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纺织前三季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 行业领军品牌的突围之路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发展眼光的规划。2012年,济南元首集团在平阴县注册成立元首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元首纺织”),从原有单一的针织服装产业向上游棉纺延伸,形成了产业配套和一体协同发展。得益于不断技改和精细化管理,元首纺织产能从最初3万锭发展到近8万锭,产品以高质量的中支精梳纱为主,成为元首集团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元首集团已经成为济南纺织服装产业领军品牌。
10月12日,在元首纺织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工人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一派繁忙景象。据元首纺织总经理于涛介绍,尽管受疫情冲击和棉花价格波动影响,今年前9个月,元首纺织棉纱产量和销售收入均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30%。更让他引以为豪的是,元首纺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
以棉为基础,实现价值创造
衣食住行,衣者先行,服装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的制作始于面料,而面料的基础则是纤维。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辨别一件服装质量的好坏,往往要先从面料成分开始,也就是纤维组成。而在种类繁多的服用纤维中,棉花无疑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元首纺织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棉为主的精细化发展方向。来自新疆的优质长绒棉通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环节,完成形态的转变,实现价值的再生。16-50支的纯棉或棉粘混纺的普梳、半精梳、精梳的环锭纺纱,是元首纺织的拳头产品,主要用于针织服装等领域。
“纯棉和棉粘混纺是产品定位,也是我们的特色”,于涛介绍,棉纤维是纯天然环保材料,其多孔中空结构,不管做成什么样的产品都有透气性和保暖性。而之所以选择中支环锭纺作为主攻方向,则因为处在这个范围的纱线织成的面料,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柔软度,适合针织衣物贴身穿着。
近年来,随着纺织科技快速进步,大量功能化、差别化、复合化新型纤维的开发和应用空前活跃,受到业界追捧,但许多消费者还是青睐棉织物。“传统不等于落后,更不是低端。纯棉织物虽然在外形上、功能上不如一些新纤维,但胜在天然、舒适、健康,这也是棉纤维的独特魅力。”于涛说。
专注做好纱,成就质量口碑
在传统纺织领域中,用棉花做产品的公司非常多,而元首纺织作为该领域的后来者,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在于涛看来,元首纺织的最大优势,就是“稳定的产品质量”。这听起来简简单单,实际却饱含了大量探索和实践。
“针织用纱不好做,对原棉的要求苛刻”。负责生产的元首纺织副总经理陈君对此深有感触。由于棉花种植过程中受光照、温度、采摘等因素影响,其纤维长度、强力、成熟度、短绒含量、含杂、含水等指标各不相同,最终反映在纱线上,产生棉结、粗细节等不同程度的疵点,影响后工序的使用。
在优选原料环节,元首纺织可谓是“大费周章”。同样一件衣服,可以选择一级棉、二级棉,但元首纺织始终采用一级新疆长绒棉,宁愿在成本上高一些,也要保证基础材料的品质。从棉花进入车间开始,就给每一包棉花做详细“体检”,详细掌握它们的质量特性,进而提高配棉的精准度。 高品质同样离不开技术力量的加持。“比如细纱牵伸浮游区长度与前皮辊前移量的控制对成纱品质的影响”,陈君介绍,“类似这样的一些行业共性问题,在元首纺织得到了圆满解决,确保了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也正因此,元首纺织纱线质量一直保持在USTER统计公报25%以内。这在行业被定为先进水平。
除此之外,元首纺织还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清花到络筒,从包装到成品,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采取了数字化的标识记录和监控,确保出现质量问题时及时追本溯源,找出问题症结并迅速加以解决。“上一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更不能进入市场。”陈君说。
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2021年纺织行情一波三折,原料价格起伏不定,但由于靠产品质量说话,元首纺织不断赢得客户信任,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目前,元首纺织的纱线产品畅销山东、江苏等多个省市。所有产品均实现订单化生产,工人三班倒,机器不停工24小时赶生产。
持续强管理,提升经营质效
任何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元首纺织建厂初期,由于设备和人员磨合不到位,产品质量一度出现波动,给市场拓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客观原因,元首纺织原定10万纱锭设计规模只能运行其中一半。很多同行参观后,不禁对企业能不能盈利和发展产生了怀疑。
“我们经受住了考验!”作为元首集团2018年聘任的职业经理人,于涛担任元首纺织总经理后,带领经营团队持续抓好技术、设备、管理、安全、工艺、计划、现场等,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很快扭转了企业经营不利局面,各项经营指标几乎翻了一番。而成绩背后,是经营团队持续的付出和坚持。
元首纺织副总经理陈君则表示,尽管纺纱设备和技术的改进,为扩大品种适应性、改善纱线结构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人的因素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纱线质量,关键是管好机器和人。“以前员工没有维护设备的习惯,机台清理也不是很到位,极易造成疵点。通过提升管理,这些问题基本杜绝。”
现在,车间每天要开两次生产会,加强与一线员工的沟通配合,围绕车间改纺、设备运转、车间温湿度调整,包括此前一天的遗留任务,各组交接班时出现的问题等进行安排布置。通过简短、高效的会议,确保实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也强化了制度的执行和责任的落实。
为进一步提高一线纺纱工技能水平,提升工作绩效,近年来元首纺织持续加大职工技术操作培训,仅2021年上半年就利用班后时间“练兵”及开展劳动竞赛累计20余次。同时,严格日常奖惩,将制度贯彻变为员工的行动自觉,通过实训和考核,员工操作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为产品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足差异化,打造纱线品牌
伴随着经营状态的持续提升,元首纺织已经成为元首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在打造一流纺织服装科技企业集团的道路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扩大竞争优势,巩固发展实力,在元首集团的支持下,元首纺织正在推进新的纺纱车间建设,投产后企业生产规模将达到13万纱锭。
新车间建成后,将全部采用卡摩紧密纺技术。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纺纱方法,为传统的环锭纱线品质带来了毛羽少、强力高等方面新的特质,并且生产过程更为节能环保。产品主要应用于高档面料的生产,具有表面光洁、布面清晰、耐磨性好、不易起球、手感爽滑等外观、功能和风格。
下一步,元首纺织将以卡摩紧密纺技术为核心,立足差别化定位,加强纱线流行趋势研究,全面促进产品提档升级,通过夯实设备、工艺、运转基础,提升精细化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品牌建设,逐步从一个典型的前道加工企业向高品质纱线供应商方向转变。
“做原料品牌本身是一项艰难的事情,但我们有信心迈出这一步,通过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让‘元首’品牌纱线成为市场营销中的王牌利器。”于涛说。 (本报通讯员程永鹏)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记者任治安通讯员姚彬)10月13日-14日,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潍柴雷沃重工协办的“潍柴雷沃杯”...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