了如指掌。他说,2006年之前,只有木栈道。2006年开始建的人树园和钓鱼台,随后水文化馆、笔架山、百果园等十几处人文景观一一建成。

“进门右手边紧挨的就是人树园。之所以叫人树园是因为园子里有一棵300多年的古树,枝桠像‘人\’字,连流出来的汁水都像人的血液一样。”李爱新说,伴随着这棵人树的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曾有一户村民特别贫穷,要办喜事,却苦于没有桌椅碗筷,于是到树下倾诉,没想到第二天家里就有什么都有了。后来村里谁家有喜事,人树都会为其及时备好桌椅餐具。

“现代城市,不缺高楼,不缺厂房,缺的就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三河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即将建成的温泉度假区还是渔业公园以及其它的旅游项目,都将本着保持原生态的原则,打造生态旅游的品牌。

“也曾有企业要求入驻该镇,但都被拒之门外了。如果污染企业进来以后,那么这张白纸就被玷污了。”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固然重要,但贪图一时之利,不是三河湖人的性格。

三河湖的过去、现在都与“水”有关,未来也将仍是与“水”紧密相连。相信,总有一天,“三河湖”会彻彻底底地成为“原生态”的代名词。

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三河湖的主景区设在“水上画廊”。站在其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角形的大门,该大门为原木色,并且门顶铺满了茅草,这一切,都为三河湖平添了一份古朴美,使人不由得想起古老的农耕生活,联想起三河湖的历史……

“传说,夏禹治理九河,其中居于九河之首的便是徒骇河。现在湖区就立着一尊禹王像。”景区管理员李爱新来自紧邻景区的王立平村,他说,三河湖发展成水利风景区绝非偶然,因为这里与水的渊源特别深。

“这里打渔的历史得有上千年了,现在仍然有许多打渔专业村。听老人们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打渔的家庭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在我印象中,眼前的徒骇河就是这么宽,2003年之前,这一片都是芦苇荡,两岸种着庄稼。”李爱新说,2003年7月,时任滨州市委书记孙德汉到原堡集镇视察工作行至三河交汇处,欣然题名“三河湖”。两个月后,景区规划建设随即启动。为了带动景区的发展,2009年,堡集镇正式更名为三河湖镇。

“景区半数的工作人员都是我们村的。”李爱新说,多少年来,村民们与眼前的河流朝夕相处,却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这里会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更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近水楼台的便利,成为“吃工资”的人。

“也正如我们所愿,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光是滨州的,还有外市甚至是外省的。”李爱新说,因为靠近景区,王立平村也被列入乡村游的规划,好几个农户开起了原汁原味的农家乐饭店。

李爱新脸上有满足也有憧憬,在这种心情的感染下,赏景也越发有兴致。

□晚报记者 张丽  通讯员 胡德民  

在滨州,从来没有一个小镇像滨城区三河湖镇一样,水系丰富,水文化底蕴浓厚,加之工业经济的空白,造就了滨城区乃至全市绝无仅有的灵秀环境。

区区99平方公里的版图,且不说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单说滔滔滚滚的大河吧,就有四条:徒骇河、土马沙河、付家河、小开河。其中,徒骇、土马沙、付家三河在这里交汇,水域广袤,风景独特,犹如一座天然湖泊。聪明质朴的三河湖人,依托这一自然景观建成了三河湖景区,从而使得这片古老的土地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也坚定了三河湖人建设生态小镇,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的信念。

新闻推荐

快递大姐遗失万元货物急坏了民警、特警帮忙四小时后找回

■张卫霞送锦旗感谢民警帮忙2月7日上午,张卫霞开着她送货的三轮机动车,从位于黄河五路、渤海四路的四海快运中心装上货物后出发,往西区送货。中午12点左右,张卫霞赶到了西区的一家...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