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环卫一体让农村垃圾有人收市区四环以内年底实现全覆盖

鲁北晚报 2011-09-16 19:50 大字

□本报记者 吴静 时晨 于盼盼 通讯员 阚劲松

路林交织满眼苍翠,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一派自然和谐的新农村景象。进入农庄,在每家院落门口,标准的垃圾收集容器整齐地摆放在各家门前,还有村头路口,不时会看到正在清扫保洁的环卫工人,清新文明的乡风让人沉醉。集贸市场内,建设的移动式压缩垃圾中转站不仅减少了占地空间,又美化了环境。自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来,目前滨州市部分农村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垃圾围村”难题,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据了解,2011年底,市城区四环以内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

>>垃圾满地、塑料袋子随风刮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

昨日,副市长尚龙江等市领导来到市西办事处南杨居委会、梁才办事处东五里村等处,调度市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进展及移动式压缩垃圾中转站试点建设情况,实地观摩了滨城区最新购置的环卫装备及小周、南杨两个垃圾中转站建设,梁才东五里、杨柳雪封家、市西南杨、北办任铁匠以及沙河洼于村的环卫一体化建设情况,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解决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围村”难题和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在梁才街道办事处东五里村,每家门前放置简易垃圾桶收集垃圾,既经济又实惠,“原先,村里垃圾成堆,苍蝇乱飞。现在好了,人们都自觉地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里,村里干净了,走在路上心里格外舒坦。”该村村民对此感触颇深。环境改变人,随着村容越来越整洁,很多村民改变了以前晚上足不出户的生活习惯,现在经常聚在一起休闲。

移动式压缩垃圾中转站建设,一个压缩站抵150个240升的垃圾桶。如果放上150个桶占地一片,污染一片,且影响市容观瞻,压缩式中转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垃圾平台硬化,工程虽小但作用很大,既能有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延长垃圾桶使用寿命,又易于清理,减少污染。

在北镇办事处任铁匠居委会,保洁人员统一着装,专门负责村内保洁、垃圾收集。现在,垃圾满地、塑料袋子随风刮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据介绍,北镇办事处共有22个村落,其中四环之内的19个村居已全部完成一体化目标,完成率100%。

>>年内四环内环卫一体化实现100%覆盖

据了解,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是落实“一主两辅”总体思路和“六化”总体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推进“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构建和谐幸福、宜居舒适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日前,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对滨城区、开发区四环之内9个乡镇办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督导,掌握了面上的推进情况,发现了一些好的典型。比如,滨城区投资300万元新购9台压缩式垃圾运输车,采取政府、乡镇办1:1的补贴政策,在运输车辆使用上方式灵活,按照实际需求分配到有关乡镇办。开发区购买清扫车1部,垃圾清运车5部,洒水消杀车1部,共投入资金260万元。同时,区办两级对村居实行1:1的以奖代补政策。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部分村居已经做到人员配置齐全,环卫设施到位,考核奖惩及时,垃圾清运及时,村容村貌整洁,群众初步得到了实惠,市容市貌有了新的改观。

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要求,目前以清理三大堆治理脏乱差、配备保洁队伍、配置垃圾容器、及时清运垃圾为重点,以标准规范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真正实现“环卫保洁全城覆盖,垃圾清运全城集中,垃圾处理全城统一”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目标。

新闻推荐

鲲鹏湖湿地公园开园纳客

□本报记者 纪方方通讯员 赵清华 王涛 本报讯 10月15日,鲲鹏湖湿地公园开园纳客,成为市民又一郊游休闲景点,滨州经济开发区首届湿地文化节拉开帷幕。同时...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