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欢迎记者多下来常下来” ——东沙河镇基层干部热议本报“青年记者下基层”活动记者 刘伟

滕州日报 2010-07-15 00:39 大字

启动仪式结束后,本报记者迅速深入到颜吉山村村民家中采访。记者 周原 摄昨日,滕州日报社“青年记者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在东沙河镇颜吉山村隆重举行,引来东沙河镇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关注。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可以看出对这次活动的开展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青年编辑、记者们寄予了殷切希望。

东沙河镇党委书记姜广涛告诉记者,新闻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备受社会尊重和关注,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滕州日报社举办“青年记者下基层”活动,体现了报社对新闻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基层,可以深刻感受火热的现实生活,尤其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铿锵步伐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青年记者提高业务技能,也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现实的机会。

颜吉山村是本次“青年记者下基层”活动的第一站。记者们的到来,让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侯贺伟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领着记者入户采访,一会儿和记者座谈,介绍村里的情况。他告诉记者:“滕州日报社‘青年记者下基层\’活动第一站选在我们村,我感到很荣幸。近年来,我们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绩,希望记者朋友们能报道出去。同时,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个活动,通过阅读你们来自基层的新闻报道,学习别的村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下步工作开展。”

在参加启动仪式的人里,有很多是来自东沙河镇的基层干部。堌堆办事处党总支书记张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基层工作多年,深刻理解群众朴素的思想。他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都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只是缺少表达内心感受的渠道。通过参加报社开展的这项活动,看到青年记者们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身影,相信他们一定能够通过真实、准确、优美的文字,把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和需求报道出去。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现场,记者见到了有着近40年党龄的颜吉山村老党员颜延贞。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话语朴实而真挚:“听说记者要在俺们村采访,和村里的老百姓面对面交谈,我打心眼里高兴!”他希望报社的记者们,多听他们说说农村的新变化,说说通过辛勤劳动发家致富的幸福生活,说说感谢党和国家实施惠民政策的心里话。

离基层最近 离新闻最近

——访本报部分记者

记者 阮敬晨

7月14日,滕州日报社“青年记者下基层”活动正式启动。在接下来近半年的时间里,本报的青年记者将以火热的激情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用心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发现最生动的故事,采写最鲜活的稿件。这项活动,在本报广大记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记者的“根”在基层。这次活动既是新闻的“寻根之旅”,更是“扎根之举”,能够让新闻工作者接“地气”、补“底气”,真正实现与基层群众的“身贴近、话贴近、心贴近”。

要闻部记者陈志强深有感触地说,5年的记者生涯让他深切感受到“离基层最近,离新闻最近,离好稿最近”的道理,新闻工作者只有多深入基层,才能多出精品。有时因为种种原因,记者很难有机会“沉”到基层、深入群众,写出的稿件总有一种蜻蜓点水的感觉,缺乏应有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因此,一定珍惜这次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机会,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敬业精神,听取百姓心声,了解基层实情,用心采写出一批现场感强、新闻性强、可读性强的稿件。

倪士静是民生部的一名青年记者,于去年3月考入报社。她说,从事新闻工作一年多来,在报社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逐渐发现自己新闻业务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她认为,作为“80后”的新闻工作者,对基层、对群众、对现实生活缺乏必要的深入了解,采访工作不够扎实,认识问题往往停留在较浅层次,这一切都需要到基层中进行锻炼和学习。

同样是“80后”的社会部记者魏涛涛也表达了对于“下基层”的迫切愿望。他说,每一位青年新闻工作者都希望能够尽快成才,但是成才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方法正确,才可以少走弯路。这次活动为年轻记者提高业务技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们一定按照活动的要求,深入火热的生活,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摄影记者周原虽然经常深入基层采访,但依然对本次活动充满了热情。他说,基层视角广阔,新闻素材丰富,是摄影记者灵感的源泉。“涉浅水者得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摄影记者的镜头只有聚焦基层,才能拍出有分量的新闻照片。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东沙河镇党委书记姜广涛致辞。他说,滕州日报社举行“青年记者下基层”活动,必将对创新采编形式、丰富报道内容、提高办报质量,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我们将

...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